摘要:自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概念,對于現在大學生創業的整體環境增加了很多機遇。所以,現今有創業意識的大學生或者已經在創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本文研究在大學生創業下與旗袍的傳承與創新的一些研究,意在討論如何將富有活力和創造力的大學生資源和具有歷史沉淀的服裝結合起來。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旗袍;傳承與創新
一、大學生創業簡介
高校中大學生創業教育在我國發展多年,已形成一門涉及經濟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的復雜學科。各高校都開設有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計劃,開設創業教育課程,并組建創業指導服務,創建大學生創業園,設立校外實習基地,創建創業孵化平臺,例如廣東工業大學建立創新創業學院,暨南大學建立“眾創”平臺,廣東理工職業學院有物聯網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
學校系統的創業教育讓目前大學生對創業都有一定認識,大部分都有相對清晰的職業規劃。對于創業所需要具備的素質通過專業系統也有一定基礎,同時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可以從中獲取創業信息和學習資料、也能通過互聯網進行創業項目的運作,擁有無時間、地點等限制的創業環境,因此目前大學生創業有以下特點:第一,大學生屬于具有很高科學理論知識和實驗知識的年輕人,具有活力和激情,有創造力和想象力,對創業具有很大的興趣。第二,大學生一直在學校相對單純的環境成長,對社會經驗,創業經驗缺乏,且部分大學生創業者缺乏資金和自我獨立的經濟能力,缺乏資金、成本運作經驗。
二、旗袍相關簡介
旗袍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之一,形成于20世紀20年代,是民族文化和時代感完美結合的服裝樣式。1984年國務院將其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所以時至今日在各大外交場合均可看到高層領導人員著旗袍的身影。1990年北京亞運會之后多用于禮儀服裝,更增加其運用范圍。
旗袍傳統市場有高級定制、小批量定制,其中高級定制和小批量定制還保留原有旗袍制作技藝,比如鑲嵌滾宕、鏤雕繡繪等,基本都采用手工完成,發展的成熟的地區是蘇杭一帶、京津地區,多數都以單件定制為主。主要的運用范圍在于婚慶場合、年會、表演或者某些聚會,各地成立的旗袍協會是旗袍銷售的主力軍,消費年齡集中在35-68之間較多。但目前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和旗袍的成衣化設計,由此也誕生一批以旗袍和旗袍改款成衣銷售為主的電商品牌。
三、旗袍的傳承與創新
旗袍的傳承與創新與大學生創業結合起來,是將二者的優勢集中,既能促進旗袍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也能為市場帶入富有文化價值、社會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的產品。
目前旗袍的多樣化經營普遍,很多旗袍工藝師傅都在接受訂單的情況下進行旗袍的制作課程開設、或者結合政府支持傳統手工藝的項目進行旗袍的文化宣傳講座等進行,以此為契機,大學生在創業的前提下可以選擇三種方式與旗袍的商業化經營結合。第一是選擇與旗袍傳統工藝制作人群進行合作。目前制作旗袍的工藝師傅多數都有自己的工作坊和工廠,師徒制的工藝傳承成熟,但在開發其他延伸項目無運營經驗,將大學生系統的專業知識與其發展項目結合,契合度很高。例如龍鳳旗袍就與上海幾所職業學校進行合作設立課程,將課程中表現優異者吸納到自己公司進行培養,結合現在市場派遣進行旗袍課程的普及和培訓。
第二是很多旗袍的某些制作和技藝主要保存在少數人手里,因此可采用以其命名和代表作、代表工藝的展示和銷售為基礎去推動市場進行經營,大學生可以通過和這些工藝師傅合作,通過命名、聯合命名形式去進行創業發展。
第三是采用衍生品、文創產品的形式進行創業發展。大學生的系統教育和專業教育可以促進其產生豐富的創造能力,在保留傳統項目的精華部分對其進行選擇性開發,能將非遺項目進行多層次、多領域的運用并產生經濟效應。例如以民間文學類的非遺項目為基礎的創業,可以進行影視、旅游品、藝術品、服飾品等方面的創意設計。
總而言之,大學生在創業時選擇以旗袍為基礎需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選擇符合市場的項目類別。旗袍本身具有市場價值,作為創業發展基礎也更容易進入市場并產生價值,同時也能更廣泛的延伸其他行業,例如手工藝教育、攝影體驗等。第二,保持旗袍傳統工藝的嚴肅性和純真性。這要求大學生在創業宣傳和發展過程中,不可過度商業炒作,也不可能過度商業包裝,夸大其功能性,例如旗袍文化的過于夸張化和某些工藝的稀缺性,比如盤扣的制作。第三,在對旗袍進行產品深度開發和創新過程中,要有去粗取精的能力和創新的能力,能真正設計出符合現代審美且能發揚其獨特藝術魅力的產品。
參考文獻:
[1] 張愛華.龍鳳旗袍手工制作技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 王凱.長衫旗袍里的民國范兒[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 胡嬪.論旗袍審美造型的民族精神[J].裝飾,2003(03).
[4] 葛建新.創業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5] 李永崢.就業指導與創業教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羅甘(1987—),女,土家族,湖南人,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