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國家長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毛澤東同志曾指出:“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黨的十九大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只有堅定不移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才能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動權”。由此可見,在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必須旗幟鮮明的做好意識形態工作。
一、思想引領,掌握意識形態的“領導”權
習近平同志指出,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國際形勢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大變化,中美關系趨于緊張,美國等西方國家利用“港獨”、“臺獨”等勢力,頻繁插手、干涉中國內政,企圖遏制、圍堵中國的和平崛起。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西方敵對勢力動作加劇,頻繁現身的假新聞,種族主義、歧視主義言論,加上疫情過后經濟下行壓力和失業率抬升,國內潛在的矛盾和不穩定因素突出,我國意識形態工作正面臨著新挑戰。今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我們將歷史性的解決絕對貧困,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做好這些工作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各級黨的組織要將意識形態工作納入黨委理論中心組、“三會一課”等黨員干部學習教育內容,旗幟鮮明講政治,把思想政治工作緊緊抓在手上。要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制定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清單,增強黨委書記的第一責任人意識,增強分管領導的直接責任意識,增強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的“一崗雙責”意識。同時,將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黨委書記和領導班子成員個人述職述廉和民主生活會的重要內容。只要各級黨組織負責人帶頭抓好意識形態工作,堅定政治立場,勇挑重擔,就一定能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
二、堅定信仰,增強意識形態“強大”凝聚力
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最根本的是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仡欬h的歷史,我們黨高度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經常性開展黨的思想教育、理論武裝工作,從而凝聚起全黨強大的合力,因此黨的建設(毛澤東思想中思想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核心)也被稱為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之一。進入新時代,我們必須要牢固樹立理想信念,不斷增強黨性鍛煉,維護集中統一,具體來說就是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必須深刻認識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科學真理,是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實踐指南,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各級黨組織要將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通過開展微黨課、觀看紀錄片、召開研討會、報告會等形式強化思想政治導向。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自身做起,充分利用好黨的“三會一課”、學習強國等學習平臺,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同時,要“兩手抓、兩手硬”,既要抓好經濟建設,又要做好意識形態工作。要構建意識形態工作大格局,堅決杜絕只抓業務、忽略意識形態工作的現象,不斷增強黨的凝聚力。
三、善于斗爭,增強意識形態“政治”鑒別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做好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保持清醒、增強本領、積極有為,既要敢于斗爭,又要善于斗爭。首先,要增強政治鑒別力。面對意識形態領域風險挑戰要分清是非、辨明方向,堅決維護國家意識形態領域安全。要時刻保持警惕,嚴防敵對勢力利用互聯網意識形態滲透,在重大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必須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其次是要發揚斗爭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時代要求我們要做敢于斗爭的“戰士”、不做愛惜羽毛的“紳士”,必須堅定立場、勇于對錯誤言論說不,同時也要提升善于斗爭的藝術和能力,最終打贏意識形態這場戰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四、輿論引導,筑牢意識形態“宣傳”主陣地
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話語權,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適應現代傳播方式發展的新趨勢。要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使各類陣地始終傳播先進思想文化,決不給錯誤思想觀點提供傳播渠道。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和軍休干部圍繞主旋律,弘揚正能量,不斷壯大主流思想輿論。要高度重視和積極運用互聯網、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做大做強網上正面宣傳,使積極健康的內容多起來,從而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加強微信公眾號的信息更新及信息發布審查管理,制定公眾號發布程序,倡導健康的、支持先進的、改造不足的、抵制不良的,敢于和善于開展思想輿論斗爭,向廣大干部職工和軍休干部傳播健康文化,建設意識形態工作的新平臺。
作者簡介:張萍(1979—),女,河北邢臺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