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燕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江埔街聯星小學 廣東 廣州 510925)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低,學生們學習質量的提高更困難,他們語文思維活躍度不強,學科成績的進步空間自然有限。從傳統的灌輸指導到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能夠給予小學生體驗的機會、探究的條件等至關重要,我們新時代的語文教師,必須為了高素質、全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而努力,提高了教學效率,優化了互動效果,基礎教育事業長遠規劃進程的加快令人期待。筆者就闡述了幾點不同的看法,以促進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做好課前的教學準備,具體準備什么呢?首先,了解一下小學生實際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然后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自行深刻解讀后,構想出完整的教學流程。其次,針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內容進行介紹,并且啟發孩子們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深入理解的意識。再次,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盡最大努力突出學生們的主體地位,緊接著實施有效策略,培養他們個性化學習的能力。這個環節,加強師生互動非常必要且關鍵。最后,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有效學習的基礎上使用鼓勵性語言,增強他們深入探究的自信心,課堂煥發新的活力,師生關系比較和諧,整體教學效率的提升變得異常順利。以上的教學準備統統以生為本,具體實踐過程中考慮到學生們學習態度的變化、思維活躍情況,可以進行教材內容的補充、教學步驟的簡化等[1]。比如,學習部編版教材中《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就按照以上的教學要求,設計出了這樣的教學方案。第一步,指導學生正確的、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使其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第二步,通過圖片的展示,視頻的播放等,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要求他們找到宇航員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原因。第三步,聯系生活舉出例子,讓學生們真正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鼓勵他們說出自己對“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想法,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生的“要我學”一定變成“我要學”。
提問教學法的有效實施,也能夠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但是,提問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做好指導工作的考量,如問題是否適合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他們需要小組交流、合作學習嗎?情景的創設、氛圍的營造等,對于小學生創新思維的充分活躍來說有無作用?筆者建議,考慮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讓他們都能投入到創新的思考活動中,簡單問題的分析,提高他們語言表達的能力;困難問題的理解,增強他們主動探究的信心[2]。課堂提問具有一定的啟發性,教師扮演好“監督者”的角色,觀察學生學習的表現,指出他們問題的分析、問題的探究有哪些不足之處,及時改掉不良習慣,學習知識動力十足,課堂整體效率的提升,給各項人才培養計劃的高效實施打下了堅實基礎。比如,講授《尊嚴》一課的內容時,提問啟發:“同學們,你想不想成為世界首富?”,學生回答“想”,接著講解故事,引出“自尊者自立”的道理,再用問題:(1)什么是死要面子活受罪?(2)人的面子重要嗎?(3)我們如何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有效的提問教學,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繼續啟發、點撥、指導,小學生們實現綜合素質以及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課前和課中的語文教學,都為了教學效率的提升而努力,課后反思也不容忽視。教師需要反思自己選擇的教學方法是否合適,是否加深了學生們的理解;不斷地總結教學經驗,同時開闊學生的視野范圍,打開他們的想象空間,確保小學生保持著高漲的探究熱情,也積累下豐富的知識經驗后不斷增強主體優勢[3]。比如,教學《小英雄雨來》相關的內容,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景物描寫,有效滲透寫作方面的知識;可以選擇更好的教學方法、授課手段,指導學生思考閱讀問題,提升思維水平,大膽創新后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選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鼓勵他們不斷地創新,對其身心的健康成長而言非常有利,豐富了教學內容,形成了和諧的互動關系,也將培育出大批高素質的全能型人才,盡情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