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展
(河北省保定市蠡縣第二中學 河北 蠡縣 071400)
高中學習時間緊張,教師學會采用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方法是十分重要的。高中的教學任務重,時間緊,語文教師想要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就要從學生角度出發制定教學計劃。學生是高中教學課堂的直接受益人,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同時,教師還要制定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計劃,時常鼓勵學生們,給他們更多學習語文的信心,讓學生們感受到語文教師的用心良苦。下面從三個角度來探討如何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們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對提升科目成績來說十分重要。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為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吸收語文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如果語文教師沒有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可能會導致學生學起來很吃力,語文教師在講解簡單的知識點上運用了大量的時間,沒有充足的時間展開講解重點知識。或者是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保量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的知識延展性也得不到擴充。還有可能導致學生聽課效率不高,有些語文知識點似懂非懂,無法實實在在地提高語文成績。倘若高中生一直單純地依賴語文教師傳授知識,沒有自主學習語文的意識,便很難提高語文成績。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課前預習,以便達成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語文教師在講解《長恨歌》之前,可以在前一天給學生們布置以下預習作業:一是通讀全詩,將自己所理解的詩篇意思表述一下,自行翻譯查閱輔導書,給不太理解的字詞做注釋;二是了解作者寫詩時的年代背景和經歷,思考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高中語文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們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學會自主預習,逐漸養成預習的好習慣,為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做好鋪墊。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學會正確的提問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語文教師需要及時點撥學生,以此來鍛煉他們的思維開闊性。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給學生一定的思考實踐,在他們思考方向不正確時,進行簡單的思路提示。語文教師要在課前預備教學目標和具體內容,根據備課內容選擇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課堂提問。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提問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同學們的思考能力,幫助他們增加知識儲備量。二是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們的學習水平進行提問,不要太難。否則會降低學生們學習語文的信心,使他們逐漸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三是語文教師要針對學生們的回答進行一定的點評。教師要及時表揚積極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以及回答內容較為貼切的學生。倘若學生的回答有不足之處,教師要及時糾正并給予鼓勵,使學生有所收獲,學會舉一反三,自如運用。學生們生長在不同的家庭中,有著不同的成長經歷和性格。高中語文教師提問題或者引導學生思考時要善于觀察,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學生們的性格差異選擇提問的方式。例如,有的學生善于上課跟老師打岔,教師可以態度嚴肅些。有的學生天生膽子小,教師就需要和藹一些。遇到學習水平好的學生可以把問題難度提高。遇上反應很慢或者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在思考時,語文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提示,他們會逐漸明確思考方向。
語文的文章和詩篇等都是有情感的。因為創作者賦予了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色彩,將自己的平生經歷,對家國或者社會生活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之中。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讓同學們多多朗讀語文課本上的內容,結合作者的創作背景,仔細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這樣,學生就會有更加豐富的語文課堂體驗。例如,教師在講授《琵琶行》時,教師應該讓學生重復朗誦,了解生字詞句的含義,并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感情。學生們在一次次朗讀中逐漸對詩句產生了深刻的記憶,有利于他們明白作者要傳達的思想,以及產生情感的共鳴。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古詩詞的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從而更加理解詩詞的意境和內容。只有學生學習起來省時省力,才能有效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教師要學會課上對學生進行有效提問,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同時帶領學生體會語文文章或詩篇的情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知識的好習慣。語文教師要提前制定教學計劃,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時常和學生溝通,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只有這樣,學生學習的效果才日益彰顯出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才能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