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溫嶺市新河中學高二(2)班
2020年的開頭真是魔幻。有人在過節,有人在過關。
災難并不是感染人數有多巨大,而是一個人被感染這件事情發生了幾萬次。看多了數字容易麻木,但請永遠不要麻木,因為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
我在微博上看到染病的人數,看到捐款、捐口罩、捐物資、籌款的行動,又看到朋友圈里人們無聊到發瘋的各種娛樂。我恍惚了好久,不知道自己該去哪一邊。
昨天,我們沉痛地送走了李文亮醫生。在這個特殊時刻,特殊人群會被賦予特殊意義。
李文亮并不是“英雄”,也不是“吹哨人”,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醫生,有著醫德的醫生,雖然被“訓誡”過,但在看到院黨委號召共產黨員帶頭組建“醫務突擊隊”時,主動請纓說:“我好了也報名”。
有人說李文亮是疫情吹哨人,有人說他是英雄,他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但有人去關注其他45位(截至2020年2月7日21時)犧牲的抗疫戰士嗎?這些戰士應該被銘記,還有現在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所有人都應該被致以崇高的敬意。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最要緊的是,我們首先應該善良,其次要誠實,再其次是以后永遠不要相互遺忘。”共勉。
盡管此次災難如洪水猛獸般可怕殘酷,但總有希望、善意和愛抑制黑暗。
我們不要忘記抗疫第一線的人,也不要忘了那些細碎的善意在涌動。
自疫情被確立開始,就有許多熱心的人奔走各處為醫務人員送去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物資。揚州有個10歲小女孩將自己的“小黃鴨”儲蓄罐送到了派出所捐給武漢;遼寧一位戴口罩的年輕女士把四盒護目鏡放在醫院門診部后馬上離開,不留姓名,不求感謝;一位男子送了兩盒口罩,里面夾著5000元人民幣;一位環衛大爺去派出所捐12000元轉身就走……
約翰·多恩把思緒壓在詩里:
無論誰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里。/因此,/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你而鳴。
他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