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嚴 唐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信息自動化部
一元多項式由某一變元的不同次冪的若干表達式代數和組成,形如Pn=p0+p1x+p2x2+…+pnxn,共n+1 項。在計算機中,則可用一個線性表P 來表示:P=(p0+p1+p2,…,pn),則每一項的指數i 隱含在其系數pi的序號里。若只對多項式進行求值等不改變多項式的系數和指數的運算,則應采用類似于順序表的存儲結構,否則應采用鏈式存儲表示。因為在通常的應用中,多項式的次數可能很高而且變化很大,使得順序存儲結構的最大長度很難確定,可能存在對內存空間的浪費。
基本算數表達式滿足1.先乘除,后加減;2.從左至右;3.先括號內,后括號外;對于在計算機中,如何實現上述基本運算規則?參照20 世紀50 年代波蘭邏輯學家Jan Lukasiewicz 發明的后綴表達法,即逆波蘭表示。叫后綴的原因在于所有的符號都是在要運算數字的后面出現。例如對于“9+(3-1)*3+10/2”的中綴表達式,轉換為逆波蘭式為“9 3 1-3*+10 2/+”,這樣借助于計算機線性結構的棧,即可完成求值過程,這樣逆波蘭式可從根本上解決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問題,也可解決括號優先的問題。
因此,要想讓計算機具有處理通常標準的中綴表達式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兩步:1.將中綴表達式轉化為后綴表達式(棧用來進出運算的符號)。2.將后綴表達式進行運算得出結果(棧用來進出運算的操作數)。對于基本運算,“+-*/”的優先性均低于“(”但高于“)”,當依次進棧兩運算符相同時,先進棧的優先級>后進棧的。增設“#”為表達式結束符,作用類似于括號,均屬于表達式界限符,因此,在表達式左邊也虛設“#”構成表達式的一對括號。當棧中“(”與“)”“#”與“#”相遇時候優先級相等,表示求值運算已經完成。算法如下,其中Precede()為判斷運算符優先級函數,In()為判斷輸入字符是否為算符OP,Operate()為二元運算函數。棧OPTR 寄存運算符,OPND寄存操作數或運算結果。
EvaluateExpression(){
InitStack(OPTR);Push(OPTR,'#');InitStack(OPND);c=get char();
Whi le(c!='#'||GetTop(OPTR)!='#'){if(!In(c,OP)){Push(OPND,c);c=getchar();}
else switch(Precede(GetTop(OPTR),c)){
case'<':Push(OPTR,c);c=getchar();break;
case'=':Pop(OPTR,x);c=getchar();break;
case'>':Pop(OPTR,z);Pop(OPND,b);Pop(OPND,a);Push(O PND,Operate(a,z,b));break;}
}return GetTop(OPND);}
采用鏈式存儲結構有序單鏈表表示一元多項式,每個結點元素有兩個數據項,系數項和指數項。即Pn(x)=p1xa+p2xb+…+pmxm為m 項的一元多項式表示為的表形式。則抽象數據類型表示為:
Typedef struct{float coef;int expn;}term,ElemType;//系數為實型,指數為整型
Typedef Linklist polynomial;//用帶頭結點的有序鏈表表示多項式
要實現這種一元多項式線性鏈表的加法,依照加法運算規則:對于兩個一元多項式中所有指數相同的項,對應系數相加,若其和不為零,則構成“和多項式”中的一項;對于兩個一元多項式中所有指數不相同的項,則分別復抄到“和多項式”中去。而“和多項式”鏈表中的結點無需另生成,而應該從兩個多項式的鏈表中摘取。加法算法如下:
void AddPolyn(polynomial &Pa,polynomial &Pb){//多項式加法:Pa=Pa+Pb,并銷毀一元多項式Pb
Position ha,hb,qa,qb;term a,b;
ha=GetHead(Pa);hb=GetHead(Pb);//ha 和hb 分 別指向Pa和Pb 的頭結點
qa=NextPos(ha);qb=NextPos(hb);//qa 和qb 分 別 指 向Pa和Pb 中當前結點(現為第1 個結點)
while(!ListEmpty(Pa)&&!ListEmpty(Pb)&&qa){// Pa 和Pb 均非空且ha 沒指向尾結點(qa!=0)
a=GetCurElem(qa);b=GetCurElem(qb);//a 和b 為 兩 表中當前比較元素
switch(cmp(a,b)){
case -1:ha=qa;qa=NextPos(ha);break;//多項式Pa 中當前結點的指數值小,ha 和qa 均向后移1 個結點
case 0: qa->data.coef+=qb->data.coef; // 兩者的指數值相等,修改Pa 當前結點的系數值
if(qa->data.coef==0){//刪除多項式Pa 中當前結點
DelFirst(Pa,ha,qa);FreeNode(qa);}
else ha=qa;DelFirst(Pb,hb,qb);FreeNode(qb);qb=NextPos(hb);qa=NextPos(ha);break;
case 1: DelFirst(Pb,hb,qb);InsFirst(Pa,ha,qb);ha=ha->next;qb=NextPos(hb);} //switch
} //while
if(!ListEmpty(Pb)){
Pb.tail=hb;Append(Pa,qb);}//鏈接Pb 中剩余結點
DestroyPolyn(Pb); /*銷毀Pb*/}//addpolyn
減法實際是將其中一個多項式的符號取負(*-1),再做加法。兩個一元多項式相乘的算法,可以利用兩個一元多項式相加的算法來實現,因為乘法運算可以分解為一系列的加法運算。
因此,要把一個表達式翻譯成正確求值的一個機器指令序列,或者直接對表達式求值,首先要能夠正確地解釋表達式。可以使用兩個工作棧OPTR用以寄存運算符,OPND用以寄存操作數或運算結果。其中調用兩個操作函數,其中percede 是判斷運算符棧的棧頂運算符與讀入運算符之間有限關系的函數,operate 為進行二元運算的函數。線性結構能很好的將運算表達式進行存儲轉化,實際時間復雜度主要取決于所定義的基本操作,而對于實際操作人員是完全隱匿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