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褚婧一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 錢曉東 嘉興市海浪平面設計有限公司
展示設計“Display Design”的概念全球通用,傳統的展示設計更多偏向于藝術品的展示層面,它主要依賴空間載體、陳列擺放、組合搭配進行一定范圍內的展覽。而今,受社會技術水平和受眾觀覽需求的提升,展示設計專業逐步融匯“跨學科”的展示形式,成為更具綜合性的專業領域。尤其是數字媒體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更是推動了“跨學科”的展示趨勢。
1.跨學科展示設計的定義
展示設計的本質是信息傳遞,早期的主要以藝術品為載體,單純以展示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為基礎特性。但隨著時代需求和完備發展條件,展示設計本質被不斷強化。越來越多學科和領域需要展示空間和平臺,展示設計也因此越來越走向跨界,呈現傳播與展示、技術與藝術、體驗與觀賞并重的時代新特征。“跨學科”的交叉融合,為展示設計領域帶來了新觀念、新知識、新載體和新技術。
展示設計“跨學科”實踐是指以各類學科作為展示主體的設計嘗試,它打破早期的領域界限,實現了展示設計在時尚、靈感、材料、形式、技術等多方面的交叉和跨越。因此,積極探索展示領域與現代“跨學科”技術領域穿插融合的可能性,向更多元更專業的方向發展,是展示行業的主流趨勢和需求。
2.展示設計“跨學科”的意義
首先,筑造不同領域的展示窗口,助力不同行業領域的成果呈現與宣傳。信息化時代,各學科領域都需要一定的宣傳展示平臺,因此依賴于“跨學科”實踐,這些行業能實現與展示設計的互助互利。“跨學科”實踐需要行業間交流,使相關行業特色和亮點借助展示窗口被更大程度更大范圍呈現和宣傳,而不是單純將展品以單一模式置于空間。
其次,推動產業融合的社會進程,促進了社會復合型人才的產生與完善。“跨學科”實踐平臺促進了展示設計和其他行業的交流與匯合,使各領域固有邊界被打破,推動了產業融合的社會發展進程;同時,各行業展示平臺的不同需求,要求專業的復合型人才——他們不僅具備展示設計基本技能,又能圍繞合作的跨學科領域進行靈活、適用的“定制化”設計。
1.展示對象的跨學科
展示對象是指設計中被展示的主體對象,作為藝術品的傳統展示對象,往往依照特定的主題和目的,被展示陳列在博物館、美術畫廊、藝術廳、文化宮等相關場合,借助空間結構進行錯落地組合與搭配,讓欣賞者獲得最佳的視覺審美感受。現如今,社會生產生活日益提升,展示活動也越來越普及到不同場合、涉及到不同對象。各領域在信息傳達中提出了多元展示要求,它們本身與展示行業無關,但借助精彩的展示設計更好地介入到大眾生活。不僅為人群提供了解相關信息的便利渠道,還博人眼球、給人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如巧克力大咖“Dove”在2018 年9 月亮相上海思南公館的酒店快閃店,又如時尚美妝鼻祖Chanel 在2019 年推出的電競街機快閃店,都憑借創意另類的展示呈現方式,給予消費者特殊體驗。
2.展示技術的跨學科
人們的精神需求逐日提升,對展示設計效果的追求也傾向靈活化、多樣化、人性化。與此同時,社會和生產力的發展,各種各樣的媒介、平臺或載體都為展示設計提供了可能。這兩者共同對展示技術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戰,而展示技術的跨學科現象,尤其是依托于數字媒體技術的“跨學科”實踐便進一步促成了。例如依賴于信息技術的界面展示、依賴于感應技術的互動展示、依賴于機電技術的動態展示、依賴于VR 技術的虛擬展示等。跨媒體設備和媒介伴隨技術的產生層出不窮:不斷更新的投影設備、各式各樣的交互屏幕,新穎先進的虛擬現實技術等,讓設計師的展示實踐活動充滿更多科技感和時尚度。
3.展示設計師的跨學科
設計師的跨界并不是新話題,譬如來自烏克蘭的建筑師在辭職后成為了一名蛋糕師,她的系列蛋糕都富有獨特的解構主義特色。而作為綜合性的展示設計領域,除了一些致力于本行的展示陳列設計師外,也不乏很多跨領域行業身份的人加入其中,完成頗具職業混搭特色的展示設計作品:他們有的本身就是藝術創作者、也有的是導演或編劇、甚至還有一些腦洞大開的IT 工作者,他們在參與展示設計的過程中,納入自己原專業的相關特色以及獨特認知視角,讓展示設計的形式和內涵變得豐富多彩。如法國奢侈品牌Lanvin 的原創意總監Alber Elbaz,他既是服裝設計大師,又常會跳出自己的“老本行”,對品牌創意櫥窗提出一些天馬行空的展示靈感和要求;又如畫家草間彌生和LV 合作的紅白波點展廳設計,融合了美術、裝置、商品、品牌等不同的跨界元素,給參觀者帶來耳目一新的獨特體驗。
1.國內外“跨學科”展示設計的現狀和趨勢
在國外,早在18 世紀許多國家已有展示設計的雛形,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有較深根基和淵源。隨著當代策展觀念的開放和技術手段的更新,國外展示設計師積極從跨界領域尋找靈感,也逐漸將不同領域元素內容納入展示,在展示對象、展示技術、展示設計師等不同要素層面的“跨學科”探索現象屢見不鮮。同時,策展觀念和技術優越領先。
在國內,展示設計的“跨學科”實踐也逐步嶄露頭角。我國的展示設計從五十年代的院校專業課程發展至今已初具規模,隨全球浪潮和改革開放沖擊,行業經歷了與歷史并行的沿革。市場化與國際化的接軌、意識形態和科技發展,成為國內展示設計“跨學科”實踐探索的源動力,在一線城市的一些商業櫥窗展示、文化展廳、藝術館里我們已能窺見“跨學科”主題元素及內容的融入。但目前國內展示領域的“跨學科”設計還存在一定上升空間,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不夠成熟,設計師的“跨學科”意識有待突破。
2.數字媒體成為展示設計“跨學科”實踐的新銳力量
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讓人們充分體會到它們帶來的便利,數字媒體作為幾何通信技術和數據信息處理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應用技術,包括編輯視頻、互動技術、界面設計等多種表現手段。結合數字媒體,展示設計的表達手段更多、綜合效果更加新穎。首先能夠使二維的展示呈現得到多樣化輔助,比如在美術作品展示大廳中,作品邊上會附帶二維碼,通過掃碼就能身臨其境地收聽到專業的講解和科普。其次,可以通過不同的技術,使交互更加人性化,比如麥當勞在地鐵內的界面展示設計,能借助觸屏技術,引導過往行人自發拼圖完成一張笑臉圖片,傳達正能量和情感價值,同時也凸顯了親和力的品牌形象。再者,隨著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很多藝術家開始嘗試著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進行輔助展示。如掌上書店、虛擬博物館等項目,依靠線上平臺將空間布局結構等用數字編程的方式介入網絡,使網友可以突破時空局限、居家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