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習近平總書記于2013 年9月、10月分別提出的合作倡議,“一帶”指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指的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沿線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各國家和地區在互通互聯過程中由于會計體系的不同而產生了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貨幣計量屬性不一致導致在編制財務報告時需要轉換貨幣,一方面影響了報表的真實性,另一方面業績評價的準確性也會受到影響,同時為以后的審計工作造成障礙;第二,交易主體多元化,再加上難以辨別身份,則容易出現財務舞弊、安全防護技術差、會計信息被篡改,難以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第三,會計準則不一致,會計信息溝通傳遞不暢,加劇了財務信息不對稱。由于會計準則不一致,編制財務報告所耗用時間增加,時間價值成本上升;第四,會計信息數據主要在集中式數據庫網絡中心存儲,頻繁訪問數據庫,會使得存儲數據多,影響會計信息的傳遞和披露。而區塊鏈技術特征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得上述問題得以改善,因此研究“一帶一路”背景下區塊鏈技術在會計領域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區塊鏈是指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應用模式。區塊鏈技術利用密碼學的算法記錄數據且能對記錄的數據簽字,保證數據信息真實;而且區塊鏈是由各數據塊鏈接,形成一個大賬簿,單個個體不能對賬簿進行修改,保證數據信息安全。區塊鏈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
1.去中心化。區塊鏈是由各個數據點鏈接起來的,數據的傳遞、錄入都是通過各個節點完成,不需要集中記賬,不存在由中心機構管理。
2.去信任。區塊鏈技術基于非對稱加密算法不僅實現了數據透明性,還可以對參與者信息進行匿名,各節點數據交換公開透明,不需要互相了解基本情況,無需相互信任,即可實現數據價值交換。
3.不可篡改性。區塊鏈上的數據都是按照時間線通過各節點錄入,并加蓋時間戳。若是篡改區塊鏈內的信息將會因為時間的不可逆性而被其他節點排斥,且發生篡改也容易被追溯。因此,區塊鏈技術可以防止數據被篡改。
4.分布式記賬。在區塊鏈技術下,可以實現全民參與記賬,每個記賬主體將經濟活動信息錄入節點、錄入區塊時是平等的,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1.區塊鏈在財務會計中的應用。
財務會計主要涉及記賬、計量、出具報告等內容,區塊鏈在這些領域的應用主要體現以下幾方面:
第一,區塊鏈在會計記賬中的應用。傳統的會計記賬是基于中心化系統且經過信任后,才可以記錄經濟活動和事項,若是沒有中心化系統,則可能會出現重復記錄的問題。而區塊鏈利用分布式記賬方式,每個記賬主體可以單獨錄入財務信息,財務信息一旦被錄入上傳,該財務信息則會出現在區塊鏈系統中的所有節點,不僅如此,上下游企業也可以查看該交易信息,完全透明,無需擔心數據重復記錄與篡改。
第二,區塊鏈在會計計量中的應用。我國會計準則有多種計量屬性,如歷史成本、公允價值等,每一會計項目根據特性選擇不同的計量屬性,如固定資產采用歷史成本、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等。我國會計計量屬性與“一帶一路”沿海國家存在很大的差異,導致信息傳遞與溝通存在很大的阻礙。區塊鏈技術可以通過利用虛擬貨幣與法幣轉換,實現貨幣計量統一,避免了匯率變動導致的會計信息不一致。
第三,區塊鏈在會計披露方面的應用。會計信息披露是財務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財務報表使用者重點查閱的資料,但是部分企業在披露會計信息時造假和粉飾報表,導致當前會計信息披露在真實性方面存在質疑,而且會計信息披露是定期出具,財務報表使用者只能定期查閱,這就導致會計信息披露實效性差且自動化水平低。區塊鏈采用分布式記賬,這種記賬方式是單個節點錄入會計信息后其他節點可以同時收到該信息,每一節點錄入的信息不可以刪除和修改,若是某一節點試圖篡改會計信息,該造假的信息會被自動舍棄,從而保證了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再加上由于區塊鏈具有時間戳特性,對于每一節點錄入是信息會按照時間和空間順序計入對應賬簿,財務報表使用者在自己權限許可范圍內,自動調取所需的數據,實效性高,自動化強。
2.區塊鏈在管理會計中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在管理會計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作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和在價值鏈分析中的應用。
第一,區塊鏈技術在作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作業成本管理簡稱(ABCM,Activity Based Costing Management)是以作業為動因核算企業成本的一種成本管控方式。作業成本法早在20 世紀四十年代就被提出來了,但是在傳統會計領域很難推行,這主要是因為很難選擇作業動因和資源動因,導致無法精確核算成本。區塊鏈上的信息涵蓋了前一區塊的地址、時間戳、目標哈希值、Merkle 根及該區塊的經驗證交易記錄等內容,這些信息環環相扣、互相關聯,為作業成本管理確定作業動因和資源動因提供了科學依據。
第二,區塊鏈技術在價值鏈分析中的應用。企業價值鏈跨越了公司邊界,不僅包含本企業有價值的每項活動,也包含企業上游的供應商和下游的客戶。但當前經營活動下,由于信息不對稱引發諸多利益沖突,不利于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在區塊鏈技術下,價值鏈各參與方都可以作為節點參與,從而使得高關聯性的交易信息可以被留存。此外,區塊鏈條上的信息也最全面且可追溯,為整個價值鏈條上企業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1.技術方面。“一帶一路”沿線涉及很多國家和地區,應用區塊鏈技術雖然可以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會計信息實現互聯互通,但是會形成大量的財務數據,而區塊鏈的容量是有限制的,部分參與主體可能無法被納入到該區塊鏈中,這就導致部分信息不全面、不及時甚至時效性也無法實現。因此,區塊鏈容量問題成了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2.信息安全方面。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會計信息公開透明,但區塊鏈涉及到的多數企業更傾向于交易數據的保密性,因此這些企業傾向于選擇私有區塊鏈,即類似傳統交易分類賬的賬簿,這就使得區塊鏈技能被弱化。再加上,區塊鏈技術應用到會計領域,每個節點錄入會計信息后,單個個體不能修改或刪除信息,但是當超過51%算力就可以修改區塊鏈信息,若是具有51%算力的惡意操作區塊鏈信息,會導致企業會計信息出現嚴重的損壞。
3.制度方面。“一帶一路”沿線涉及很多國家和地區,各國家和地區間的會計體系存在很大的差異,雖然區塊鏈技術可以去中心化,但是去中心化后的財務信息可能與其當前的會計制度甚至是金融系統產生沖突。再加上,區塊鏈中的加密虛擬貨幣的價值是否會對各國家地區的貨幣體系造成影響,影響程度如何,如何監管,如何防止犯罪,尚無定論也沒有相應的法律制度支持。因此各國家和地區尚沒有完全接受區塊鏈技術,這就使得區塊鏈使用范圍受限。
4.成本方面。區塊鏈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應用是一個系統工程,涵蓋面廣,涉及到軟硬件的建設,在這一過程中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首先,引入區塊鏈技術需要搭建適合該技術的新場景,制定行業標準等;其次,需要搭建新的網絡體系,購置匹配的計算機設備等;然后,需要加大人才培養,培養既懂財務又懂區塊鏈技術的綜合型人才;最后,在經濟方面,需要加大對各國金融體系、貨幣發行等政策性文件研究的時間及資本投入。
5.人才方面。目前我國區塊鏈技術人才較少,財務人員中掌握區塊鏈技術的人才更少,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區塊鏈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應用。因此,為了較好的對接“一帶一路”經濟發展,需要加大對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