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鋒
管理會計又稱“分析報告會計”,是從傳統的會計系統中分離出來,與財務會計并列,管理會計是重點在為企業進行最優決策,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的一個企業會計分支。管理會計的五大職能主要包括“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評價”。企業管理會計人員需要運用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對財務會計人員提供的會計信息資料進行分析、加工、整理和報告,以便企業高層決策者能夠通過其提供的有效信息對企業各項經濟活動進行科學規劃與決策。與傳統的管理會計相比,現在的管理會計不論是在觀念還是具體實施過程中都發生了不小的改變,同時也是彌補了傳統管理會計的不足,現在的管理會計在對經濟環境發展復雜形勢的基礎上,把目光聚焦于如何提高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如何擴大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更加注重企業的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顯而易見,管理會計在財務管理中關鍵性的一環,在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中越來越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我國的管理會計發展比西方晚,在20世紀70年代末才開始出現關于管理會計的研究,當然我國的管理會計研究發展必然是要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進行的。由于我國的經濟體制與西方不一樣,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國國有企業如何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等方面。到80年代后期,研究管理會計的學者們比較關注責任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情況,這個時期也產生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比如楊繼良教授的《會計管理與管理會計》以及裘宗舜教授的《企業經濟責任與責任會計》。90年代中期,我國管理會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作業成本方面,在吸收西方管理會計的先進理論的基礎上,我國的管理會計發展結合本國企業實際情況,產生了不少“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理論。如今,我們可以看到,21世紀的管理會計發展的主要方向已經從20世紀的關注企業價值增值大幅度轉移到培育企業的核心能力,注重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和利益。現階段,我國很多大型企業的管理會計在結合本企業實際的基礎上已經運用了平衡積分卡、作業成本、全面預算管理等較為先進的管理會計理論方法,而且也能夠看到這些方法的運用確實產生了良好的效果,相當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階段,國家對管理會計的發展也給予充分的重視。財政部要求“大力發展管理會計,推動企業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實現管理升級,增強核心競爭力和價值創造力,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決算分析和評價,進而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是適應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需要”。財政部還專門發布了《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雖然目前我國的管理會計研究和發展確實落后于西方經濟發達國家的研究水平,但是,從中央到地方,各大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都在積極響應號召,從理論研究到具體實踐創新,正在一步步推動我國管理會計向前發展。
我國目前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還不夠健全,制度設計不夠完善。企業對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認識不深刻。因此,需要大力完善管理會計體系建設。要求不斷強化管理會計理論體系的建設,補充更多的理論指導知識,引導企業在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方面與時俱進,保證企業可以通過有效的指導規范方法建設起對企業管理實踐工作真正發揮作用的管理會計體系制度,使得企業通過科學的管理會計工具和手段促進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管理會計是能夠為企業提供重要決策信息和實施方案的關鍵角色。一個優秀的管理會計人才需要以下專業能力:一是提升價值創造能力。要求管理會計人員能夠在精通財務管理的計劃、預算、決策、控制、分析方面,了解業務中最具附加值的部分,使得財務能夠發揮重要決策支持、價值創造、風險防范等關鍵作用,帶領企業管理變革,為企業價值創造做出更大的貢獻。二是風險管控能力。要求管理會計人員能夠實施一系列風險管控措施,比如通過風險預警、風險應對、管理報告,及在審計、稅務等手段控制好企業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等。三是協調統籌能力。在全面預算、內部控制、財務信息化等重要工作中發揮作用,提高財務信息對企業經營績效的促進作用。
由于我國管理會計發展比較晚,加上國內大學對培養現代管理會計人才重視不夠,管理會計的相關理論研究較為落后,而現代管理會計對專業人才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學習的知識相當多,但是國內大學的師資力量嚴重跟不上。目前我國的會計人才中大部分都是財務會計,很多企業想招聘優秀的管理會計人才也比較難,大多數應聘者都是擅長財務會計業務方面,而比較難以勝任復雜的管理會計工作。可見,管理會計人才方面的缺口十分大,我國企業長期存在缺乏大量的管理會計人才的現象。因此,加強培養管理會計人才是一項緊迫的任務,需要各大高校與大企業緊密合作,共享資源,共同培養;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財務人才向管理會計人才方向轉變,由于大學培養的管理會計專業人才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所以企業可以自己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重點在于加強財務人才在預測、決策、控制、領導力方面的培訓,幫助學習能力比較強的財務人才轉型為企業需要的管理會計人才。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都是財務管理的關鍵環節,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發展,要求兩者互幫互助,加強合作交流,協調發展,形成有序的財務管理體系,才能使得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由于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都是從傳統會計學中分化出來的,因此,兩者的工作存在不少共通之處。管理會計工作需要財務會計提供信息數據為基礎,企業要明確財務會計人員的責任和工作規范,嚴格內部審計和監督,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性,盡量使財務報告最大化接近企業真實經營情況,對于管理會計工作人員來說,財務會計工作的高質量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管理會計信息數據基礎的可靠,從而有助于管理會計在進行預測、決策、控制、預算、分析、計劃等方面的工作時參考的各項財務數據指標后得到的結果更加科學有效,也有利于管理會計工作人員作出科學的決策建議,能夠更好地科學地規劃企業未來的經營發展方向,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計劃,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的實現。與此同時,企業還可以實施一體化的財務管理模式,通過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充分利用大數據的信息技術支持,有效提高各部門的工作效率。所以,企業應該重視將管理會計工作與財務會計工作有機融合起來,讓兩者共同協作,有利于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總水平,帶動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創新發展發揮最大的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化的迅速發展,現代企業的發展不僅僅依靠單個領域的優勢,企業管理在各個領域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未來管理會計的研究必然會向各個相關領域延伸發展,企業核心能力及競爭力的提高需要各個層面的支持。因此,管理會計理論研究也需要與企業管理內部各個領域相聯系,比如人力資源領域、績效考核領域、內部控制領域及成本管理會計領域等等,不能停留在以前較為單一的方法。
在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愈來愈激烈,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保持市場競爭優勢,就必須要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管理會計在財務管理中越來越發揮出不可或缺的作用,管理會計工作涉及到企業決策的戰略管理、發展方向等關鍵領域。面對日益復雜變化莫測的市場環境,管理會計的發展勢必需要進一步完善理論體系,強化管理會計高級人才的培養,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同時也要深化會計改革,推動會計事業的發展,幫助企業更好地實現資源整合,提高財務管理綜合水平,提高經濟效益,創造更大的價值,促進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