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群
(江蘇省泗洪縣歸仁中學 江蘇 泗洪 223900)
教學互動對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至關重要。文章介紹了“三環互動”英語教學模式,充分結合在線教學特點,如學習無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豐富的交互性和協作性,以及較強的自主性,實現在線教學的多元互動,以期對英語教學有一定的啟發。
1.1 教師提供指向學生需要的交互工具和交互策略。線上教學中,教師難以掌握學生詞匯學習的真實情況,部分學生未能自主復習所學詞匯。此時,教師借助網絡詞匯學習工具保證學生詞匯學習時間,并提供詞匯自主學習策略,以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果。第六單元中,食物詞匯及其分類和單詞發音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平時線下課堂知識講解的主要內容。教師將以上知識的學習安排在課前,引導學生借助在線詞典,如歐路詞典,查詢單詞的中英文解釋和例句,判斷單詞的搭配和用法,完成Quizlet 軟件中該單元詞匯學習集的學習任務。同時,教師須向學生明確 Quizlet中需要完成的功能項目,如單詞學習、單詞配對、聽寫、測試、單詞游戲等。之后,通過登錄Quizlet 教師版,查看學生的表現,獲得學生詞匯學習的一手資料。
1.2 教師設計適應學生認知水平的學習任務單。線上教學中,教師通過學習任務單向學生提供學習資源,促進學生與學習資源發生交互。制訂學習任務單時,教師要鉆研教材,充分利用課內外資源,結合英語學科特點、學生的思維特點和現有知識水平。除了食物相關詞匯外,可數、不可數名詞的語法也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筆者在學習任務單上圍繞本節課重點知識,從課題名稱、學習任務、學習準備、學習環節、上交方式及時間等方面,幫助學生厘清學習目標和重難點,為課堂節省時間和精力,解決最終任務。線上教學中,教學生制訂一份健康的飲食清單。
2.1 師生基于自學任務交流反饋。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習任務單的應用效果需要通過總結和評價來強化。教師可將學習任務的答疑解惑、拓展辨析以及對比總結等活動融入解決課堂驅動問題的初始階段,即學習理解類活動。本課教學中,教師基于學生的自學任務,通過兩種形式和學生交流反饋。首先,針對詞匯學習和微視頻學習后完成語法筆記這兩項活動,教師進行總體評價和答疑。其次,將詞匯分類和聽力練習效果的檢測有機融入課堂活動。呈現課堂總目標后,采取課中小組競賽和兩人搭檔對話的方式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由于這兩項任務課前已經完成,課內檢測方式為限時完成,占用時間少,學業能力薄弱的學生也能參與到活動中,提高參與度。
2.2 教師呈現課堂目標,以問題為導向開展教學活動。真實任務的教學更接近自然的習得,是培養學生運用能力的有效方式,符合語言教學的本質和規律。教師設計課堂活動時,應布置真實的任務情境,問題應從師生的真實交流情境出發。因此,教師結合當前時事,引入新冠肺炎疫情這 一 情 境, 如“One tip for fighting with COVID-19 is to eat healthily. Today, we are going to design a healthy daily diet for our classmates.”提出驅動性問題——什么樣的飲食是健康的。接著,教師詢問,哪些學生希望得到量身定制的飲食清單?教師將課堂任務和學生的真實生活緊密結合,并通過師生互動共同設計課堂任務,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2.3 師生和生生共同尋求解決方案。教師從文化意識的角度,引導學生自主意識到替他人考慮的重要性,建立同理心,搭建出文化支架。第二遍聽力活動中,由學生在電子設備上播放音頻,進行限時跟讀練習。學生自主聽音模仿,獲得更大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通過直播平臺中的視頻畫面觀察到學生的實時動態,并給予反饋。跟讀結束后,教師請學生表演對話,以檢查自主聽音模仿效果。線下教學時,教師經常采取全班學生齊讀和跟讀的學習方式,但它在網課上實施效率較低。通過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聽音跟讀,參與到活動中,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
盡管“三環互動”英語教學模式始終嘗試解決在線教學中常見的互動性缺乏問題,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開展在線教學時,師生時空分離,學生缺乏教師的連續關注和同學參照,學習壓力和動力不足。學習方式的改變也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部分學生的自控能力較為薄弱,需要教師的更多指導和關注。因此,教師須積極探索,進行更有深度的實踐,使所有學生都能實現高投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