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大權
(安徽省亳州市夏侯小學 安徽 亳州 236800)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所擁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根據這一課程標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將生活、故事等引入數學課堂中,彌補傳統數學課堂教學的弊端,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一來,不僅學生提高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還改進了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積極推動的作用。
小學數學教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有著奠基性的作用。但是數學知識富有邏輯性和抽象性,對于剛剛進入學校的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難度的,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有很多的學生在小學階段并沒有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而是有厭倦感和畏難情緒,導致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那么,要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教師需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創設更生動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愛上數學課堂,愛上數學,這樣才能不斷改進數學教學效果,改變當前的教學現狀。除此之外,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也要求教師需要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那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有效的情境成為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問題。
3.1 巧設問題,創設有效情境。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對于一切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征,在教學的過程中巧設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打開思維的大門,讓學生進入到數學情境中,對數學教學產生興趣。例如,在學習《圓的周長》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個由鐵絲繞成的圓圈,讓學生思考這個鐵圈的長度是多少?相信有很多同學會回答,把鐵圈拉直,測量其長度就為鐵圈的長度。這時,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如果有一塊圓形的菜地,要給它的周圍都圍上鐵網籬笆,那么要準備多少材料。這兩個問題綜合在一起其實就是求圓的周長。通過這樣的方式,給學生創設相關的數學問題情境,能夠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進行思考,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3.2 聯系生活,創設有效情境。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年齡尚小,儲備的知識還比較少,生活經歷也比較貧乏,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這一特征,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所學知識點深入淺出,讓學生能夠借助僅有的知識進行理解,那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數學問題聯系生活,將問題生活化,幫助學生理解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這個章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在課前去超市購物,讓他們提前感知一下人民幣的用途,記住自己購買商品的價格等,在課上時談談的自己的感受。除此之外,在上課的過程中,讓學生模擬超市購物的場景,讓學生在認知人民幣的基礎上能夠自己學會計算,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逐步了解人民幣的價值、面值以及如何計算。
3.3 運用趣味游戲,創設有效情境。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在比較愛玩的階段,喜歡有趣、好玩的課堂。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了解學生的這一特征,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將數學內容通過創設游戲活動或者通過游戲模擬情境得以解決,讓學生在充滿趣味性的課堂學習新知識、運用新知識。
3.4 借助多媒體技術,創設有效情境。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逐漸深入到各個領域,同樣地,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的聯系也是越來越緊密。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彌補傳統數學課堂教學的弊端,增添數學課堂趣味性的同時,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數學內容。例如,在學習圖形、角、相遇、相交等問題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圖像、動畫等形式,展示更為生動、直觀的課堂,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愛上數學課堂,從而愛上數學學科。
綜上所述,教學是一門藝術,在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可以彌補傳統數學課堂枯燥、乏味的弊端,不斷改進課堂數學教學,創造生動、有趣的數學課堂,營造良好的數學氛圍,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聯系生活實際,將數學內容與生活相結合,創設趣味性的數學課堂,最終達到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