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英
(廣東省韶關市湞江區賴新小學 廣東 韶關 512000)
小學數學的教學是通過教材讓學生學習關于數的認識等相關知識,現代數學對教學有了新的要求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語言去闡述世界,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他們更傾向于被動吸收,但是我們要在教學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數學作為現代科學之父,各個領域的發展都離不開數學的支持,同時小學數學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長運用的數學知識,所以數學在小學生學習中尤為重要。核心素養是一個人成長所應該擁有的能力,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具有長遠持久的作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幫助學生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常見問題,解釋生活中各種有趣的現象。
2.1 運用游戲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游戲教學可以讓教師有效的將將枯燥的數學符號和知識變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對此數學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結合教材的教學目標,為學生設計有趣的小游戲幫助學生從實際情景中提出問題,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對相關知識產生興趣,進而達到高質量教學的目的。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造豐富的數學互動課堂,讓學生可以在游戲中獲得知識。
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中《除法》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積極運用游戲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進行學習,進而激發學生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如下游戲,現在開始擊鼓傳花,全班42名同學,每人都需要拿花7秒鐘,老師將每隔2分鐘停一次,全班同學蛇形傳遞,“命中”后由下一位同學開始,并開展游戲5輪,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激發興趣,然后教師再提出如何能精確到自己是否會被“命中”?然后引導學生進行除法的學習,然后讓學生通過自己計算看看與實際游戲中1-5輪“命中”同學是否相符。然后再提出6-10輪游戲中將會是哪些同學被“命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每一輪起止數進行明確,以便學生更好的進行計算。
2.2 運用小組合作加強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小組合作作為近年來較為主流的教學方法,在數學課堂上也具有較強的作用與意義,同時核心素養中也要求學生要有合作交流意識。小組合作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合作交流意識的培養與提升,同時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實際生活問題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更加緊密,而非枯燥單一的數學符號運算,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問題中找到共同語言,在解決問題中提高合作意識,在交流溝通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小組合作學習還可以有效加強學生互愛互助、互相幫助、關懷關愛的能力。
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中《商是幾位數》,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實際問題來讓學生們進行合作解決。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拋出這樣的問題,老師現在買了一兜糖,給全班同學每人9塊,還剩12塊,給每個同學10塊將有30個同學沒有,現在一共有390塊糖,那么班級里一共多少學生?這種相對簡單而又充滿趣味的題可以讓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然后教師公布總數,42名學生,然后提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如果老師將390塊糖按照每人9塊進行發放,最多有多少同學可以拿到糖?這樣一來就把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知識點傳授給了學生,也讓學生在小組中得到深度的思考與探討,可以使得學生進一步提升自身合作交流意識。
2.3 運用翻轉課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翻轉課堂打破了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最大的區別在于學生本該在課下做作業課上學知識的模式,轉變為教師提前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教學目標為學生制定學習“作業”,讓學生可以在課下利用空余的時間,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或者和其他同學討論完成作業,而課堂上的時間則是用來大家共同討論數學知識點,教師在一邊將學生在課下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然后統一講解,從這種教學模式中我們可以發現教師的角色逐漸弱化了,從原本的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變為學生中間的“教練”,是一個引導的角色。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中《猴子的煩惱》中,要求學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的0”,對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去交流發現0的占位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來源于生活,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也讓數學回到生活,教師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下開展教學,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利用游戲讓學生和課堂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