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堃
(中鐵二十一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甘肅 蘭州 730000)
施工企業在施工生產過程中,無論進行何種類別的項目施工,其成本管控離不開對混凝土的成本控制。以國有大型施工企業為例,一般都會在設立屬于獨立法人的全資預拌混凝土子企業,以便在施工過程中降低混凝土使用成本。混凝土的生產既是施工過程的生產者,又是市場環境下的銷售者;既是施工環節中的采購方又是供貨方,其生產經營具有與市場高度融合的特性,生產流程具有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特性,同時經濟效益的形成受內部及外部因素影響多。內審機構對其進行審計時,如果僅停留在對企業的生產成本、銷售收入及資金管理使用上進行監督核實。則很難真正的發現企業在內控管理及制度上的問題所在。
黨中央高度重視審計工作,明確了審計作為國家監督體系中的八大監督之一。這其中,其他幾方面的監督多為宏觀方面的監督,而唯有審計監督是微觀方面的監督、同時也是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專業監督。在當前新時代環境發生大變革的背景下,內部審計也將面臨著新的機遇挑戰和要求,隨著國家經濟形勢不斷調整,審計工作需要由過去單純的監督,向監督與保障并重轉型。審計任務和職能需要進行深層次的轉變,創興工作思路,全面掌握被審對象的操作流程及制度管控機制,對于內審人員來說是十分必要的,而提升審計能力則是對審計工作的必然要求。這就需要內部審計不斷轉變審計觀念,不斷豐富審計內涵,不斷完善審計方法和審計手段。
對混凝土生產企業的審計不同于一般施工項目的審計,除了正常的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進行審計核實外,還應該轉變審計視角對以上存在的問題進行制度、流程審計,通過將審計化身為混凝土原材料的過程,帶著一系列的問題,逐一發問,層層深入,抽絲剝繭,從而挖掘問題,進而落實問題,改善管理水平,堵塞制度漏洞。其流程如下:
1.2.1嚴審招標看資質
材料的來源離不開供應商,供應商供貨與否離不開招投標過程。審計對招投標資料的審核就是重中之重,但如果僅聚焦于招標資料,其潛在通過串標、圍標或者內部干預招標等問題又無法反應出來,因此,中標供應商資質的審核就是重點,通過網絡查詢,要對供應商的資質許可、經營范圍、業績資信能力等方面進行逐一審核。
1.2.2根據實驗定收料
原材料進場驗收是其管理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其質量、規格、數量等等均直接關系著混凝土生產企業的效益形成。驗收合格的標準是什么?驗收的數量有多少?原材料扣雜百分比如何確定?不能僅憑物資核算人員經驗判斷,一定要根據實驗室質檢人員出具的相關實驗報告進行驗收,并且材料接收人員與質檢人員要相互監督,詳實統計填寫收料相關記錄,保證材料質量的可追溯性,避免收入劣質材料。
1.2.3制度流程看銜接
原材料在倉儲過程中,因外部環境因素影響,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物質損耗,如原材料存儲過程中材料自身混放形成的利用率下降,以及污物混入造成的損失,物資發放使用未按照“先進先出”的管理原則,造成的材料盤庫盈虧不準等問題,例如砂子的存儲過程中,先期存儲的倉底舊料,其密實度遠遠大于后期存儲新料,材料性能隨時間推移存在一定性能的降低。
1.2.4生產下料核“小稱”
原材料在下料拌和生產過程中,投入產出水平直接影響著最終的經濟效益,如何降低生產損耗,提高投入產出比?這就需要準確界定混凝土的原材料的應耗數量,而應耗數量的界定除了依據配合比以外,還可以對原料進場總數量,與拌和下料累加數量進行總量對比,其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可以對驗收進場后原材料的數量與質量進行事后驗證,兩者相互復合,相互核驗,從而將管理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1.2.5區分車輛“公”和“私”
混凝土的銷售使用離不開車輛設備的運輸,一般的混凝土生產企業均擁有一定數量的自有混凝土運輸車輛。同時因為產量銷售隨時間及季節具有一定的波動性,銷售過程中會租賃部分外租車輛,在自有運輸車輛與外租車輛之間,則定然存在著一個利益杠桿,在利益平衡之間也將必然伴隨著利益輸送及滋生腐敗的傾向。
關于混凝土罐車在使用中存在的管理問題,內部審計時應該在區分車輛企業自有與外租車輛“公”“私”屬性的同時,對運輸路線的運距合理性極其外部結算上進行重點審核。
一般混凝土生產企業制度規定,原則上要求優先使用企業自有混凝土罐車進行混凝土運輸,但實際生產運輸過程中,僅僅審核設備運轉記錄,簡單的用設備利用率來衡量管理中是否存在制度漏洞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混凝土運距越短,運輸車輛使用效率越高,其產生的經濟效益就越高。但在實際管理運行過程中,因為利益驅使,管理人員是否能優先、高效的使用自有車輛,將效益盡可能的留存在企業?在審核技巧上則對審計提出了新的要求。
思考應對辦法:借助電子道路地圖,以拌和站產地為圓心,以每5km為步距半徑進行畫圓,通過分類進行統計分析,借助并運用導航軟件,結合地方道路管理文件要求,在地圖上準確計算出各澆筑地與生產地之間的運輸距離,由近及遠的審核并加以確認,同時將自有車輛和外租車輛累計運輸方量進行分類比較,結合相應的大致里程數,通過按(方/公里)計算外租與自有車輛指標,即:將自有罐車拉運一方混凝土跑的距離和外租罐車拉運一方混凝土跑的距離進行對比,對比成本及效率,從而發現是否存在外租車輛使用及結算中,存在制度上的管理問題。通過軟件與新思路的相結合,揭示存在的問題與漏洞。
提升審計思路改變審計視角,通過“買賣平衡”思路審問題。對于混凝土原材料投入產出的節超問題的審核,一般都嚴重依賴配合比的換算,包括設計配合比、理論配合比、施工配合比等,但配合比在生產過程中根據原材料的進貨質量、含水率、施工部位、澆注方法等因素的影響,每個標號的實際配合比,在生產過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微調。內部審計中對于該現象的存在,大多要求企業根據各標號實際生產方量,求出合理的配比平均值后計算。但這個過程中對平均配合比數值計算困難較大,往往存通過人為計算調整配比平均值,從而影響原材料投入產出節超的數據分析,影響審計結果的準確性。項目也多以以上客觀存在問題進行解釋,從而掩蓋了真實的節超問題,以及節超背后存在的制度及人的管理問題。但審計人員在實際審核中,不以配比換算,似乎感覺更加無據可依。
思考應對辦法:經過審計調查,混凝土實際生產中各標號配比確實因各種因素的影響存在不同程度得微調,但同時相應的原材料在拌合料斗的投料重量也會相應調整。審計通過了解拌合生產過程,其拌合設備系統中投料的重量數據,是相對最真實的原始數據。據此。審計重點可不放在卡控及計算生產配比上,而是將重點放在核實拌合操作系統的投料記錄。依據拌合系統導出的實際投料生產記錄,對原材料投料的重量進行累加計算,與進場總數量扣減掉原材料盤存數量后進行節超對比。以“小秤量大秤”的思路,用逆向思維考慮審核原材料進場數量是否足質足量。
技術方法創新推動內審質量提升,內審質量助推提升企業發展如今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各類企業都將面臨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轉型升級的巨大挑戰,對于內部審計來說,查弊不是唯一目的,最終的目的是謀企業未來的發展,內部審計不但要善于治“已病”,更要善于治“未病”。審計應通過全面的自身建設,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范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加強審計理論研究,方法探索,全方位的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更有價值的管理信息,客觀公正的為領導決策服務。審計人員更應該加強自身學習意識,在企業涉及的重點領域、生產的過程中的重點環節進行研究學習。通過靈活拓寬審計思路,改變審計方法,提高審計質量。因地制宜的進行內部審計,從而真實全面、客觀合理的反應企業在快速發展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及管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