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雋
安徽省煤田地質局第一勘探隊 安徽淮南 232052
管理學的會計理論是在我國傳統財務會計的理論基礎上發展形成的。管理財務會計的最終目的也就是為整個企業員工提供最佳財務決策,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改進企業管理模式,提高整個企業的社會經濟效益。其中,管理控制會計系統和企業成本管理會計系統是企業管理成本會計的兩個重要的組成功能部分。企業戰略價值形象維護和企業價值形象創造會計是企業管理學和會計的兩個核心基本概念,也許它是幫助企業有效實現內部財務、業務和其他戰略價值整合的有效會計工具[1]。
傳統的財務會計,負責企業的財務狀況,一切以票據為先,并不實際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管理會計則是在傳統財務會計的基礎上,做了精細化的具體分工,并且結合了企業的管理工作,目的性更強,做到財、管結合。不僅發揮專業財務人員的計算優勢,更可以有效結合各個員工,充分地參與到企業的發展進程中來,從而實現公司是我家,一切靠大家的長期和諧穩定局面。由于管理會計仍屬于發展階段,企業往往更注重管理會計的理論掌握,忽略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密切性,往往忽略了培養會計從業人員的技能和相關操作水平,在管理會計軟件應用與設備的采購上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違背了企業采用管理會計控制成本的最初目的,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第一是企業的管理者不重視管理會計工作。由于管理者知識水平上的限制,對于管理會計很少接觸,所以對于不了解的事物很難主動深入地去加以應用,也不會推動企業的其他員工認識和了解管理會計。第二是在傳統經營過程中,企業管理者對于會計人員依然停留在賬房先生的傳統定位上,導致會計人員的功能和作用受限,缺乏在企業會計管理中的獨立性。第三是管理層以及許多企業中的會計工作者,對于財務會計以及管理會計之間的差別并不熟悉,在認知上存在差異。在企業的經營和管理中,管理會計更加強調輔助性管理和經營,而并非是單純地進行會計核算。管理會計從其本質上來看,就是監控企業的成本。
科技的高速發展,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傳統的管理模式不在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管理層作為企業的領頭羊,應該首先對管理會計有一定的了解,在企業的日常培訓中,人員招聘中,對管理會計進行實踐,重視對專業人才的培養,邀請行業中專業的老師對員工進行授課和交流,注重員工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其真正做到成為企業的一員,實時參與到成本控制中來,做到為企業節流,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的發展做出相應貢獻。
企業管理層在充分了解到管理會計的作用以后,會主動地在企業管理活動中引入管理會計,并且推動全員共同加入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以企業管理者可以從如下幾點提升自身管理水平。首先是管理者要主動認識和了解管理會計,并且積極參與到培訓管理會計的活動中。其次是關注管理會計在實際管理運行中的應用,構建出完善的企業特色管理體系。還要合理的調配企業的資源,并組織公司成員參與其中,參加到企業活動的經營與管理活動中,給企業的相關會計工作者提供展示專業性的機會[2]。
政府應該成立管理會計相關部門,社會也可以形成相應的管理會計組織,從而使管理會計準則得到相應的完善,營造出有利于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良好發展的社會制度和環境,使管理會計能夠為企業成本控制提供支持。企業應該要單獨設置企業內部管理會計崗位,使管理會計在企業成本控制應用中發揮一定的作用,從而使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企業相關的管理會計人員也要在具體實際應用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改造升級,從而得以創新,而不應該死板的套用,要根據實際出現的問題進行相應處理。要對現有的管理會計理論進行不斷補充、及時優化升級,從而在企業成本控制中發揮出更大的效用。
企業為了獲取長久的發展,必然需要提升工作團隊的人才素養,可以基于兩種渠道獲得優秀人才。一是從外部引入優秀的會計人才,相關的學校要強化培養管理會計應用人才,為企業提供管理型會計人才。另外企業內部的會計工作者也需要不斷改善自身專業技術水平,積極地參與培訓和提升,利用學習積極從外部吸收先進的會計工作理念。最后企業要加強人才資源的保障,在上崗以后為會計人員提供相應的培訓服務。在職人員的自我學習能力也非常重要,只有不斷地在工作中學習和接受培訓,并且定期的學專業技能與專業知識,基于在這一點才能夠為企業的管理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所以企業方面也要注意到,一方面積極從外部引入學者和教授開辦講座,為企業的會計工作者提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另一方面,和外界的相關企業展開溝通和聯系,推動企業會計工作者積極主動地加入學習中。并引導管理會計人員主動對外探索和交流,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到會計活動中,并從中吸取一些先進的管理經驗[3]。
管理會計是加強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舉措,在西方國家,管理會計有著廣泛地應用,但是我國的管理會計還在起步階段,尚未在控制企業成本中發揮完全的作用,管理會計側重于企業的事前和事中控制,為企業決策提供合理有利的參考對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提升企業價值,有著更積極地推動作用。同時,企業也要靈活運用好管理會計,合理控制企業成本,促進企業長期、高效、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