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雪峰
沈陽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遼寧沈陽 110002
國有企業基層領導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是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國有企業基層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的內在需求,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和單位中,由于受主客觀等因素交互影響,基層領導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依然存在很多的挑戰,加強國有企業創新基層領導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成為當前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的一項重要課題。
國有企業基層領導干部是企業貫徹落實黨建工作的一線踐行者,他們的政治修養、一言一行、能力作風水平高低,密切影響黨群和干群關系建設,直接關系到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實施提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營建設、改革發展和隊伍穩定。近年來,隨著深化改革的推進,很多國企基層單位,專職人員少,任務繁重,多大習慣于沉浸在日常事務中,專項的、系統的培訓時間很難保證,即使參加培訓也內很難進入沉下心來、進入狀態,應付了事、完成任務的心態廣泛存在,直接影響到干部教育培訓的質量;有些培訓習慣于老方法、老模式、老載體,導致培訓效率和質量雙低[1]。
新形勢新任務,要求基層領導干部不斷提高政治水平、理論素養和黨性修養,尤其是在基層,事務繁雜、矛盾集中、對象不一,沒有較好的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很難適應。另一方面,在基層,領導干部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崗位工作經歷等不盡相同,“一刀切”培訓普遍存在,在培訓方式上,主要以固定時間、固定師資、“灌輸式”授課為主,培訓工作的整體效果不明顯。
目前,干部教育培訓方式多以傳統的大課堂講授為主;在內容上往往只是一些理論或者專業知識方面的培訓,缺乏一些與基層結合緊密的人際溝通、心理疏導等方面的培訓。單一的培訓方式在工作任務繁重的基層,在日常學用結合上、在教學授課模式創新上、在教育培訓效果提升上、在現代網絡培訓設施建設上差距較大[2]。
在很多基層單位,沒有相對固定的干部職工培訓場所,或者有場所都是和其他業務辦公室、會議室等場所共同使用,同時,還缺乏必要的一些多媒體設備,沒有多媒體電腦和投影等更為現代的培訓設施設備。在培訓經費保障上,縣級以下基層機關單位的培訓預算基本為零,日常的一些培訓費用納入在日常的辦公經費上,持續性的培訓投入難以實現。
當前,干部教育培訓機制僅僅只是停留在年度培訓計劃中,對學用轉化和激勵機制的建立基本空白,對于培訓的實效性產生了很大限制,沒有后續的跟蹤和反饋,培訓之后付諸實踐的東西不多。
在“人才興企”戰略和干部教育“大教育、大培訓”背景下,國有企業基層領導干部的培訓工作日益完善,但存在的主客因素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約著基層干部培訓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企業基層專業培訓人才隊伍的造血能力匱乏,培訓人員大多為兼職,少有相應的專項待遇激勵機制,沒有堅實的人才保障制度,各項培訓工作難以深入開展。
基層培訓經費投入比較單一,主要是企業總部統一投入組織,側重基層單位自身情況、符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的培訓項目投入比較薄弱,細化的、動態的培訓投入預算機制尚未建立,往往難以滿足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3]。
現有的基礎培訓工作制度,多是不完善的、不具體的,與企業發展實際是脫節的,尤其是在激勵機制、考核機制、學用轉化機制上的使用和設置處于空白的階段,難以調動和規范基層干部的思想和行為。
(1)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切實提升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地位。按照《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要求,牢固樹立“人才興企”戰略,準確把握干部思想教育培訓正確方向,在深入服務企業發展中探索創新干部培訓工作的出發點、關鍵點和落腳點,各項基層培訓緊緊圍繞企業中心工作開展,學以致用、 用以促學、學用結合、講求實效,加強干部培訓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兩學一做”等主題實踐活動,開展基層黨建工作培訓,切實提升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地位。
(2)創新形式,發掘特色,刺激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興奮點。“照本宣科”“滿堂灌”填鴨式的傳授知識是慣用的教學方式方法,要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必須要繼往開來,吐故納新,積極探索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培訓方法。一是推動集中與自選相結合,建立必聽培訓和選聽培訓,即抓住干部“知識盲區”,滿足基層干部的共性需求,又體現因需施教,“菜單式”選擇,增強教學的有效性;二是推動科研、體驗、案例和模擬式教學方式。建立學以致用、學用結合的實踐體系,堅持問題導向,著重提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推動課堂教學與遠程教學相結合,廣泛運用互聯網手段,開展實時和遠程網絡培訓,打開干部培訓的眼界;四是推動長期班與短期班相結合,解決工學矛盾;五是改進培訓方式,采用互學式、借鑒式、體驗式等培訓方式,豐富培訓體系。
(3)加大投入,完善基礎,打破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制約瓶頸。企業結合年度領導干部培訓方案,頂層設計培訓經費配套文件,執行干部教育培訓經費年度預算制。發揮經費的導向作用,圍繞企業改革、建設、發展不同時期,對于人才的不同需求,動態調整培訓項目的經費比例,加強培訓隊伍建設,切實保障培訓工作向縱深發展。
(4)建立機制,嚴抓考核,扎實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基礎。著力破解企業基層領導干部普遍存在動力不足、積極性不強、對培訓“躲著走”、效果不顯著等現象,建立干部教育培訓考核和激勵機制,把干部接受教育培訓情況作為干部考核的內容和任職、晉升的重要依據。一是明確干部考核內容。包括干部的學習態度和表現,理論、知識掌握程度,黨性修養和作風養成情況,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二是實行干部登記管理。干部所在單位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建立完善干部教育培訓檔案,如實記載干部參加教育培訓情況和考核結果;三是建立跟班管理制度。加強對干部學習培訓的過程管理、考核與監督;四是加強結果應用。組織(人事)部門在領導干部、后備干部和優秀年輕干部及關鍵人才年度考核、選拔任用考察時,將干部接受教育培訓情況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五是建立干部教育培訓評估制度。加強對干部教育培訓機構、項目及課程的評估,項目評估的內容包括培訓設計、培訓實施、培訓管理、培訓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