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瑜
(山西六建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24)
新時期信息化技術體系高度發達并普及在各領域之中,為行業發展與變革奠定了技術基礎,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業界人士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建筑工程行業發展中,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夠有效提升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提升管理實效性,在降低人工成本投入的同時,還能夠實現一體化監督與管理,提升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建設,是新時期建筑工程行業發展的必然途徑。
當前,我國大多數的建筑施工單位已經開始使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同時其模式的使用也取得明顯性的成效。在實際的項目管理工作中,其主要是對施工物資的購進、項目的施工設計方案、準備時期的各項工作等進行信息化的處理,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任務量,從而較好的緩解工作人員工作的壓力,同時其還有效的減少并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降低管理成本費用。但是當前,我國仍舊會存在較為繁雜性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阻礙了施工管理工作的開展,甚至還會給建筑行業持續化的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舉例來說,施工時期需要進行一系列的人為操作,如果人為操作產生錯誤或者不規范,那么就會導致建筑工程項目產生安全事件,同時還會給施工單位造成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通過合理化的開展信息化工程管理工作,能使得人為操作更加的精準,且項目的各項工作都能夠合理且穩定化的運行,極大程度的減小了項目施工的風險系數,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以及質量。
建筑單位管理人員只有具有充分的信息化管理意識,才能不斷在其具體的施工管理過程中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從而實現施工過程的科學化。這一方面對施工過程的規范性起到了規范作用,另一方面也對施工單位領導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要求是首先建筑項目管理人員要時刻謹記自身責任目標,積極與其他參建人員協調配合并互相監督工程進展。其次管理人員要適當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進行施工圖紙和方案的設計,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施工方案,最大程度上降低建設成本。最后在工程驗收階段,管理人員要依據相關技術手段所得信息對項目效果進行綜合評價,以實現整個項目工程的信息共享。
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是建筑項目開展的基礎,只有不斷吸引高素質管理人才才能為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保障。在信息化管理發展迅速的今天,建筑行業要不斷培養管理能力與信息化素質并重的合格人才,為實現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添磚加瓦。具體措施有通過建筑管理人員的在崗培訓,不斷提升其信息化操作能力。
在實際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企業要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合適的管理系統。對此,企業要綜合考慮管理實踐的變化,有目的地進行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和利用,使軟件的應用更具有科學性,適應工程管理的要求。唯有這樣,建筑企業才能更好地管控工程工期和質量,并及時采取合適的措施,處理施工中遇到的問題,進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的管理效率。
通過建設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平臺,提高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管理效率。隨著科技的進步,大數據技術能夠與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管理相契合,安全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大數據統計平臺迅速對項目預算和以及項目工程用時等關鍵指標進行響應,解決實際統計問題出現誤差的問題并降低了能夠嚴重影響項目質量特殊情況的概率。在安全管理平臺上,安全管理人員能夠與工程師、施工人員等多方面的技術人員實現互聯,對所遇到的問題實現迅速訪問并尋找解決方案以提高安全管理效率。通過質量監控平臺,安全管理者與工程師能夠及時地進行項目質量的指導與宏觀監控,確保工程的完整性。同時,企業應當優化反饋通道,使技術人員在發現施工中存在的安全問題時能夠及時地反應與改進,促使企業提高對施工安全問題的重視并將其納入企業管理水平高低的標準。
在建筑工程實際施工過程中,有很多重要的施工環節,這些施工環節直接關系到施工的質量水平。因此,相關建筑企業要重視施工細節的掌控,使不同的施工環節得到有效的統一,進而方便信息系統的管理。舉例來說,針對建筑工程項目,招標工作、工程設計工作和竣工工作都能夠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統一的管理,提高施工效率。
綜上所述,完善的制度管理系統是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高的基礎。因此,相關建筑企業要重視整合信息管理系統,使企業辦公體系統一化,進而形成高效率的工作團體。企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信息平臺,并有選擇地利用計算機軟件對建筑工程進行高質量的管理,減少企業不必要地資源損耗,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