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新
(河北省遷安市第一中學 河北 遷安 064400)
有平臺就會有機會成功。大量的教育實踐告訴我們搞好數學教育離不開平臺的建設,建設好平臺對學生數學主體性學習和高中生數學本真教育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為學生提供自主實踐、合作共享平臺,讓學生在數學探究中感知數學本真;為學生搭建線上共享、資源互通平臺,讓學生在資源融合中提升數學技能;為學生創設即時評價、科學規劃平臺,讓學生在自我發展中深化數學素養。以上三點就是作者在數學實踐中體會到的平臺建設對高中數學教育的積極影響。
自主實踐、合作共享平臺建設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手段。目前的數學課程有著很突出的實踐性和可探究性。教師要抓住這個課程的特點,為高中生多多提供自主認知機會,通過對問題的自主設計和探究分享探尋數學課程的本真,掌握好數學概念的內涵和本真,學會從廣義/狹義層面去理解數學,去感知概念本真。
比如,在學習《指數函數》知識板塊時,教師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實踐、合作共享的平臺,學生借助折紙、截木棒等活動嘗試對指數函數的理解。弄明白概念后通過繪圖的方式了解指數函數中底數的取值特點及定義域含義,并能直觀理解指數函數的性質(增減性及單調性等特質)。學生通過繪圖的方法了解了指數函數的特點后,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感知信息,通過小組代表講述的方式分享實踐探究成果,讓合作成果即時分享給大家,共同提升自主實踐效果。同時借助繪圖探知數學規律的方法充分體現了數形思想在數學學習中的價值,讓學生在數學探究中輕松感知到數學的本真。
線上共享、資源互通平臺建設是學好數學的特有方式。數學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極大促進學生的資源融合素養。數學單元知識的交叉與學科的融合性決定了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性,采用線上共享、資源互通平臺進行數學過程性學習和理論性探究,對學生準確理解數理和解決問題提供思路。尤其是線上共享,能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有效打開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思路,提升了高中生的數學應用技能。
比如,在自學《任意角》一課中,教師借助線上共享、資源互通平臺進行課程設計,安排學生利用班級空間中的《任意角》資源,包括有關0~360o角的定義方法和轉體的概念介紹等,尤其是有關本節課正負角及零角的定義方法,及終邊相同的不同角的畫法和表述等內容的微課。學生在線上認真閱讀和分析材料信息,并能運用手邊的學具(手表、坐標紙等)有針對性的進行自我認知。學生還可以在家里通過線上交流實現資源共享,把好的探究方案錄制成微視頻推送到班級主頁實現線上共享,有效打開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思路。
即時評價、科學規劃平臺建設是學好數學的基本保證。數學教學的即時評價能激活學生的數學學習內驅力,能保證學生高效率參加到數學認知與探究活動當中。科學規劃平臺建設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知識架構的建立上,哪個階段、用哪種方式對知識進行梳理和評測,都要有科學的規劃和有序落實。通過這種方式的教育能幫助學生總體把握數學知識體系,讓學生在自我發展中深化數學素養。
比如,在落實《基本不等式》的課程設計時,教師設置了部分的學生活動,包括引入部分中學生對基本圖形的認知與數理分析,以此來實現借助圖形關系證明數量大小,體驗數形思想的實用性。這一環節教師利用積分制給各小組即時評價,刺激他們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在設計到有關基本不等式的關聯證明題,讓學生們通過畫圖和對比感知基本不等式的本真。此環節教師除了采用積分的評價手段,還引用了教學助手微程序,及時對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進行在線反饋,反饋到家長客戶端,實現學習效果的互動與評價監督共享。即時評價、科學規劃平臺建設讓學生在自我發展中深化數學素養。
總述,數學教育平臺建設不能忽視,不論從自主實踐、合作共享;線上共享、資源互通層面進行設計,還是從即時評價、科學規劃角度進行設計,所有平臺建設都要為學生的數學素養提升服務,為數學課堂高效實施服務。我們應深化平臺的應用功能,徹底發揮出學生在平臺應用中的優勢,提升學生會學數學、會探究數學、能運用數學的學科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