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嬰
(江西省全南中學 江西 贛州 341800)
數字校園教育信息化環境建設是現在教育領域內的一種新型教育理念,是為了迎合國家“互聯網+”政策所提出的全新教育模式,被認定為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21世紀復合型人才的最佳方式。在這種潮流下,高中歷史教育應當如何在教學中對數字技術與信息技術進行應用就成為一道難題。就高中歷史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問題進行探討,旨在加快這項技術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加強師生、生生間的交互,將白板與電腦主機連接,用白板筆圈畫出教學重點,改變以往教師教學、學生聽講的教學模式,提高師生交流的有效性,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在《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展示出平王東遷圖與春秋爭霸圖,提問學生:哪些是舊有的統治思想,它們被打亂的表現是什么,對當時的社會有哪些影響?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和交流討論的方式找出答案,再由教師利用電子白板畫出課本中的答案,使學生了解到舊有的統治秩序。接著提問:為什么春秋時期周王朝開始衰???在講述三公九卿知識點時,可以展示秦朝中央管制圖,總結出三公九卿的組成內容,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三公九卿時中央集權制度是如何維護和鞏固的。最后教師還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制作表格,對比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縣制的不同,使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形成歷史思維,增強學生歷史解釋能力。
在互聯網+時代,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技術,以新型高效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育內容資源,形成智慧化的發散創新式教學模式。過程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認知理解情況,優選適合的教學資源著力打造學生的大腦思維體系。同時,以此來形成新的智能服務常態,促進教學服務轉型升級。全面發動信息科技的強大引擎功能,構建智慧型的開放歷史課堂。如在講述《羅斯福新政》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再現美國當年經濟的蕭條情況,播放美國經濟發展的歷史時間圖,讓學生理解到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需要政府發揮宏觀調控作用,掌握繁榮與危機意識并存的意義。由此,學生強化獨立思考的能力,構建歷史思維模式,學會從不同角度理解問題。
多媒體教學能為學生提供圖片、視頻、文字等多樣化的歷史信息,能夠給予學生感官上的刺激,達到圖文結合、視聽結合的效果,創設出良好的歷史情境,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多媒體教學能夠展示出史證史料,從而提高學生對史料的分辨能力,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從而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例如,在《百家爭鳴》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為何稱之為百家爭鳴,使學生了解到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各階級、階層的思想家們成立了各自的思想流派,針對社會和學術上的問題發表了不同的見解,從而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接著為學生展示孔子、孟子等儒家學派代表人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了解到他們的主要思想,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史料意識,構建出高中歷史信息化課堂。
在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教學的育人功能,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過分強調了學習成績的提高,習慣直接講述歷史知識,無法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不利于學生的思想覺悟提高。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例如,在《鴉片戰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關于鴉片戰爭的電影片段,重現相關的歷史情境,使學生認識到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危害。在分析鴉片戰爭前夕中國和世界形勢的過程中認識到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和當時秦王朝的腐敗,培養學生通過現象看本質的辯證能力,激發出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
總之,數字校園教育信息化環境的建設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利用環境改變高中歷史教學的現狀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在建設高中教育的信息化環境時,一方面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另一方面更需要社會全體的幫助。推進高中歷史教育的信息化進程,可以有效地提升高中歷史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為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