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凱
(四川省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 四川 成都 610000)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學生們閱讀的引導者而非決策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選擇教學方式應遵循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基本原則,從具體的學情出發,以學生為中心進行閱讀教學,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讓學生形成自我理解的雛形,然后再進行詳細且有針對性的講解,教師要充分發揮初中生學習方面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了解同學們的學習情況,并進行針對性的查漏補缺。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過程中的實踐,還能以此來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自主、獨立的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創設愉悅、平等的英語閱讀課堂氛圍是啟發初中生英語閱讀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為了保證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是創設舞臺,為學生營造愉悅、平等、輕松的學習氛圍,進而來提高英語閱讀課堂的活躍性以及有效性。例如,在學習九年級“Unit6 When was it invented?”這一課時,在閱讀前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與茶相關的視頻,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關于茶的知識。運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以及視頻音頻片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氛圍也會被調動起來。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引領學生,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進行趣味性的表演或者表演相關的英文歌曲,根據學生自己感興趣的模式表現出來,以此來提升英語閱讀能力,增強學生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為學生營造更加快樂輕松的學習環境。
從本質上來講,閱讀這一形式主要是將內在的語言轉化為外在語言,這一構成是從內往外進行的,為此初中英語教師應注重閱讀的指導,適時介入,幫助學生掌握閱讀要點以及閱讀技巧。在傳統閱讀教學中,教師僅僅是針對閱讀材料展開直接的講解,然后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完成閱讀中的任務,沒有任何的指導和提示。在這樣的閱讀課過程中,學生會覺得閱讀學習過程中毫無頭緒,不知從何開始,久而久之會讓學生們逐漸形成厭惡英語閱讀課的情緒。因此,教師在此過程中要適時進入,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在合理運用的基礎上進行閱讀訓練,充分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針對性的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傳統英語課堂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兩個分離的個體,但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下,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應緊密結合,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將閱讀學習視為積累寫作素材的方式,不僅能夠給學生的寫作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還能促進去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找到學習動力,促進閱讀學習能力的提升。初中英語課本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不同的主題,更是與學生實際生活很接近,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將課本中的詞匯、好句積累下來作為寫作素材,利用讀寫結合讓學生主動應用閱讀中的表達方式,提高學中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豐富初中生的英語體系。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口語交際在閱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學習初中英語的基礎更是前提,要想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有效運用英語知識,教師要在課堂上給予學生進行話題討論,提升口語交際能力的平臺,進而強化初中英語閱讀的效果。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對話角色扮演等形式,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口語實際訓練中。當學生積累到一定的詞匯量時,可以舉行英語演講比賽,辯論賽等活動,以競賽式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展示自己的英語知識,以此來強化英語學習的效果以及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在進行學習“pair work”這課時,應轉變傳統的小組討論模式,而是以兩個學生為一組的形式進行教學和討論,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將閱讀學習過程中的意見表達出來,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發表意見的平臺,使學生更加透徹地接觸閱讀題材,激發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生的閱讀能力。
學習永無止境,貴在堅持。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不斷地充實自己,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加其閱讀量,不斷拓展英語視野,活躍其思維,從而提高文化素養。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和總結,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就是遇到一些沒有學過的詞匯,從而影響閱讀的進程,導致閱讀速度減慢。因此,教師可以教導學生不要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就直接跳過,而是準備一個專門記錄的本本記下來,在課余時間拿出分析查找,或向教師進行請教。在讀完一篇文章后根據記錄下的生詞進行總結復習,有效轉化成自身的知識。
總之,初中英語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關鍵時期,良好的英語基礎是今后學習英語的重要前提和必備條件。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當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