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新疆博州實驗中學 新疆 博州 833400)
高三復習階段是學生沖刺高考的關鍵時期,化學學科作為理綜科目之一具有理論概念抽象,符號多樣,方程式繁多,涉及知識面廣,知識點之間聯系較多,題型變化多的特點。大部分高三教師為了完成復習進度難免兼顧到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造成基礎較差的學生想學,卻跟不上進度,基礎較好的學生出現“吃不飽”現象。久而久之,學生分化愈發嚴重,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學習的態度也截然不同,學不明白的學生即使想學,也會發現問題太多,難以開展學習。如何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改善此種學習情況成為高三一線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微視頻的出現突破了這一現狀,微視頻能在短時間內將一兩個知識點講解清楚,并且可以重復播放,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完善知識體系具有良好的作用。學生可在平板、電腦、手機等客戶端進行學習,利用自己閑暇的時間查漏補缺,將自己的時間碎片化,有效化。微視頻中可包含圖片,視頻,flash等多樣化的呈現方式,教師可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微視頻,利于將化學知識由抽象到具體,微觀到宏觀的轉化,利于學生培養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針對性是微視頻的重要特點之一,在高三化學復習中,針對性也十分必要。教師要根據具體的學情、考情設計微視頻,要針對學生的易錯且重點問題進行設計。例如,在《弱電解質電離平衡》專題中,學生對于弱電解質的分類及電離平衡的影響因素已經掌握,但對于強弱電解質的對比和電離平衡常數的計算學生易亂且易錯。因此設計了《強弱電解質對比》《電離平衡常數計算》兩節微視頻,將對比的方法和常見的題型進行羅列和講解。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反復觀看以期掌握。
高三化學的復習本身就比較枯燥,不斷的知識講解已經讓學生煩累。在設計微視頻時要適當創設情境,以便激起學生的興趣,進行深入學習。情境最好選自貼近學生生活及社會關注的案例。如在《氯氣的制備和性質》專題中,可用中央電視臺“加油向未來”節目中的題目“潔廁靈和消毒液為何不能混用?”視頻片段進行引入。潔廁靈和消毒液均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由此引入貼近生活,學生更易接受和易激起興趣,學生會想到化學正在服務于生活。課件設計上還要有趣味性,如在課件中加入卡通動畫、人物(明星)動畫、流行語等,讓學生學習起來比較輕松。但要注意情境素材不宜過多,不然學生的注意力就在各種情景上而忽略知識的學習。
因材施教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提倡的,但因班容量較大,很難做到因每個學生而施教。一般會將學生以成績和能力分為不同層次,教師依據分層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作業,即分層教學。微視頻在設計時也要注意分層。如任彩霞在其碩士論文《微視頻在高中化學分層教學中的應用》中提到將學生按興趣和能力分為三層,教學目標上分為了綜合型、提升型、基礎型目標。并且對微視頻視頻和練習進行分層設計,且學生分層會定期調節。本文中設計微視頻主要在練習上進行分層,稱為進階練習,分為基礎題和提高題,學生可以選擇性的進行練習,以免學生有被分層的心理排斥學習。
高三化學復習梳理了高中化學所有的必考知識點,學生能熟練掌握并深入理解,是相當有難度的,但使用微課,可以使學生在主動參與的學習氛圍中,實現多角度和全方位滲透化學學科素養的教學目標。復習所講的知識,大部分是學生知曉的,只不過學生不能形成知識網絡,不能從深層次理解和靈活運用,教師提前反思,找準學生的學習障礙,利用微課有的放矢解決問題。因為微課的主題突出,問題聚集,相對完整,有利于突出重難點,更利于學生課余自學,從某種角度上是對上課未能聽懂的實現二次學習,另一方面對課后習題上不能解決的問題,針對性地觀看微課,解決疑難和困惑,這樣極大限度緩解了化學教師的教學壓力和學生的學習壓力。也特別適合目前高考形勢下化學學習時間少,學習任務重的特點。使用多媒體制作的微課,可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真實情境的再現,增加知識生動感和趣味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綜上所述,微視頻與高三化學教學可以有機結合,微視頻的出現給枯燥的高三復習帶來生機。教師通過學習微視頻,錄制微視頻,使用微視頻增強了自身的教學水平。學生通過瑣碎時間學習微視頻,提高了時間的利用率,還可以及時查漏補缺,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復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