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啟俊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公明第一小學 廣東 深圳 518000)
深圳是美術教育走在全國的前列,擁有許多先進思想的美術教育工作者,還有許多掛上各種特色牌子的美術特色學校,是美術教育極其繁榮發展的一座城市。生于深圳且工作生涯起于深圳的我,也是其中的一名,我們在這個改革開放特別的城市中顯得很特殊也有不一樣的使命,我們在與很多的同行、專家做許多美術教育的探索和嘗試,這些探索和嘗試或許是推動美術教育在往更高的一個層次發展,也或許會是走向發展當中一條曲折的道路。
“水墨特色學校”“版畫特色學校”“紙藝特色”“布藝特色”等等這么一大批的特色項目和特色學校,我們是否關注到了這么一點,這僅僅是一種按技巧做分類的美術特色項目和美術特色學校。工作5年,在這一條路實踐走來,是曲折的、收獲的、成長的,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顛覆許多的認知和想法,特別是遇到這么一批學習了有三年的水墨社團學子,特們是拿過許多美術榮譽的特長生,成長至今他們許多已不像是把我當做他們的老師,他們會大膽與我聊及家庭一些瑣事,班上同學的戀愛經歷以及對各科老師的喜惡,與此同時,很榮幸的是,我也聽到“我很厭惡畫水墨”“為什么我們學校老是畫水墨”,諸如此類帶有情緒的話語,這是些很有自我認知和想法的學生表達的一種聲音,我很喜歡,這樣的學生不是一個兩個,也絕不是一個學校的個案,學生對于美術創作的需求其實是不斷變化的過程,他們具有新鮮感,對材料具有新鮮感、對歷史和世界具有新鮮感、對視覺的感知覺具有新鮮感,對于美術學習中各種各樣的媒介都有躍躍欲試的好奇心,作為一名美術教師,研究我們的學生獲取心聲是為了更好的教育,與學習交朋友與學生共同學習是教育的過程,美術教師需要重新認知美術,需要重新認知我們的學生需要什么,美術教師不是專門的藝術家,美術教師最首要的天職還是教育,在中小學中,教育的都是幾歲到十幾歲的孩子,試曾想過,這些孩子在將來,或許會是字體設計師、攝影師、美發師或電腦編程員等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他們在一定程度并不一定需要某一種技巧的長期輔導或是一種文化的長期滲透,而更需要的是一種刺激,刺激其對世界和生命的理解,刺激其有自我的創造力。
歷史告訴我們,美術教育有很長的一段路程要走,尋求千千萬學生學習美術的內心需求更是首要的方向,美術教師雖然僅為這些學生教學成長路上的一個科任教師,但對這些學生的影響是與眾不同,學生能夠感受到與美術老師打交道其實是輕松一些的,所以學生在美術教師面前顯得更真,而真性情的流露在許多時候是自然而然的,美術教師一旦走進德育課堂或是一些科任教師的課堂時,一些學生的表現總是會讓你詫異的。
與學生交朋友,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是美術教育中一件快樂的事情,藝術大師在藝術的創作和歷史的長河中有非同一般的影響力,但他們往往在與這些學生接觸時,表現的可能會困難甚至不一定喜歡這樣的教授過程,或是對于學生而言,是無用無體會的一種教授過程,那是因為藝術大師和學生之間的認知有巨大差異。但美術教師不同,美術教師的出生相對普通些,美術教師與藝術大師也有很大的認知差異。實際上,美術教師是完全可以做到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可以不必說“我是搞版畫的,教學生做版畫,學校的美術在做版畫特色”“我們學校幾位水墨教師,教水墨發展水墨特色項目”。與之相反,我們比藝術大師更具備引導好孩子認知理解一切的美術,我們是可以做到不局限媒介而教好我們的孩子畫好色彩、做好手工、懂得審美、嘗試評論等。有這么一段時間,我嘗試教我的學生畫丙烯、畫水彩、畫速寫、做綜合材料,偶爾又畫畫水墨,一起聊聊天互相批評!一個階段走下來,我發現他們對美術的喜好不徑相同,他們更愿意把我當做他們的知音,甚至把我稱為“大師”,讓我知道了許許多多他們班主任甚至家長都不知道的一些小事,這讓我感到很幸福。再欣賞他們這個階段的藝術表現的成果,也是會讓許多美術教師感受到壓力的,事實上,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美術教師還能夠在學生美術學習的啟蒙到進步的過程中又學習到很多,教學的過程,本身也是研究輸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的演變中,學生不斷的進步,教師不斷的研究,甚至會與學生形成一種賽跑式你追我趕的教學形態,在當下的深圳美術教育,有太多的美術學子的認識及表現力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美術教師的小時候,這樣的一批美術學子更是絕大多數美術教師學習的對象和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