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廣棟
江蘇省礦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礦建分公司 江蘇徐州 221000
我國自建國以來,在煤礦安全生產方面出臺了如《安全生產法》《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等相關的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對我國煤礦的安全生產作了詳細地規范描述,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對能源的不斷需求,現有的法律法規有部分已不再適用當前的現狀,暴露出不符合當前發展的諸多問題。
隨著煤礦開采業的快速發展,開采技術也隨之進一步發展,但我國的整體開采裝備水平較低,基礎設施科技含量較低,仍然落后于發達國家。如今對于礦井的開采深度越來越大,開采難度也隨之提高,存在著更大的安全隱患,但從目前來看,科研成果未能良好的運用到井下的安全工作與預防中,技術轉化率較低,沒有為安全生產提供非常好的安全保障。而且我國的機械化程度水平發展不均衡,呈現兩極化的發展趨勢,國有煤礦生產技術水平高,機械化程度達到90%以上,但是一些小煤礦對科技技術應用水平低,產量低,生產中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1]。
根據調查數據結果顯示,我國大部分煤礦安全事故是在發生之后再進行其原因分析,但是已發生的事情,對于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已經無法挽回了。這體現出我國目前煤礦生產安全管理工作的一種被動性。管理人員的主動管理意識不強,而熟悉現場的一線作業人員又缺乏足夠的話語權和自主權,因此無法直接參與安全管理工作,間接地導致了其安全生產的責任心不強,形成了這種被動的安全管理模式,而這種被動的、傳統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安全生產。
在機械化作業發展的前提下,還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參與進來。從業煤礦開采作業的人員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尤其是一線作業人員文化程度不是很高。隨著機械化水平的提高,科學技術廣泛應用,需要更多的特殊作業工種的技術人員,但是對于此需要,目前很多人員受教育程度水平達不到要求。一線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淺薄,安全教育做不到位。多數基層的工作人員未通過專業系統的學習直接參與作業,不能嚴格按照安全生產規范和要求進行操作。安全管理人員未能很好的掌握安全管理技術和方法,直接參與到安全管理工作,依靠傳統的經驗進行管理,不符合現在的安全生產現狀。
礦井開采過程中各個工序之間的關聯性較強,施工期間要保證各個工序之間的銜接,因此相關工作者在制定施工計劃期間,必須制定有效的礦井安全管理標準,進而約束施工人員的操作。在編制安全管理標準過程中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范,在此基礎上結合單位內部具體條件選用專業人員開展編制工作,嚴禁直接套用其他安全管理制度,既造成了人力與物理的損耗,還無法起到良好的作用效果。采取責任制度,合理劃分責任,進而建立良好的安全管理系統,確保礦井開采工作的順利進行[2]。
如今隨著我國科學技術飛速進步,國內的礦井生產行業的施工能力持續提高,礦井施工行業也逐漸采用眾多科學技術含量較高的工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礦井的生產效果與施工的安全性。通過采用專業的工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安全事故的出現,提升礦井生產安全管理效果。譬如,在礦井施工期間,必須提高安全工藝的使用,提高對研究結果的使用,進而提升礦井安全生產的管理質量。把先進的生產工藝應用到礦井施工過程中,增加對安全施工管理的投資,可以良好的處理影響安全的因素,提升礦井開采施工效果,進而提升礦井開采單位的經濟收入。
進行礦井施工期間,煤礦開采單位需要擁有較多的長處。必須能夠將生產工藝適用到創新工作中,加強礦井生產單位安全管理力度,提高安全監測范疇,有效的降低不符合規范的操作,第一時間觀察到施工期間隱藏的不利因素。譬如,礦井開采單位必須制定安全生產責任體制,合理劃分責任,確保所有工序能夠具有第一責任人。可以提升監管能力,確保礦井施工的安全性。安全隱患顧名思義,其是礦井施工期間因為施工人員違規操作、管理缺陷或者外界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的級別管理與管控,主要是依據各種風險界別,實施的各種等級的管控方式;礦井管理部門必須依據礦井單位的相關資料,開展安全監管登記,依據風險級別開展監管資料管理工作,覆蓋風險報表與處理能夠實現礦井施工流程的整體監管。
礦井施工期間開展裝備精細化管理工作,必須確保公司人員能夠按照有關標準開展工作,公司相關規章制度的制定能夠保證施工裝備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開展效果,必須持續優化管理方法,依據礦井單位內部的具體條件,制定有效的裝備維護精細化管理措施,利用相關標準的實施,保證施工裝置精細化管理的實施效果。以員工角度而言,必須強化其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擺正學習心態,依據精細化管理具體條件開展權責劃分工作[3]。
我國在工業化生產上,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煤炭資源,因為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少,導致了能源消耗結構不平衡。雖然在我國能源消耗結構的調整中,已經降低了煤炭資源的消耗量,但是煤炭資源仍然是主要消耗資源,占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因此,對于加強煤炭資源安全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而安全管理關系到生命財產安全和企業的生存發展,要全面加強煤礦的安全生產管理,探討更多煤礦安全生產的方法,保證人身安全和經濟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