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羲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工作的不斷發展和積極應用,各個行業的發展方式都在原有的基礎上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個企業的運作方式都從根本上得到了革新。其中,核電企業的發展在近幾年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但是,由于市場環境的錯綜復雜,企業仍然需要面臨著多個層面的挑戰。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深感自身所肩負的重要責任,及時進行工作方式的革新,將寶貴的工作經驗和嶄新的管理手段進行有機融合,讓核電企業能夠擁有更加璀璨的發展前景。本文對核電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并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案, 旨在幫助更多核電企業能夠獲得管理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核電企業;環境管理;問題思考
當前我國核電領域的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隨著國家不斷的發展,所需要的能源種類和質量也有所提升,核電領域的發展便可以讓我國社會從根本上得到各個層面的提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亟待解決。只有將管理問題進行精細化的分析和總結,才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到相關企業在發展途徑中面臨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解決相關問題。該領域的工作人員需要對國內外的市場發展形勢進行分析和總結,讓核電管理工作能夠得到進一步完善。
一、核電企業發展對于社會的實際作用
正如大眾所熟知的一樣,核電企業的發展能夠讓我國的經濟事業發展得更加順利,并且可以支持科學領域得到更多成就。所以,環境管理工作的開展對于整個事業的發展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讓核電事業具有更加廣闊的發展途徑。同時,我國能夠獲得的經濟效益也得到提升,核電企業可以利用更加先進的生產流程化產出更加優質的產品,能夠在最為適宜的環境中開展各項工作。事實證明,核電企業如果脫離環境管理工作,則很有可能出現經營秩序混亂的情況。核電企業的順利發展能夠保證核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核電企業管理工作所面臨的問題
(一)無法滿足國家的基本需求
由于現階段的核電企業在發展的歷程中依舊面臨著諸多問題,很多工作環節在運行的過程中并不完善。比如,核電企業建設地址在選擇的時候沒有進行多方面的考慮,沒有考慮到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地震問題或者是海嘯氣象都會對核電企業的正常運作產生十分嚴重的影響。在選用運作設備的時候也沒有選擇最為適合的型號。另外,各種設備的安裝調試上和維護維修上,也存在著很多的弊端。另外,很多國內的核電企業在運作過程中很多情況下都沒有依照國家的實際情況進行,而是盲目跟從國外的理念和技術完成國內的核電工作,導致很多工作在運行的過程中并不能夠切實解決我國所面臨的問題。企業的管理人員需要具有前瞻性的發展眼光,及時根據國內的實時動態解決相應的問題,依據國家的實際需要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運作方案,切忌照搬照抄國外的核電企業經營理念。
(二)沒有完善出口核電管理標準
核電企業在發展的時候經常會面臨出口的問題,核電工程的出口問題也是很多相關商務進行談判的主要內容。我國核電企業在發展的時候還存在很多不夠完善的問題,再加上我國的核電企業發展起步時間相較于其他發達國家而言較晚,在經營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經驗不足的情況,我國的核電企業的工作方式很多情況下并不能夠被國際社會認同,導致我國在核電領域的發展不得不頻繁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致使我國的核電企業沒有得到更加個性化的發展。
(三)沒有先進的核電技術管理方案
核電企業的發展對于國家的發展而言是極為重要的,至今都存在著一項阻礙我國核電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便是我國依舊缺乏先進的發展技術。技術是一個企業不斷發展前行的重要動力,如果不能掌握先進的技術,便無法在復雜的環境中得意生存,我國的核電領域事業也便失去了更多突破的機會。也因,先進的核電管理工作能夠讓企業了解到市場上最為先進的運作方式,為企業的決策者提供更等多的工作的思路。
三、完善核電企業管理工作發展的主要途徑
(一)形成前瞻性思維和良好環境管理意識
核電企業管理人員需要具備相應的前瞻性思維,精準且正確地認識到實行環境管理對企業未來發展所具備的重要意義。企業需要樹立企業重視環保有助于自身經濟發展的觀念,摒棄掉傳統的提升自身經濟效益卻忽略保護環境的錯誤工作方法,這樣才能夠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積極地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而并非被動地適應逐漸惡化的環境。核電企業需要將環境管理作為內部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定和環境管理相互關聯的發展策略,從前期核電站選址、設計到后續的反應堆裝料以及試運行,都應該受到充足的監督與管理,同時撰寫相應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通過評價報告內部的各種信息資源的支撐,有效開展后續環境維護管理工作,切實有效地避免核電站運作過程中可能會對環境造成的威脅。
(二)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增強環境管控
核電企業需要全方位地強化對內部的管理,真正的將環境管理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市場經濟和國際競爭環境的越發擴大要求企業能夠有意識地提升科學生產水準。可以說新時期下的核電企業環境管理作為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必要伴隨企業管理的逐漸深入而不斷增強,與此同時,環境管控效率的提升也將帶領企業走向更高的高度,兩者是處于相互促進的。如果核電企業能夠做到無污染或者少污染,那么便能夠更為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核電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需要盡可能地減少設計廢棄物質,同時對廢棄物質的排放限值作出有效設置,精準貼合我國基本《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要求。
(三)貫徹落實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
全方位地貫徹落實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優化核電企業環境管理工作形態,這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所發布的為保護世界環境、為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針對全世界各種類別企業、政府部門、非營利組織以及其他組織所制定的系列環境管理標準。核電企業作為我國的主要電力供應單位,有必要積極的貫徹落實ISO14000,這樣便能夠實現生產過程中的節能低耗,切實有效地降低工作過程中的各種廢棄物的排放數量,核電企業需要盡可能地開發污染或者低污染產品,同時還需要避免出現粉塵、噪聲、振動危害,做好環境綠化工作,如果環境保護設施并未建成,或者其自身并不符合相關規定,則不允許裝料試運行,只有修改合格后方能再次使用,以此來從根本上保證環境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結束語:綜上所述,我國的核電事業正處于不斷發展的良好階段,為了能夠更好地迎接各種挑戰,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意識到管理工作的重要價值。只有這樣,社會的發展水平才能夠獲得更加顯著的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能夠明顯提高,我國的科技領域也能夠因核電領域的發展得到全新進展。
參考文獻:
[1]何衛東. 核電企業員工應進一步提高安全意識[N]. 中國環境報,2020-06-08(006).
[2]趙宇博. N核電公司核心競爭力提升策略研究[D].東華大學,2020.
[3]鄒樹梁,葛馨,劉衍波.核事故應急管理中地方政府與核電企業間的演化博弈分析[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