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實
摘 要:科技技術在不斷地發展進步,農業經濟的發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支持。人們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尋求最大化的利益回報,造成了諸多珍貴植物瀕臨滅亡,環境逐漸惡化,嚴重擾亂了人們生活與工作的秩序。強化環境的保護,推動植物保護工作成為人們共同的愿望。本文就植物保護與病蟲害為研究出發點,著重分析對植物展開的保護技術與對病蟲害開展的綜合治理,并以此為基礎,淺談關于植物保護技術與病蟲害的綜合治理的觀念與意見。
關鍵詞:植物保護技術;病蟲害;綜合治理;對策
在我國產業架構中,種植業以及農業都在其中充當著關鍵的角色,其產物在質量和產量上的情況,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然而種植業、農業在發展進程中會遭受病蟲害、自然災害、環境污染等嚴重問題威脅,影響植物的生長過程,同時會對經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因此,強化對植物的保護不容推后,要運用科學綠色的手段加強植物保護,防治病蟲害,以科學發展觀作為技術指導,推動植物保護工作能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得以有效展開。借科學的方式帶動保護效率的提升,讓保護范圍逐日擴增,同時也夯固人民的保護意識,共同為保護植物努力。
1 植物保護的意義及重要性
1.1 改善和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凈化空氣
社會快速發展下,科技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人們在對自然資源進行改造與使用的過程中,因為存在過度開采與無節制排污等不良現象,導致自然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而保護植物則是充分利用植物保護技術恢復和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關鍵。由于長期的環境污染導致部分植物因失去原有的生存環境而大量減少甚至消失,因此,運用科學的植物保護技術,保護瀕危植物,恢復其生長環境,有利于保護物種的完整性,對保護和維持生態環境平衡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植物也是純天然的空氣凈化器,發揮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作用的同時,也讓空氣的質量得到了改善,讓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1.2 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植物保護技術除了可以讓瀕危滅絕的植物得到保護,讓自然生態環境得以恢復,同時也能用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對植物開展的保護。農業經濟是構成我國國民經濟較為重要的部分之一,農業生產關乎著人們的生存,但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種植作物總受到病蟲害及各種污染的侵害而影響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而以往的防治手段往往會對農業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在農業生產中運用植物保護技術,可以對農作物病蟲害起到一定的防治功效,降低環境的污染程度,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植物保護技術與病蟲害的現狀
2.1? 植物保護體系不健全
近年來,國家在環境上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植物也因此越來越受到重視。植物保護被建立了相關機構,然而植物保護相關機構在發展上的速度較快,而對應保護體系的建設跟不上腳步,致使植物保護體系存在欠缺,設備落后,讓植物在保護上未得到預期狀態。植物保護體系的配套設施不夠健全,讓植物保護在現實開展中無法呈現出理想的狀態,對植物保護工作的開展產生了一定阻礙。
2.2? 植物保護普及范圍小
植物保護是近幾年才開始實行的措施,體系上還有不足之處,普及范圍也不夠廣泛,這就拉低了植物保護的效率。部分小城市對植物保護的重視程度不夠高,這就讓植物保護體系建設得不全面,甚至偏于片面。開展植物保護時,無法做到全面開展,讓植物受到全面保護,導致出現得植物保護問題不能及時地被解決,工作效率因此被降低。
3植物保護技術與病蟲害綜合治理的策略
3.1? 加強植物保護技術的科技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發展才能避免繁瑣提高效率,因此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科學技術對植物保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植物保護作為一門多領域技術,對信息技術與科學技術有著很高的要求。植物保護工作要與時俱進,不斷的改進工作方式,調整工作結構模式,借鑒國內外先進植保經驗,大力發展綠色植保技術,在農業生產活動中減少化學藥劑使用,提倡使用生物、物理、農業、生態等方式應用。提倡綠色植保技術,實現農業綠色生產。例如,運用電子信息技術對不同的種類的植物進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植物保護有不同的方法,更好的保護生物多樣性。再如利用科學技術,研發植物保護的相對便捷環保高效的設施,代替傳統的老舊設施,提高植物保護的效率,避免在植物保護的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污染。
3.2? 強化植物保護方案的制定與落實
植物保護要講究方法,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讓植物保護顯得更有規劃。對不同區域的植物保護制定對應的方案,避免一層不變的方案拖住植物保護工作開展的后退。要合理擬定減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植物保護大量農藥對植物造成的傷害,方案的制定需要結合實際,嚴忌出現空談現象,要真切針對植物問題展開解決,使植物保護工作得到較好的發展。比如,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讓植物保護有法可依,有規可循。例如,在圍繞糧食生產,對農業植物的保護過程中,制定了首先確定農業植物保護的目標:科學減少病蟲害,降低農藥總量,利用植物新技術,杜絕違禁農藥的使用;再制定措施:做好預測預報,尋找病蟲害的規律,利用生物,化學等防護措施,保證植物的保護。這樣一步一步制定方案,實施方案,植物保護開展就大大提高了效率并且解決了一系列的問題。
3.3? 強化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對植物保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生物防止主要針對與植物的天地——病蟲的破壞,病蟲害是植物保護的一大阻礙,提前進行生物防治有利于大大減少植物被病蟲等災害破壞,生物防止有效協調植物與病蟲害之間不可相融的關系。使植物保護變的容易與便捷。
3.4 強化植物保護對意識
植物保護意識的普及化,對開展植物保護有著積極的意義。也因為具備了植物保護意識,植物保護工作才得以順利進行。要多落實植物保護方面活動的推進,宣傳植物保護知識,在活動中展現植物保護的主題片,加大對植物保護的宣傳,讓全民樹立植物保護意識,植物保護增強有效性與快速性。
通過充分的應用植物保護技術 , 可以更好的保護我國的生物多樣性 ,同時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生態污染發生 , 對于改善環境和節約能源都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植物的保護在此背景下,植物保護技術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植物保護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促使農業安全生長,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樹立植物保護意識,與保護理念制定方案。使植物保護發展壯大,有效保證植物保護的工作實施。
參考文獻
[1] 任志榮.植物保護技術與病蟲害的綜合治理[J].新農業,2020(1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