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
摘 要:目的 分析特色小鎮創建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積極推動特色小鎮提質增效。方法 基于調查分析法提出創建特色小鎮的對策。結論 特色小鎮的創建,可通過加強精神文化建設、創新體制機制、加強環境建設和培養產業人才等方法,加快產業由低端向高端轉型升級,形成新的產業增長極。
關鍵詞:特色小鎮;創建;對策
一、存在的問題
特色小鎮是當今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產業競爭力的重要載體,也是新時代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近年來,特色小鎮創建雖然在政府、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精神文化建設、體制機制、環境建設和產業人才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如下:
(一)精神文化建設滯后
文化如水,潤物無聲。文化是特色小鎮精神風貌的集中反映,是特色小鎮產業發展個性的體現,它對啟迪小鎮居民的智慧、開闊小鎮居民的視野、優化小鎮居民的個性人格等都具有深遠的影響。精神文化作為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就醫療器械企業來說,文化建設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發展動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企業發展戰略的實施。一方面,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讓員工舒心靜氣地工作,愜意地生活。
由于我省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速度總體上緩慢,圍繞醫療器械特色產業開展的精神文化建設也相對滯后,表現在,一是文化的定位不清,特色不夠鮮明。二是傳統文化價值觀宏遠不夠,地域民俗民間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不夠,尚未成為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三是工匠精神培養不足,尚未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之中。四是外部環境建設不夠。
(二)體制機制活力不足
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是特色小鎮創建的保障,是創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制度設計或安排。所謂體制,是指一定的組織制度;所謂機制,是指一定的體制框架下發揮功能的活動規則,它從屬于體制,體制決定機制,機制落實體制。體制是立目標、立規范,是剛性的;機制是抓落實與實現,是動態的;科學完備是體制的要求,靈活創新是機制的體現。體制對機制有決定作用,機制對體制也有反作用,好的機制并不是靈丹妙藥,包治百病,如,中國的義務教育是舉國體制,在沿海發達的地區,義務教育發展的很好,但在中西部貧困山區,義務教育發展的就不是很好。
當前,一些特色小鎮的體制機制創新還不夠,如理念缺乏創新,特色小鎮類型缺乏創新,設計規劃缺乏創新,政府的支持政策缺乏創新等。
(三)環境建設短板多
環境建設是特色小鎮文化的“形”,特色小鎮作為具有一定區域的聚集地,環境建設直接影響特色小鎮的發展。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特色小鎮環境建設還存在諸多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一是空氣質量亟待改善。隨著許多企業落戶鄉鎮,特別是一些高粉塵、高排放、高污染企業的落戶,許多鄉鎮的空氣質量受到很大的影響,如PM2.5值逐年上升。二是農村長期以來粗放的生活方式,垃圾、污水、廢氣、大型固體廢棄等處理不及時,隨意丟棄成堆,亂停亂放,造成了農村居民生活、農村生態環境與特色小鎮環境需求的不和諧。三是交通區位優勢不明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四是已有地域文脈保護與開發沒有協調好,如,一些地方有許多明清時期的徽派民居,但由于以前大多缺乏統一的規劃管理,古建筑與現代建筑雜亂交織在一起,雖有青山綠水、粉墻黛瓦,但也風格凌亂。
(四)產業人才短缺
目前,我省醫療器械特色小鎮尚未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醫療器械產業低端、落后,而醫療器械產業低端、落后的根本原因是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短缺,具體表現在, 一是能夠開展高端醫療器械產品研發、設計等的高層次科技創新型人才缺乏,產品自主創新少,擁有核心技術少。二是掌握了計算機、電子、機械和醫療等知識的復合型技術工人數量少,絕大多數從業人員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和培訓。三是人才引進和激勵機制不夠完善, 如,對高層次科技創新型人才的年薪、住房、家屬及子女落戶就學、榮譽稱號等的激勵機制不夠。
二、對策
(一)加強精神文化建設有成效
文化是醫療器械特色小鎮發展的靈魂,加強文化建設,有利于提升軟實力、形成凝聚力、增強競爭力和擴大影響力。加快我省醫療器械特色小鎮文化建設,就是要讓小鎮與小鎮之間的差別、發展脈絡更加清晰,就是要不斷提升小鎮的內涵和品位,就是要形成具有獨特個性和風格的文化品牌,就是要為我省創建醫療器械特色小鎮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一是要準確定位特色小鎮的文化,我省進賢縣文化底蘊深厚,孕育的董源、徐熙、巨然等畫壇巨匠光耀史冊,藝術與崇商文化兼收并蓄、歷代傳承,因此,該縣醫療器械特色小鎮文化建設可以圍繞“醫療器械+藝術+體驗”定位做文章,走出特色。二是要大力弘揚“崇德、向善、務實、創新”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醫療器械特色小鎮建設奠定扎實基礎;要加強企業文化與地域文化的融合,讓當地優秀的民俗民間文化進企業,企業文化豐富當地民俗民間文化,當地民俗民間文化感染企業員工,豐富員工的生活和認同感。三要培養工匠精神,從本質上講,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將追求卓越、精致、創新和完美的工匠精神融入醫療器械企業文化建設之中發揚光大,通過“人化” 與“化人”的過程,使之在滋養企業文化、推動企業發展中得到驗證和釋放。四要打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如,在我省進賢縣醫療器械特色小鎮的標志性建筑、壁畫等的設計中注入醫療器械元素,有助于讓特色小鎮的形象信息更加突出;把一些老工廠、老住宅等做成一個個健康體驗民宿,實現從初級的醫療器械產業層面延伸到醫療器械文化層面的可持續發展,有助于健康服務、商務旅游、休閑旅游等的深度融合;將建筑室內外環境建設的清爽、生態和方便,有助于員工舒心靜氣地工作,愜意地生活。
(二)創新體制機制有活力
首先,醫療器械特色小鎮的發展理念要有創新,堅持“創新引領、特色發展、市場主導、產鎮融合”的發展理念。所謂創新引領,就是加大體制改革,不斷創新發展理念、發展模式、規劃建設管理和社會服務管理,發展醫療器械新的產業;所謂特色發展,就是根據區域實際發展醫療器械特色主導產業、特色生態文化,不斷推動傳統醫療器械產業的轉型升級,不斷培育和壯大醫療器械新興主導產業,防止盲目造鎮;所謂市場主導,就是尊重市場規律,企業為主,政府主要重在創業創新新平臺的搭建、到位的服務;所謂產鎮融合,就是圍繞醫療器械產業創建特色小鎮,依靠特色小鎮推動醫療器械產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二是要加強機制創新。建立交流研討結對機制,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積極到特色小鎮發達地區學習取經,積極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來現場指導,拓展醫療器械特色小鎮創建思路,積極加強上下級、同級政府部門、企業之間的協商對接,解決醫療器械特色小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建立重點項目推介機制,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國內外重要大型醫療器械企業落戶特色小鎮;建立優勝劣汰機制,對發展前景好的醫療器械企業積極扶持,對沒有前景的醫療器械企業淘汰出局,對基礎設施建設質量好的承建單位大膽使用,對偷工減料的建設單位淘汰;建立績效考核機制,細化評價指標體系,提升醫療器械特色小鎮的建設進度和質量。三是在醫療器械特色小鎮的發展中,政府和企業之間不是分工,而是疊加合力,盡全力推動。因此,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積極鼓勵和扶持那些真正想為醫療器械特色小鎮發展盡心盡力的企業和機構;要建立健全健康保險體系,發展醫療器械產業發展保險,鼓勵醫療器械企業之間、醫療器械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的深度合作;企業要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聯系,遵紀守法,共同推動醫療器械特色小鎮建設。
(三)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有優勢
環境是醫療器械特色小鎮的“形”,醫療器械特色小鎮需要圍繞主導產業做好生態環境建設。具體做法,一是保障良好的空氣質量。如,空氣負離子(又稱“空氣維生素”)標準濃度要大于或等于5000個/每立方厘米。因為空氣負離子能夠通過人的神經系統及血液循環過程對人體的機體生理活動產生影響,具有抗氧化(還原性)防衰老、消減自由基的突出作用。負離子濃度是空氣質量好壞的標志之一,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清新空氣的負氧離子標準濃度不低于1000—1500個/每立方厘米。二是保障良好的村鎮生活環境。村鎮內外、房前屋后、溝塘河渠等無生產生活垃圾、污水,干干凈凈;無亂堆亂放、亂涂亂貼、破危建筑、違章搭建等,整整潔潔;無騎路逢集、出店經營、亂停亂放,有條有序。三是保障良好的交通環境。醫療器械特色小鎮所在地應屬于重要的交通樞紐或者中轉地區,交通便利,區位條件良好;應處于大城市圈,100公里之內就有高速、機場、高鐵、軌道交通或城際快速路與主城連接。四是做好規劃。要在對地域地形地貌、民俗文化、大眾生活習慣等展開調查的基礎上,堅持文脈延續的原則,圍繞醫療器械產業需要做好道路路網、市政設施、街巷建筑、住區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建設和諧宜居、低碳、節能、可循環的美麗環境。如,可以將分散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集中起來,在交通便利、拆遷補償小、大型企業集中的區域建立醫療器械特色小鎮。
(四)培養高層次科技創新型人才有保障
醫療器械產業的競爭是創新能力和核心技術的競爭,其本質就是高層次科技創新型人才的競爭。因此,為滿足我省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求,推動我省醫療器械特色小鎮的創建,筆者以為,一是要加強對國內外領軍人才、高級管理人才的引進,如結合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組織企業到國外醫療器械產業發達地區招聘高端醫療器械人才。二是要加強高層次科技創新型人才的自主培養,這一類人才由于對企業有深厚的感情,往往對物質、待遇看的較輕,留得住、留得下、奉獻精神大。三是要加強對復合型技術工人的培養。一方面,通過高校培養醫療器械生產、研發、檢驗檢測、裝配維修等高技能型專業人才;一方面,企業通過在崗培訓提升工人的計算機、電子、機械和醫學知識,滿足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對復合型技術工人的需求。四是要采取傾斜政策,努力營造良好的政策法制、工作創業、生活學習、人際學術等事業發展環境,為促進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發揮作用,推動我省醫療器械特色小鎮的創建。
三、結尾
我省醫療器械特色小鎮的創建要加強精神文化建設、創新體制機制、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和培養高層次科技創新型人才,激發醫療器械特色小鎮創建活力,進位趕超,形成新的產業增長極,推動我省醫療器械產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國平.產業形態特征、演變與產業升級[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9(06).
[2] 劉志彪.產業升級的發展效應及其動因分析[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3-10.
[3] 進賢縣人民政府網.徐貴文.進賢新型工業實力板塊調研報告[EB/OL].http://www.jinxian.gov.cn/ngdjxzz/24662.jhtml.2019-07-02.
[4] (美)彼得·F·德魯克著.后資本主義社會[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1.王? 東(1969-),男,江西廣昌人,華東交通大學藝術學院,主要從事美術與設計藝術教育及理論研究。(江西 南昌 330013)
[課題項目]本文系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三五”(2017年)規劃項目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7YS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