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戰軍
吉林省消防救援總隊延邊州支隊延吉市大隊 吉林延邊 133100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消防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現階段,農村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為有效深化消防管理工作創新,促進消防工作的社會化,保證農村火災形勢能夠長期穩定的一項重要措施。可是現階段農村消防的建設技術及組織基礎都比較薄弱,如果相應消防部門可以按照網格化工作方式特點積極搭建起信息化的交互辦公平臺,探索并建立起全面積極參與的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的長效機制,是保證火災防控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一個重要基礎[1]。
在農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一些農村地區由于受到自身經濟因素的影響,網格化管理工作沒有真正落到實處。一些地區將網格化管理模式應用到工作之中,沒有根據實際工作開展情況將上級安排部署與有效的落實處理好,很多工作沒有形成系統化,從而影響工作的有效性與科學性。此種情況的發生與管理機構的不完整有著一定的關系,無法支撐網格化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無法發揮組織結構的有效性,甚至一些基層組織所呈報的工作人員并不是真正的消防網格員,而是基于綜治維穩的工作人員。還有的消防網格管理人員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工作職責,所以在發生問題時,會出現責任劃分不清、管理范圍不明確,無法有效完成網格化部署等工作。還有一些地區網格化管理工作職能交由當地公安派出所民警進行落實,而屬地公安派出所本身人員配置就十分緊張,再加上日常業務事務比較多,所以無法滿足消防安全管理的需要,有關工作內容無法得到有效的執行。
開展農村地區的消防行動,應先對基礎設施進行一番規劃整理與配置。而實際的消防規劃中很多鄉鎮農村并沒有加強對消防體系的全面系統合理規劃,對于本地域范圍內的消防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不上心。有些地區消防栓的設計建設存在應付了事現象,并沒有根據需求來確定管網管徑、消防水泵壓情況,而且在日常維保方面投入不足,很多消防栓都無法正常開啟。從鄉鎮到農村,人們的消防意識不足,各種基礎設施設備的配置嚴重欠缺,曾經有報道稱,特殊地區的農村消防工作短板嚴重,很多地方甚至找遍全村也不見一個消火栓;也沒有基本的滅火救災裝備,一旦遭遇火情,往往全村動員,慌忙中任何盛水器具都拿來端水滅火,方法極其原始簡陋[2]。
農村村民家里的電器越來越多,用電荷載已遠遠超過了原有線路的承載能力。一些居民為了方便用電,私自亂拉亂接電線,有的電線因使用時間過久,部分絕緣保護層脫落導致線路金屬裸露在外,并且許多電線不按規定使用穿線管,直接鋪設在木質結構的房屋內部。部分農村建筑內部電器線路老化年久失修,電源接頭較多、接頭松動,電線接觸不良等現象時有發生,存在較大火災隱患。隨著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村民擅自開設小作坊、小旅館、小飯店、卡拉OK 廳、農家樂等經營場所情況增多,消防安全設施配備不到位,導致火災隱患不斷增加。
做好農村消防安全工作,利用網格化管理體系,制訂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借力國家關于城鄉統籌發展、平安鄉村建設等政策方針,積極搭載城鄉安全監管和綜合執法體制改革 “快車”,推動各級政府將消防安全治理融入城鄉安全監管和綜合執法體系,推進將消防管理責任向鄉鎮、村屯延伸和下沉,充分發揮行政村、村民自治組織基本治理單元的作用,建立健全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動員激活基層網格力量。完善指導培訓體系,加強對基層網格員的跟蹤、指導和培訓,培養消防安全管理 “明白人”,推動各級政府對網格化消防管理實行目標考核、獎優罰劣,打通消防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進而強化網格化管理的有效落實。
消防規劃是鄉鎮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設施、消防裝備建設的主要科學依據和實施措施,鄉鎮消防規劃的編制是做好鄉鎮消防工作的基礎,落實好鄉鎮消防規劃對于避免和有效控制、撲救城市火災,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實現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農村消防工作,應著力推進鄉鎮消防規劃的編制與執行,不斷強化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嚴格研討制定強有力法律措施,持續以嚴要求落實法律責任[3]。
廣大農村地區離城市消防站較遠,現役消防隊伍難以及時趕到處置,往往容易造成火勢蔓延甚至小火亡人事故。要根據經濟發展和各地實際情況,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村消防隊伍。有條件的鄉鎮可組建專兼職消防隊、志愿消防隊,配備消防車輛和必要的消防裝備器材;村委會要組織民兵青壯年骨干建立義務消防隊,經濟基礎比較好、企業比較集中的村可以根據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多種形式的專職消防隊伍。同時,可從消防網格員、專兼職消防隊員、志愿消防隊員中選聘數名“消防宣傳員”,負責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宣傳。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的消防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為了有效保證消防安全工作的順利進行,相應管理部門就要積極推進并落實農村消防安全網格管理機制,加強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及力量的建設,從而掃除火災隱患,保證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