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竹雅
目前,在相關政策的有效指引下,我國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儼然已逐步發展成為體育產業新的增長點。體育特色小鎮以大眾體育為基本保障,是建立在體育產業基礎上的創新實體。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與發展必將會成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作為經濟大省、體育強省,近年來江蘇省亦致力于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與發展。那么,當前江蘇省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現狀究竟如何呢?帶著本問題,本文對江蘇省部分體育特色小鎮進行實地調研與田野調查,接下來便簡要對該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
體育特色小鎮為特色小鎮的下位概念。近年來,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下,全國范圍內掀起一場建設體育特色小鎮的熱潮,江蘇省則是其重要參與主體。目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江蘇省體育特色小鎮發展已取得一定成就。結合已有研究認為,江蘇省體育特色小鎮發展取得的成就主要體現如下:
江蘇省體育特色小鎮規劃合理,建設理念也較為先進。以揚州儀征棗林灣體育休閑小鎮為例,該體育特色小鎮在規劃之初便決定充分利用“三山、五湖、二泉、一河”的獨特生態資源以及地處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層的區位優勢,聚力發展以生態為底色的運動休閑、文創文旅、養心養生等大健康產業。雖然目前尚處建設階段,但建成后的未來發展前景也極為令人期待。之所以做出此判斷,主要緣于其規劃合理,理念先進。
體育特色小鎮最大的亮點便是“特色”,江蘇省在體育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自然未“忘記”此點,其中很多體育特色小鎮均以某一特色體育項目為主題進行打造,彰顯特色。其中,無錫新橋馬術小鎮、徐州賈汪冰雪小鎮和江陰月城龍舟小鎮等便是其典型代表。研究表明,體育特色小鎮的鮮明特色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著力點,如若缺乏特色很難讓體育小鎮取得健康、長遠、可持續性發展。對于此點,江蘇省顯然已做到了。
對于江蘇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與發展,江蘇省早已做出高瞻遠矚:(1)前期頂層設計、產業規劃;(2)中期按照行業標準編制、行業驗收標準配置資源,導入產業;(3)后期的產業運營。在該發展戰略的引領下,預計發展至2020年江蘇省體育特色小鎮的數量將多達20個。在江蘇體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劉力眼中,體育特色小鎮建設的核心主要為:(1)頂層設計;(2)資源集聚;(3)跨界融合;(4)投資模式。他認為,只要做到上述幾點,江蘇省未來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必然可取得更多成就。
江蘇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與發展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影響意義卻極為深遠,關乎我國體育產業發展,關乎大眾體育事業發展,關乎和諧社會建設。截止目前,江蘇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與發展雖取得一定成就,但亦不可避免存在問題。結合實地調研與田野調查結果認為,江蘇體育特色小鎮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如下:
眾所周知,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前期需要進行大力宣傳,唯有如此方能產生更多影響力,吸引更多游客來體育特色小鎮休閑、旅游。當前,江蘇省雖積極參與體育特色小鎮建設,且相繼建設了一定數量的體育特色小鎮,但對于這些體育特色小鎮卻鮮有人知。之所以產生此種情況,主要緣于江蘇省體育特色小鎮在宣傳方面普遍力度不足。宣傳力度不足主要原因如下:(1)領導對宣傳的重視程度不足;(2)缺乏用于宣傳的專項資金;(3)宣傳渠道狹窄等。
一個優秀、成熟的體育特色小鎮必定擁有大量相關產業集聚,通過產業集聚為體育特色小鎮帶來更好經濟效應,更好促進體育特色小鎮的健康、長遠發展。在對江蘇省體育特色小鎮進行田野調查發現,其中大部分體育特色小鎮的產業集聚效應不足,影響了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與發展。對于此點,應引起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體育特色小鎮產業集聚效應不足問題,讓更多相關產業圍繞體育特色小鎮快速聚集起來。
體育特色小鎮建設的目的除促進大眾體育發展、促進體育產業發展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即實現盈利。唯有實現持續盈利,盈利能力較強,體育特色小鎮方能有更好發展未來。在對江蘇省部分業已建成的體育特色小鎮進行田野調查時,有體育特色小鎮負責人表示:“本體育特色小鎮的盈利能力存在不足。如若此種情況持續下去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得到解決,將會嚴重影響體育特色小鎮的未來發展”。田野調查過程中很多人均持類似看法,此問題應引起我們的充分重視。
基于江蘇體育特色小鎮發展存在的上述問題,認為為更好促進江蘇體育特色小鎮的未來發展,應積極采取如下應對措施:
首先,在體育特色小鎮宣傳方面,建議江蘇體育特色小鎮相關部門及領導應進一步加強對外宣傳的重視程度,并成立專門的對外宣傳部門,有條不紊的制定對外宣傳規劃,依據該規劃積極對外進行宣傳,讓更多人了解體育特色小鎮。其次,江蘇省政府及地方各級政府應聯合撥付專項資金用于體育特色小鎮的宣傳。有了充足資金以后,體育特色小鎮的對外宣傳力度必然會不斷得以加強。為彌補體育特色小鎮專項宣傳資金的不足,還可讓參與體育特色小鎮的公司、企業撥付一部分資金充實至對外宣傳專項資金中去。需要注意的是,有了對外宣傳專項資金后,必須要做到專款專用,對資金使用去向進行嚴格把控。堅決杜絕對外宣傳資金的亂用,嚴防貪污腐敗,將宣傳資金挪為他用。最后,拓寬體育特色小鎮的對外宣傳渠道。體育特色小鎮的對外宣傳可采取如下路徑:(1)依據傳統媒體進行宣傳。諸如,通過電視、廣播及報紙等傳統媒體進行宣傳;(2)依據新媒體進行宣傳。可利用各大知名網站、抖音、火山小視頻、微信等新媒體進行宣傳;(3)讓宣傳進社區、進農村,讓宣傳更加深入人心,貼近群眾。當體育特色小鎮的對外宣傳取得理想成效后,江蘇體育特色小鎮未來必然可取得更好發展。
上述論述中提及到,目前江蘇體育特色小鎮在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存在產業集聚效應不足的典型問題,影響了江蘇體育特色小鎮的未來建設與發展。因此,在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中,江蘇省相關政府部門必須科學制定激勵政策,激勵更多企業圍繞體育特色小鎮進行產業布局,有效促進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與發展。業內人士均明晰,企業圍繞體育特色小鎮進行產業布局需解決好一系列方面的問題:諸如土地問題、納稅問題等。針對上述問題,建議江蘇省應給予相關企業一定的政策優惠。例如,可給予相關企業一定的稅收減免,積極為相關企業提供土地審批支持等。另外,對布局體育特色小鎮的企業,還應盡可能為其解決好發展出路問題。當政府的政策激勵措施產生足夠吸引力后,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布局體育特色小鎮,讓體育特色小鎮產生更好的產業集聚效應。以浙江莫干山“裸心”體育小鎮為例,發展至目前為止,該體育特色小鎮已初步形成以泰普森、五洲體育、樂居戶外、久勝車業為主的4大產業集群,共有體育產業活動單位72家。之所以產生如此產業集聚效應,主要緣于自該體育特色小鎮規劃建立之初,當地政府便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激勵措施。對于此點,非常值得江蘇省學習。
體育特色小鎮盈利不足影響著江蘇體育特色小鎮建設與發展的整體進程,這一點毋庸置疑。因此,未來需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切實解決好江蘇體育特色小鎮的盈利不足問題。結合已有研究認為,要解決江蘇體育特色小鎮盈利不足問題,需積極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以無錫新橋馬術小鎮為例,該體育特色小鎮主要以舉辦馬術比賽為最大特色吸引國內外游客。但是,由于不能頻繁舉辦馬術比賽,因此亦不可能持續實現盈利。針對此情況,建議無錫新橋馬術小鎮在舉辦馬術比賽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拓其它游樂項目。諸如,游樂場、體育健身、旅游等。在此基礎上,還應建設完善的配套服務設施,多項目齊頭并進,多方位實現盈利。另外,針對江蘇特色體育小鎮盈利不足問題,建議江蘇體育特色小鎮應與各旅行社達成合作意向,讓旅行社將本體育特色小鎮旅游線路推薦給游客,增加旅游創收。誠然,體育特色小鎮可采取的盈利模式并不僅僅局限于上述措施,可采取的措施還有很多。更多新型盈利模式仍有待于未來進一步探索與實踐。
綜上所述,經過多年發展江蘇省體育特色小鎮在建設與發展方面業已取得一定成就,成為江蘇省體育產業發展中的一大亮點。體育特色小鎮在江蘇省乃至全國尚處初步發展階段,現在僅是摸著石頭過河,未來仍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路要走。因此,對發展過程中取得的成就我們應及時進行經驗總結,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也應予以充分重視,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解決。唯有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方能更好促進江蘇體育特色小鎮的健康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