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思聰
在設計大學生體育訓練的指導文件前,首先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只有學生們在主觀意識上進行了自我調整,才能決定他們的行為發生轉變,最終形成一個正確的行為習慣。根據研究發現,在現在社會當中有很多的大學生因為對運動沒有正確的認識以及沒有正確的態度,從而使得他們在運動時的表現普遍不好,甚至是不會主動進行運動鍛煉。在調查的五所院校里,對運動非常喜歡的男生女生,分別為:18.6%和5.6%,而喜歡狀態的男女生比例是:73%和51%。在這項數據統計中由此可見,男生的運動興趣是普遍比女生要高出許多的。大部門的學生對體育鍛煉都是保持著一個比較喜歡的狀態,但是還有一小部分28%的學生是可有可無甚至是討厭的態度。根據對人的心理研究,專家表示只有在主觀意識產生興趣的情況下,在進行活動的時候才能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所以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時候,一定要采取一個正確的方式方法,要吸引學生的注意,促使產生行動,最后達到效果,實現最終目標。
除了人的心理狀態是比較關鍵的一環,還有就是一個動機引起的行為,則是最根本的。動機是在進行活動前必備的一個狀態,良好的動機可以持續性的促使學生們持續積極的進行運動。在此次的調查活動中可以發現,有高達百分之七十多的學生是以鍛煉自己的身體為主要目的,強身健體為根本目標來進行鍛煉的,也從側面反映了大部分學生都是有一個比較好的運動動機的,對于鍛煉身體有著比較清晰的認識。排男女生第二位的運動動機則完全不同,在針對男生的運動情況的調查中可以發現有百分之五十的男生普遍認為運動是一項有趣味性的活動,他們普遍都會認為在運動中可以得到一個比較愉悅的心情。而在針對女生的運動當中,有百分之五十五的學生是以減脂減重、獲得更好的外貌為主要目標進行運動鍛煉的,通過鍛煉可以得到一個理想的身材,獲得自信。男女運動動機第三位普遍是釋放自己的情緒,緩解緊張焦慮,占到百分之四十四,根據有關研究顯示通過運動來消除自己的不安情緒也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在男女的運動動機當中,可以看出來大部分人都是有著正確的運動精神狀態的,但是還是仍有較小部分的學生是因為學校的考試安排才不得不進行訓練,并且處于抵觸的心理狀態,這一部分的學生值得引起注意,如何去進行正確的引導,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除了一些預熱和其他時間,男生和女生的持續運動時長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是最多的。在我國的文件標準是要在半個小時以上,女生達到指標的比例為百分之五十六、男生是百分之七十二,這個數據可以證明大部分學生在運動過程中,都基本上達到了標準要求。對自己的運動計劃是比較合理的,可以的達到一個較為理想的狀態。
在我國對于運動體育的指標劃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第一等,鍛煉時間每周超過三次。第二等,每次的運動時長是超過半個小時的。第三等,運動的過程中間是處在一個較強的訓練狀態的。根據上述的要求,可以將此次五所院校當中抽取的學生進行比對,根據數據分析顯示以及我國規定的相關標準,統計問卷調查的結果可以發現,三種等級都具備的學生:男生占百分之四十多,達到人數456人。女生占百分之十三,達到人數217人。
在調查中間,根據問卷的分析,有高達一半的女學生認為主要影響運動的因素是因為在校課程學習比較緊張,沒有額外的時間去進行鍛煉,但是隨著調查的深入,發現在大學校內的閑散時間是課上時間的兩倍,由此可以得出這只是很多女學生躲避鍛煉的一種方法,也從間接說明了有很多女生并沒有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還需要學校以及有關部門進行加強宣傳。在男生當中有百分之五十四的人認為缺少合適的運動器材以及活動地是限制的運動的原因。在男女統計影響鍛煉的第二因素都為沒有一起鍛煉的伙伴,一個合適的運動伙伴可以提高運動的效率,共同努力,相互交流,比長期的自我堅持更容易成功。在調查中發現,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運動過程過于勞累疲憊,讓學生難以堅持,女學生尤為明顯,占的比例很大。這一原因也從另一面說明了少部分的現代人很多時候不能克服自己的惰性,不能堅持。還有一種想法是因為害怕過多的運動會導致自己的肌肉較多,導致身體線條不均勻,但其實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想法,對于體育鍛煉并沒有一個較為準確的認識,更需要學校去進行全面的宣傳,教導。
在此次針對吉林省內的幾所高校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經過分析研究后得出來一些結論:1.男生的運動思維更加發達,比女生的運動積極性要高。
2.有少數的大學生是迫于學校的體育考核或者活動,才不得不去進行體育鍛煉。
3.在男女的運動活動選擇中,女生傾向于柔軟靈活,塑造一個完美體型、可以保持身心愉悅的相關運動,而男生就比較喜歡活動強度大,較為激烈的運動方式。
1.提高學生自覺進行鍛煉的意識
在鍛煉當中,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學生的鍛煉意識,只有學生們在主觀意識上進行了自我調整,才能決定他們的行為發生轉變,最終形成一個正確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興趣也很重要,這是較為關鍵的一個因素,只有在出發學生的興趣點之后,他們才能更加主動的去進行活動,才能有機會在活動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產生高度熱情,逐漸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在這次的調研活動中因為受到氣溫的影響、場所的制約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部分學生在運動興趣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滿足各個學生的要求。這也需要我們有關部門引起重視,如何去進行改善相關問題有待解決。
2.加大各高校體育場館的建設、開放力度
在此次的調查研究中發現,有高達一大半的學生都說了因為場地以及設備的缺失導致了鍛煉的缺失,可以說這已經是一個急切需要解決的主要原因。在我國頒布的相關政策法規中,明確的說明過各個地區的教育工作、建筑建造、基礎設施要按照當地的實際情況、相關要求來進行,要高要求、嚴標準。大力的支持學校相關基本工作,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要求。在此次的實地考察中,發現了這幾所學校都存在著不能滿足自己學校學生的鍛煉要求,個別還有關閉,拒絕學生入內的運動場所,這些場地只有在一些特定的活動時,才會讓學生入內,導致使用率非常低,不能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在此向各個學校發出倡議,希望學校可以按照實際情況來進行建造鍛煉的場地,可以在平時開放一些鍛煉的場地讓學生進行合理的運動,呼吁學生可以及時的進行鍛煉。
3.使學生掌握制定合理安排運動處方的方法
在運動的過程中,活動的方式、鍛煉的力度、時長等等都是稱之為運動處方。要合理的進行規劃,科學的進行設計,才能最終實現其目標的效果達到一個理想狀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相關的現代大學生身體健康狀況調查中可以發現側重鍛煉是分為技能的和體能的兩種。前一種會比較鍛煉學生的身體柔軟度以及力量,后一種就會比較偏向于持續力量以及爆發能量。要求學生在進行活動鍛煉時要注意將二者結合,聯系實際,全面化、整體化的進行訓練,全方位的鍛煉身體。在運動過程中還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建議每周的鍛煉不少于三次,每次不低于半個小時,達到一個較為理想的狀態,得到一個較為優秀的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