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濤,黃盛良
近年來,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已是家喻戶曉,青少年體質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青少年體育活動參與不理想,增強青少年體質健康行動迫不及待。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自2014年后,《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與青少年體育相關的政策相繼發布。特別是健康中國2030作為長期發展戰略,相關文件指出:以健康為主,青少年為重點對象,從體育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出發,要求學校體育場地100%達標,青少年學生每周參加3次及以上中等強度體育活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優秀率25%以上的具體指標。然而要實現這些目標,不僅僅是依靠學校體育就能完成,更多的是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共同推動。無論國家政策實施還是個人意識,全社會大力推廣及普及青少年公共體育活動,培養青少年終身體育意識;從政府到地方、從學校到家庭、到個人,始終要堅持促使廣大青少年參與公共體育活動,增強體質健康。
青少年正值6~18歲在校在讀的年齡,以學校體育教育為主,校外公共體育參與為輔,共同搭建青少年體育。經走訪及專家訪談調查,結合相關研究成果的觀點,本文認為,除了學校教學計劃以外的體育參與,青少年有目的、有組織的參與各項體育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政策信息、場地設施、技能培訓等體育相關的有形或無形方面的服務,稱其為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公共體育與學校體育共同為青少年體育參與及增強體質健康齊頭并進。
通過茂名市人民政府、茂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網站查找近三年(2016年11月-2019年11月)與青少年體育相關的文件與資料,發現多數為全民健身、場館免費開放、體育財政預算與支出、各級各項體育運動會和單項比賽,如市運會、區運會、半程馬拉松比賽、足球賽、羽毛球賽等。政府在宣傳公共體育健身方面也是以全民出發為側重點,盡管我國出臺了針對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的相關政策,但在政策宣傳較少。總而言之,專門為青少年公共體育供給的政策宣傳還比較薄弱,政府直接購買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比較單薄。
3.2.1 非營利公共體育場地供給
非營利性的場地設施主要是學校、少年宮、體育中心、社區、公園、廣場、綠道等組成。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中指出,到2022年和2030年,學校體育場地開放率達到70%和90%。自我市48所中小學成為廣東省第二批校園足球推廣學校和試點后,在校園足球的推動下,我市幾乎每間中小學都配有或大或小的足球場。通過調查所知,大部分校內場地在周末時間或寒暑假均不開放,個別學校是外租給社會俱樂部組織青少年足球或其他項目訓練,并沒有直接向在校學生進行免費開放。
部分校外公共體育場地免費對全民開放,比如部分房地產開發商也會利用現代人所需,在附近建設體育公園吸引市民買房,青少年可以享受免費的公共體育場地設施供給。然而校外的公共體育設施都是面向全民,比如體育中心,籃球場,休閑廣場,體育公園,沒有針對性的向青少年公共體育供給,場地和器材比較簡單,趣味性較弱,無法吸引青少年積極參與其中。
3.2.2 營利公共體育場地供給
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各體育、教育、民政等部門批準營業許可證;國家政策簡政放權,引起了很多企業家投資各種營利性或非營利性場地,體育培訓俱樂部很多,青少年占多數,比如籃球、足球、羽毛球等,包括健身房也面向青少年。但政府購買的服務很少,主要是場地提供,比如體育中心,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為社會協會組織提供政策和場地,主動承擔比較較少。
近年來,青少年體育技能培訓已經成為體育產業里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市場需求大、模式清晰、商業運作簡單、營利周期短、發展前景好等優勢,在我市迅速發展。從茂名市民政局、工商局、體育局等相關網站了解到,注冊體育俱樂部或體育服務公司都在逐年增加,在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的推動下,興辦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的積極性高漲。但因管理不夠規范,培訓師資水平不一,欠缺高品質高品牌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無法較好地發揮其功能。
隨著體育作為中考科目,體育占總分比值大(體育總分60分),青少年在這個階段的體育受到了學校和家長重視。體育中考前,學校開展集體體育訓練,部分文化成績好而體育成績弱的青少年學生會通過體育中考培訓班加強訓練,提高體育得分。通過調查,青少年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參與公共體育運動次數逐漸下降(除體育中考前后),特別是高中階段。主要是學業占據太多時間,青少年的公共體育時間為晚上、周末或寒暑假,但很多時候都被各種作業輔導班所占據,在我國應試教育體制下,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甚至青少年本人,都不得不接受這個文化成績第一位的現實。
學校、家庭、社區這三個地點是青少年活動的主要范圍。顯然,社區是實施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的主場地。通過走訪社區調查,發現社區中參與體育活動多數為成人或老人,青少年參與公共體育活動比較少。這與社區的場地設施有一定的關系,社區中主要為路徑健身器材,籃球場,廣場等,體育器材過于簡單,項目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導致多數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不高。多數社區都沒有社會體育指導員,很多器材和設施都無法得到充分利用;缺少專業的指導,無法吸引青少年參與社區公共體育活動。現階段,我市體育專業技術人員主要分布在各體育政府部門、各級學校和各體育協會俱樂部中,社區中存在欠缺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問題。
通過調查,青少年公共體育參與意識不夠,只要表現在幾方面。一是以文化成績為中心、以升學為主的教育問題;二是青少年缺少正確的體育促進健康的意識問題。青少年健康一直都受到全社會的關心,在調查中也了解到家長和學校都認識到體育促健康的重要性,但實際行動中,學校及家長包括青少年本人都是以文化成績為主。體育和文化成績并不是一個沖突的狀態,但很多人下意識的認為體育運動會導致文化課成績降低,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青少年參與公共體育意識及動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利于即將在我市舉辦的2026年廣東省運動會,大大的限制了我市青少年競技體育人才選材。
1.政府在公共體育服務給予了很多的支持,在政策方面也特別為青少年公共體育量身制定相關政策,但在政策宣傳和落實中,沒有充分發揮政府主導職能,在具體實施中存在部門職責不清晰,導致具體職能不明確。政府占絕對主體地位,以政府直接供給為主,并側重點為全民健身,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沒有作為單獨特定群體來重視。
2.場地設施重點不突出,社區青少年體育活動的專門性場地較少,體育器材陳舊無法吸引青少年參與;部分學校場地設施課余及節假日不對學生開放,青少年公共體育場地設施供給不健全;社區缺少專業體育指導員,不能較好的發揮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的功能。
3.青少年培訓俱樂部的興辦在一定程度上助力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但品牌高質量的青少年培訓俱樂部欠缺,在管理和運作方面經驗不足,不能更充分的發揮其功能。
4.學校、家庭、青少年對體育與健康意識不強,并對健康中國2030政策了解不夠,未能充分發揮國家政策功能,參與體育意識還需要再進一步提高。特別是我國應試教育大環境,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更加顯得單薄。
1.成立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工作小組。政府主導,聯合各相關部門成立小組針對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積極宣傳健康中國2030關于體育與健康方面知識,針對性的大力推動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建設。
2.開放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并結合各級力量,投建更適合青少年公共體育設施,比如智能體育和科技體育,針對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吸引青少年積極參與公共體育。
3.青少年俱樂部要多交流多合作,注重更多高質量的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建立品牌俱樂部,促進青少年體育發展。
4.中考體育提高分數占比,并且建議體育作為考試科目進入高考,從而帶動青少年積極參與學校體育或更多的是公共體育,為青少年體育健康提供政策供給。
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具有一定的群體特殊性,它不同于一般人群公共體育的服務,更多的是要體現出青少年的特性以及公共體育服務的公共性。在多方面聯合供給過程中,政府要發揮最大的主導作用,需要參與到每一個供給團體中,大力支持及推動供給。不管是供給管理機制,還是政策指導與實施,要充分發揮主導和督促作用。在服務供給的過程中,根據我市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的類型、區域社會經濟條件、需求結構、各供給主體的優劣性比較等合理供給,發揮最大的供給效果。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的合理供給,不僅有利于我國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2030的實施,同時也是為在茂名市舉辦的2026年廣東省運動會培養競技后備人才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