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閆先東 編輯/吳夢晗
6月8日至10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寧夏視察,就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等進行了調研指導,并就推動寧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把脈定向、擘畫藍圖,為寧夏金融外匯服務工作指明了方向。外匯局寧夏回族自治區分局(以下簡稱“寧夏分局”)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視察的重要講話精神,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系統總結了運用外匯政策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經驗做法,為未來繼續發揮外匯管理部門的力量,助力全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夯實基礎。
寧夏地處欠發達地區,經濟結構矛盾突出,資源環境約束趨緊。鑒此,寧夏分局在推動寧夏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緊跟形勢需要,精準服務全區涉外經濟發展。
一是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推動建立可預期的營商環境。2020年以來,寧夏分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疏通外匯政策綠色通道,推行“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網上辦理”,支持防疫物資跨境采購374.2萬美元;幫助相關企業辦理境外融資登記金額2600萬歐元,年利率僅為1.2%;推廣區塊鏈服務貿易對外支付稅務備案電子化,實現“企業零跑腿”。上半年,企業采用“鏈上非接觸”方式辦理備案付匯業務8328.2萬美元。下一步,寧夏分局將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資本項目等方面外匯服務的效率,指導銀行落實好各項便利化外匯政策,便利市場主體辦理外匯業務,進一步降低企業交易成本。要以更加精準、更加有力的政策供給,加快解決涉外市場主體關切的有關投融資和服務便利化方面的問題,最大限度地對沖疫情的負面影響,為穩外貿、穩外資建立可預期、可信賴的外匯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轄內涉外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二是精準打通政策堵點、斷點,提升外匯管理政策的直達性。積極傳導外匯政策是各級外匯管理部門的職責和使命。為在服務實體經濟中全面提升精準服務水平,確保外匯政策落細落地,直達涉外市場主體,寧夏分局在外匯服務中努力探尋政策落地過程中的堵點、斷點,對有特殊困難的企業進行“一對一”服務,為企業送政策、解難題,以實現外匯政策精準滴灌。2020年以來,針對疫情給涉外企業帶來的影響,寧夏各地外匯管理部門開展了一系列“送政策、解難題”活動,領導干部帶隊主動走訪企業,提供上門服務,并按照“依法依規、應辦盡辦、用足政策、特事特辦”的原則,先后幫助轄內20余家企業解決了跨境融資、資金匯出、收付匯等方面的問題,回應了政策訴求;涉及資金約3.5億元人民幣,有效緩解了一些涉外企業資金緊缺的燃眉之急。此外,寧夏分局還聯合相關部門開展線上線下政策宣傳十余場,受眾面達8000余人,惠及企業600余家,有效擴大了外匯政策知曉面和覆蓋面。下一步,寧夏分局將持續跟蹤政策運用情況,及時掌握政策傳導過程中出現的新動態,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盡最大努力幫助涉外主體紓困解難。
三是積極對接特色優勢產業,推動涉外經濟高質量發展。寧夏分局將外匯政策支持與寧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融合,做到實體經濟發展方向在哪里,外匯政策服務就跟進到哪里。大力支持寧夏枸杞、灘羊、葡萄酒、冷涼蔬菜等農產品產業的發展,積極傳導外匯管理政策,提高對特色優勢產業涉外企業的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的水平。采取有效措施為特色優勢產業中的龍頭企業、產業園區等提供更高效的外匯政策服務,幫助寧夏特色商品與產業走向國際市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放不足是制約寧夏發展的突出短板。當前,寧夏面臨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多個機遇,需要將國內開放與國際開放相結合,“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著力推動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一是發揮好外匯政策的支持作用,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重點是厘清寧夏對外開放突破點,充分發揮外匯政策的服務和支持功能。搶抓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機遇,積極對接綜合保稅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的需求,推動涉外企業擴大開放。近年來,寧夏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不斷深化,2020年上半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跨境收支總額達26253萬美元,占同期跨境收支總額的17.3%。剔除個別企業大額境外發債、購買股權等因素后,跨境收支總額占比為24.6%,較2019年同期提升3.7個百分點。在服務寧夏涉外經濟加快對外開放中,各相關部門加強了政策互補和協調配合,在穩就業、保民生中聚焦企業實際需要,實行政策組合服務,發揮“幾家抬”的作用,聚集多方合力,共同推動穩企業、保就業。
二是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穩住寧夏外資外貿基本盤。海外疫情的蔓延擴散,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均造成嚴重沖擊,寧夏涉外經濟也受到較大影響。統籌平衡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和涉外經濟健康穩步發展,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對于涉外企業穩產經營面臨的主要困難——融資問題,外匯政策要發揮好保障服務作用,幫助涉外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多渠道籌集資金,以緩解其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穩住全區外資外貿基本盤。疫情發生以來,寧夏分局充分利用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促進銀企貿易融資供需對接,指導轄內銀行為企業累計辦理出口應收賬款融資426.2萬美元。
三是大力支持貿易新業態,促進轄區外貿提質增效。寧夏分局遵循“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原則,加快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等貿易新業態的發展,按照“服務實體、便利開放、交易留痕、風險可控”的要求,積極對接貿易新業態發展的實際需要,不斷優化外匯服務,便利相關外匯業務辦理,提升跨境資金結算效率;同時,持續跟蹤貿易新業態的創新發展和政策運用情況,主動回應市場主體外匯業務的新訴求。
一是積極扶持扶貧產業,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在送政策、解難題服務中,要高度關注涉外扶貧企業經營情況,特別是把解決當地勞動力就業方面發揮較大作用的涉外扶貧企業作為政策扶持重點,深入了解涉外企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在現有政策框架內,想方設法為企業破解貿易支付便利化、跨境融資等方面反映的突出問題,為全區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外匯力量。
二是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打好防范外匯領域風險攻堅戰。當前,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更加復雜,外匯領域面臨的防范系統性風險的任務也更加艱巨繁重。鑒此,要加強對全區跨境資金流動的監測分析,時刻關注中美貿易摩擦和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風險,以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為底線,加強對轄內外匯市場的監管,以更大的力度打擊外匯領域各類違規行為,促進外匯市場的規范運行,凈化外匯領域的金融生態,切實防范跨境金融風險,為轄內涉外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是不斷增強四個意識,深入踐行“金融為民”的理念。外匯領域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深入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勇于擔當、攻堅克難,把破解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作為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全力推動穩就業、保民生的各項工作。要以創建“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為目標,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實干精神破解涉外企業難題,推動轄內涉外經濟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