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瑞
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近些年“兩金”規模持續攀升,“兩金”占比也超過了國資委規定的比例不超過一半的標準,“兩金”的增幅大于營收的增幅。伴隨著企業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兩金”占比的增加不但影響資金周轉率還制約了企業運行質量和盈利能力的提升,當前“兩金”管理成為國有企業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國資委也加強對國有建筑企業“兩金”占用的專項清理工作,發布相關文件要求各國企單位對“兩金”存量進行清查,采取積極措施,結合公司實際,制定專項行動計劃,切實壓控公司“兩金”規模,降低“兩金”風險,提高“兩金”周轉效率。
兩金的定義范疇:根據國資委的有關規定,建筑施工企業的“兩金”范圍是指企業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債權、存貨。債權包括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存貨是指施工過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及已完工未結算工程等。
A公司“兩金”現狀分析:A企業近三年的兩金及其占比(2017-2019年分別為75%、82%、92%)可以看出A公司“兩金”占比呈現明顯遞增趨勢,“兩金”總額占資產總額的比例到2019年底已經增加至92%。據了解A公司一直在對“兩金”存量進行壓降,但是效果并不顯著,且出現“兩金”增幅大于壓降幅度,預計未來期間將繼續高增長態勢。對建筑施工企業來言,如果“兩金”規模不能有效控制,則“兩金”總量的增加,很有可能會導致流動資金短缺,進而出現資金鏈斷裂;看似公司的資產總額較高,而實際上致企業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該A公司在2019年個別月份出現了賬面可用資金余額僅為50萬元,甚至某些月份在母公司資金存款賬戶出現了赤字。導致材料采購、分包付款甚至是員工工資的發放延遲想象,嚴重影響了該公司的生產經營。
因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自有的特殊性,形成了“兩金”占比相對較高。一方面國企涉及經營考核目標,各公司為了完成考核目標,大力開發市場。為了承接項目在投標報價、合同簽訂中往往不惜代價的做出讓步,如預計賬款比例較低、工程施工前期大量墊資;另一個方面由于建筑施工項目工期較長,受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較大,存在合同變更較多,且受建設單位資金及管理模式的影響,不能及時進行結算,導致應收款項和因已完工未結算形成的存貨金額較大。
隨著國家去杠桿進程不斷推進,市場上普遍資金短缺,資金流動速度放慢,各類市場主體投資的積極性不高;更嚴重的是中央政府在逐步清理地方政府融資債,希望通過PPP模式來解決政府債務問題,國有建筑企業憑借自身的優勢承接了大量的PPP項目。但是由于PPP項目的建設期最少一年或一年以上,業主在營運期回收資金時才陸續開始支付建筑企業工程回款,導致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在項目建設期存在大量墊資,且“兩金”規模迅速攀升。
建筑施工企業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施工企業數量眾多、建設隊伍復雜、建筑市場壓力較大。墊資與否成為工程能否中標的關鍵。墊資施工雖然增加了企業的市場份額,但延遲了資金的流入。形成了大量的應收賬款,使得建設方的資金壓力轉嫁到施工方。這也是建筑企業為了追求市場份額,完成既定的考核目標,甚至有些還未簽訂合同已經開始施工,更甚者施工過半合同仍未確定。嚴重缺乏對建設方的資信和資金情況進行調研和評估,忽視了源頭管控,使得承建方承受較大的資金壓力。
一方面由于各施工項目管理人員關注點在施工進度,為了按照規定時間完成施工,或是為了獲得提前完工獎勵。在對方資金尚未到位的情況下多次墊資,忽略了工程結算,未及時將存貨轉化為收入;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施工企業注重人工成本的管理,在一個項目尚未完成竣工結算處于收尾期時,項目管理人員就被調遣至另一新開工項目,導致老項目的最終結算滯后以及質保金等尾款無清收責任人的現象。
由于建筑施工企業的行業特性,在中標工程項目時需按照合同約定繳納履約保證金、農民工保證金、勞動社會保障費等各類保證金,形成年限較長的債券,占用了公司的大量資金。
“兩金”的占比的高低直接影響一個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對國有企業建筑施工單位來講普遍存在對資金利用不充分、不合理的現象。存在不能變現的資產剩余,資金鏈供應不上,且短期償債能力較弱;企業在資金不足時只能向銀行借款或者是向內部進行資金籌措。這樣增加了負債總額,資產負債率也居高不下。
A公司的應收賬款中有近半屬于應收內部單位工程款款,由于欠款方屬于內部單位,根據合同約定到期的應收賬款到期需支付時仍存在拖欠,支付時提供半年期或一年期的商業承兌匯票的情況。A公司在資金短缺時只能申請商票貼現,相應的增加了企業的資本成本,較高的財務費用也擠占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目前由于國有企業每年都有一定的盈利考核目標,企業為了完成目標,加大市場開發,承接的施工項目中存在大量的墊資情況,且在合同約定中對于預收賬款的比例要求較低。由于業主未能及時確認結算、不支付款項等原因,存在在施工工期過半且未收到工程款的現象。這使得施工企業的某個期間存在現金流為負數,資金對一個企業來說至關重要,一旦出現營運資金短缺和資金鏈斷裂,將會影響到公司生產運營的各個環節,不但降低施工質量,還加大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在投標前,建筑施工企業應對客戶實施分級管理,建立客戶信用等級分類管理,有針對性地制定風險防控措施。由于國有企業信息和資源共享平臺具有一定的優勢,各單位可以充分利用資源共享平臺實時了解現有客戶的情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符合投標要求。對新增客戶要對其資信、資金來源、資金到位情況、發展前景進行充分調研,建立風險評估機制,有選擇性地承接工程,從源頭上做好風險防控。
在項目合同簽訂時著重關注墊資規模、預付款比例,以及付款進度,約定主體責任。特別是在施工過程中嚴把工程質量關,加強項目施工管理,在安全、質量、進度上下功夫,不給業主留下任何拖延、克扣工程款的情況。同時也督促業主單位嚴格履行合同條款,按照施工結算進度申請工程款的支付,嚴控墊資情況。
建筑施工企業應根據公司制定的年度工程結算進展情況,針對在建項目進行跟蹤,催促業主的工程結算過程中的工程量審批進度,控制已完工未結算存貨金額,及時將存貨轉化為應收賬款,以便進一步催收工程款。針對久拖不決算的竣工項目,放棄小額爭議,加快結算進度,明確形成債權,加上資金回籠。
建立完善的“兩金”清收責任制度,應明確責任主體,確定催收人。將“兩金”存量清收計劃按季度劃分,并將指標分配至具體責任人,將“兩金”清收完成情況與季度和年度的績效考核相掛鉤,對重點和涉及金額較大的應收款項,加大考核指標權重,健全激勵考核機制,充分激發清收責任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根據清查債權債務情況,分類施策,針對重點項目分類制定科學的專項壓降方案,提高方案的執行性和有效性,落實責任、加強督導,全面實現公司制定的“兩金”清收目標。
總之,為了實現公司的長遠目標和戰略愿景,國有企業應結合公司“兩金”的具體情況,貫徹落實國資委對央企“兩金”壓控的工作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將“兩金”清收作為重點、難點來抓。切實壓控公司“兩金”規模,在完成集團公司的考核指標的同時盤活周轉資金。這不僅僅需要財務人員的努力,更需要全公司各部門人員的協作,這樣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良性的發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