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婷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隨著近年來配音綜藝節目的大火,再次引發了人們對配音這門聲音藝術的關注,市場對配音的需求也隨之增加。但是當前,我國配音行業在面對觀眾時,還是被大多數人認為語言不自然,表現生硬、張力不足等,觀眾對配音演員的嚴格要求,為我國配音教學敲響了警鐘: 不能與時俱進,及時改進教學方法,那么就會被市場所淘汰。因此,新時代下如何加強配音教學,為市場培養一批專業素質過硬的配音人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由于配音事業在我國發展相對較晚,我國大多數高校開設配音專業時間也相對較晚, 加上專業老師匱乏、教學設備缺乏、專業教師專業水平不足等,導致配音專業教學與傳統播音教學之間產生了明顯的落差。當前,我國高校在開展配音教學時,很多還是沒有將配音教學與播音專業進行明顯的區分,其實,配音并不是單純的“說”,配音中演員的感染力和表演性等,都是構成配音魅力的重要因素。僅僅以單純的播音專業教學涵蓋之,不利于配音演員對文本作品進行再加工,難以實現聲音語言的二次創作。
盡管配音行業的影響力在我國越來越大,有不少藝術類高校也開始專門招收配音專業的學生;但是作為一個新興專業,配音專業仍然是顯得稚嫩的,這也導致高校配音教師數量有限、“質量”不高。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配音專業的不斷發展,近年來,配音專業師資力量與以往相比有了明顯的進步,但是還是存在教師專業知識單一和知識結構不完善等問題。除了需要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配音教師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表演能力和播音能力,這些綜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師在教學中能否準確地把握所配音的情感和性格特點等。
隨著配音行業在我國的受眾面越來越廣,選擇配音專業的藝術類學生也越來越多,當前我國配音市場已經表現出逐漸飽和,配音領域的就業情況也不容樂觀。一方面,市場上缺乏專業素質過硬的專業配音人才;另一方面,普通的配音專業學生又面臨著就業難的局面,這就需要我們加強配音專業教學,為市場培養出更多專業水平過硬的人才。隨著配音事業在我國逐漸打開市場,很多高校,尤其是藝術類高校都看到了配音專業在未來巨大的發展潛能,但是在現實中這一產業主要還是集中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中。而對于一線城市以外的人才就業,他們如何選擇就業,如何做好學以致用又成為當代配音事業發展中無法回避的問題。
聲音發出的源泉就是氣息,我們需要通過氣息震動聲帶來發聲,發聲后通過聲音來進行傳情達意可以增加配音的感染力,這充分展現了配音的重要性。現在的很多配音作品中,都要求專業的配音演員可以在配音的過程中通過對氣息的長短、強弱方面進行控制和調節來實現情感、聲音和氣息的有機結合,從而展現出更完美的聲音作品。在不同的場景中用不同的氣息進行聲音的改變是有效的聲音藝術表達方式,也是配音演員必備的基本素質。
這里的共鳴腔是指人的頭腔共鳴,鼻腔共鳴,喉腔共鳴,胸腔共鳴等。就比如唱歌時,有的人高音,一般是頭腔共鳴和鼻腔共鳴;有的人低音,通常是胸腔共鳴;而中音發聲范圍較多,可以鼻腔,喉腔,胸腔之類的,共鳴腔的匹配在聲音的塑造中尤為重要。在塑造不同的聲音時,需要通過調節共鳴腔的大小、緊張度以及共鳴腔的形狀和氣息的強弱來實現。只有三者同時調節才能實現共鳴腔的匹配,進而讓所配情境中不同性格的人物呈現出不同的聲音造型。
吐字法是配音演員必備的基本發聲技巧。因此在平常的訓練中要注意鍛煉口勁,靈活地運用自己的唇、齒、舌、頤等。保證吐出字的頭、腹、尾音都可以很清晰,并且要將其實現有機地結合,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字音,咬字的任務主要通過舌頭和嘴唇來實現,但是不同的唇舌有著完全不同的咬字效果。嘴唇的圓展可以實現字音的圓潤,同時舌頭的形狀和舌位前后更可以影響字音的形成。干癟、流暢、圓潤等完全不同的字音往往都是因為唇舌之間的不同變化而造成的。
語勢是通過控制聲帶的松緊來實現聲音的起伏變化。主要類型有波峰類、波谷類、上山類、下山類和半起類。在不同的環境和情境之中根據角色的思想感情變化不同呈現出不同,語言表達的具象化表現也不同,帶給人的感受自然也不相同,因此配音專業的學生要注重對自己語勢的把握。
由于我國配音專業很多時候還是與傳統播音專業教學混為一談,因此在開展配音教學時, 同樣以播音專業“字正腔圓”的標準來要求配音專業的學生,規范的吐字發聲、重復的語音練習,每個字的咬字發音都要求學生能夠“叼住”,在進行測試的時候更多地將注意力集中在咬字而并非聲情并茂上,導致很多配音專業的學生與播音專業的學生一樣,練出了所謂的“播音腔”。針對這個問題,在開展配音專業教學之前,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放下“播音腔”, 解放天性,讓學生要練語音更要練習情感,幫助學生明白配音的實質是什么。
針對剛接觸配音的學生來說,大多數還無法自行剪輯音頻和視頻進行配音練習,因此教師可以借助時下熱門的配音APP 來調動學生進行配音的興趣,降低配音學習的難度。配音APP 的加入,有利于實現寓教于樂,學生在趣味十足的APP 中訓練不僅能提高他們的配音興趣,還能激發他們產生成就感,更認真刻苦地加入到更深層次的學習中去。例如,學生可以自行設計配音練習時長、難度和領域,強化配音教學效果。常見的配音學習板塊主要有人物配音、專題紀錄片配音和商業語言配音等。如果要將這三個方面的內容都加入到日常教學中去,不僅需要教師具備足夠的專業能力,同時還需要充足的課時準備。總之,要想在常規教學中實現上述三個板塊的教學難度較大,而配音 APP 的加入,無疑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雖然配音教學與播音教學和普通話教學有著天壤之別,但不可否認的是,配音仍然需要夯實普通話基礎。在配音工作中,不論是紀錄片配音臺詞還是劇本臺詞,都需要配音者在語料內容中充分發揮,如果學生的普通話基礎不過關,那么在實際配音工作中也很難擔當大任。要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增加學生的播讀量,并且鼓勵學生將播讀的內容錄音,自己再回過來聽,不斷總結、提高。或者鼓勵學生開通個人聲音平臺,充分借助互聯網平臺來鍛煉自己的普通話語言能力。
人們喜歡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音樂能夠將人帶到很多美妙的世界和場景中。對于配音來說,聲帶就是配音演員的樂器,也是配音作品中的音樂。在配音教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練習就是使學生通過聲音來獲得情景再現的能力。近年火爆全網的《朗讀者》《見字如面》等配音節目中,都是將文字轉化為聲音的工作,為什么這兩檔節目就能獲得市場成功?我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兩檔節目中的演員在配音時,都以吸引觀眾的情緒和情感注意為主,簡單理解就是讓觀眾通過演員的配音表演來構成情景再現。配音演員在深挖語料的過程中,首先自己要深刻理解配音語料背后的意義、背景等,在自己心中首先構建一個情景,然后再將這個情景進行二次創造傳遞給觀眾,讓觀眾能夠在腦海中描繪出一種更動人、更豐滿的情景,從而產生感同身受的體驗。總之,不論是為人物配音,還是為專題紀錄片配音,甚至是為商業廣告配音,都需要配音演員具備深厚的情景再現能力。
另外,韓雪在某綜藝節目中為海綿寶寶、秋男、石榴姐等經典人物配音,在互聯網上也引得滿堂喝彩。在配音表演中,韓雪分別用到了蘿莉音、娃娃音和御姐音等不同的音色,連哭腔都與她本來的真聲相差甚遠。如此深厚的語言功底,也為我們開展配音教學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本音之外的音色,為學生開創更多的配音可能性。通過改變發聲區域,如發聲靠前或靠后等都會產生不同的音色。除此之外,也可以像《史上最牛配音演員》中的配音員一樣借助一些道具,比如杯子、啦啦花等,也可以捏住自己的鼻子或是改變正常說話的口型,進而產生正太音、公子音、娃娃音、女王音等。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各種風格,解放天性、放下“偶像”包袱,遇到問題不氣餒,不輕易放棄,以挖掘學生的音色潛力。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配音領域的不斷發展,通過加強配音教學,為市場輸送一批專業素質過硬的人才,成為新時代下對我國配音事業發展提出的根本要求。新時代下,教師要善于結合市場特點優化教學手段,換位思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會遇到的問題,然后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進行正確地引導。另外,教師還可以充分依托互聯網開展配音教學,讓學生可以在配音課上收獲更多的知識,利用好寶貴的課堂時間真正讓配音教學做到與時俱進,提升專業人才的培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