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剛
河北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招商局(商務局) 河北唐山 063611
最近幾年,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全球價值鏈的相互距離漸漸的縮短造成了許多貿易糾紛,我國正在面臨更加嚴峻、更加不利的國際經濟形勢。
在國際貿易中,強化生產要素在國家之間的流動的主要原因是貿易屏障增加,具體在跨國公司的國際直接投資活動中表現出來。有進口國與出口國發生貿易摩擦時,進口國對來自出口國的商品增加關稅和征收反傾銷稅時,從進口國方面來說,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市場價格會持續上漲,商品銷售受到的障礙越多,造成該商品的進口數量減少或者不再進口。從出口國方面來說,由于商品出口有阻礙,生產較多,只能輸送國內市場消化,這也是造成國內市場競爭的重要原因,拉低行業的總體的利益,而且一個行業的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所以我們得出分析:①東道國與貿易伙伴如果產生貿易摩擦,會對東道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造成不良影響。②東道國的貿易摩擦次數和外商直接投資表現出負相關聯系。③東道國的貿易摩擦發生時間和外商直接投資表現出負相關聯系[1]。
外商直接投資利用和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鏈相互的有效鏈接,對東道國迅速融入全球價值鏈產生積極影響。發展中國家在位置和制度上有著空間距離、成本花費高和技術不先進一系列技術障礙,但是跨國公司的國際投資項目能夠避開技術障礙,把國外先進技術與管理方法和結論輸送到發展中國家,減少東道國生產費用并強化生產率,進行示范作用、競爭效應一系列方法強化先進技術在東道國的有效發展。所以我們分析:外商直接投資輸入有助于東道國提升在全球價值鏈地位。
第一點,和貿易伙伴發生貿易摩擦肯定會造成兩國之間貿易和投資成本產生不良影響; 第二點,貿易摩擦會造成東道國出口環境低下和投資環境不穩定性加大,出口導向型外商直接投資會直面的產生危機,市場導向型外商直接投資將面臨由出口變成輸送回國導致國內市場競爭激勵、利益空間減小,導致投資的減少和變化,從而重新劃分全球價值鏈結構局面,還有中國參與全球價值鏈的地位及積極性有不利影響。同一時間,我們結合前文,認識到外商直接投資對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有著積極作用,貿易摩擦對外商直接投資有壁障將減少外資與全球價值鏈的促進作用,所以我們得出分析:①貿易摩擦次數會減少外商直接投資對全球價值鏈地位的積極效益。②摩擦發生時間會減少外商直接投資對全球價值鏈地位的積極效益[2]。
本文研究了在貿易摩擦環境下,外商直接投資對全球價值鏈地位的影響作用。
與貿易伙伴之間較多次數的發生貿易摩擦,將會造成貿易與投資的費用增加,導致出口環境低下與投資環境不穩定性提升,削弱出口導向型與市場導向型外商直接投資,有可能產生已有外資的轉移。而且兩國之間貿易摩擦發生的時間越長,雙方都會采取制止措施,嚴重阻礙貿易與投資,跨國公司目的是獲取資源或者市場,會進行跨國投資收購的方法避開貿易和投資阻礙,進而對外商直接投資有積極作用。
(1)強化對外商直接投資的良性帶領。由民營企業與外資企業合理競爭的市場背景為基礎,通過有效的財政補貼和稅收政策帶領外商直接投資輸入高新技術產業,慢慢的減弱對耗能較高、污染較高行業的投資,逐漸提升引進外資的質量和效率。而且在地區的政策上較多地補貼中西部地區,要比東部地區較高的優惠政策讓外商進入投資,有效的加強東部地區的制造業產業向西部轉變,逐漸提升中西部地區的產業發展體制,有效的發揮中西部地區的發展能力,形成全國各地均勻的發展。
(2)指引國內消費市場,將價值鏈有效提高。我國具有較大的消費群體與市場潛力對我國全球價值鏈產生了積極作用,可進行擴展國各個產業的市場數量強化全球價值鏈結構。還要進行中國居民的消費能力的發展,減短收入差距、穩固房價并有效制止通貨膨脹,把金融體系有效的建立健全,以良好信貸服務滿足消費者需求,形成刺激消費的發展方向。而且,提高帶動培養本土高端優秀品牌帶動消費者消費,帶領消費者重視國內品牌,提升國內品牌競爭力與經濟效益,刺激國內產業向價值鏈有效的提高[3]。
(3)找到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制約線,進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在環境方面要嚴格的制定的外資進入條例,剔除對污染較高、耗能較高產業的投資,整合外商直接投資局面,嚴格掌握外資產業的排放數量,定階段的檢測排污狀況,不能出現為吸引外資而產生的 “環境質量放寬” 的現象。
(4)找尋新的全球價值鏈。經濟全球化持續的這段時間,已經產生了關系密切的全球價值鏈,貿易摩擦次數較多表現了全球價值鏈內部的制約線起伏更加凸顯,要求各個參與國對國家內部經濟發展方向進行整合。中國應該持續深化供給側改革,強化生產效率,優化產業結構,還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升開放式創新程度,逐漸激勵國內企業和產業的有效發展,構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經濟得以增長[4]。
總的來說,促進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我國需要改革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機制,還要強化與其他貿易伙伴的經濟樞紐,發現新的價值鏈以減少單一依賴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