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開宇 鄧昌茂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OVCF)是一種老年骨質疏松后常見的骨折類型[1-2],該病以骨量減少以及骨組織結構退行性改變為病理特征[3],以腰背疼痛、翻身活動受限、駝背為主要表現[4]。OVCF的病機復雜,目前認為是由多因素導致的骨微結構改變、骨密度降低,進而使骨脆性增加[5-6]。近年來國際公認對OVCF最為有效的治療方式是經皮椎體成形術(PVP),雖然PVP能顯著提高患椎的強度,但并未從根本上改善OVCF患者的骨質疏松[7]。傳統中醫認為,本病隸屬于“骨萎”范疇,肝腎不足,瘀血阻絡是其重要病機。生龍接骨膠囊是本院骨科的經驗方,具有活血通絡、接骨消腫,壯腰補腎的功效。本研究將觀察生龍接骨膠囊在OVCF患者治療中的使用價值,并對作用機制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診治的80例OVCF患者為研究對象。(1)西醫診斷標準:患者骨密度(BMD)檢測提示為骨質疏松,臨床表現為腰背疼痛、背部肌肉痙攣,身體轉側或坐立時加重,查體有壓痛或叩擊痛,經X線、MRI等影像學檢查發現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即可診斷[8-9]。(2)中醫診斷標準:患者以腰背酸痛,疼痛固定為主癥,疼痛遇勞則加重,舌暗紅有瘀斑,苔薄白,脈沉弦或沉細,即可診斷。(3)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者;②符合PVP手術指征者;③3個月內未使用過其他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藥物。(4)排除標準:①合并有血液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嚴重疾??;②嚴重肝腎心功能障礙;③伴有脊髓神經損傷。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颊呔炇鹬橥鈺?,醫院院倫理會已批準本次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PVP術治療,具體操作如下,患者取俯臥位,常規消毒和浸潤麻醉后,在C臂機透視監視下,定位病變椎體及對應椎弓根,在病變部位兩側各做一0.5 cm縱向切口,用10號穿刺針與身體矢狀面呈15°進針,監視并確認針到達椎體前1/3處,連接好工作套筒,將骨水泥均勻注入椎體,代骨水泥硬化后,退出穿刺針,穿刺點敷料覆蓋,完畢后詢問患者下肢活動感覺變化,術后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生龍接骨膠囊口服治療,生龍接骨膠囊(南昌市洪都中醫院院內制劑,贛藥制字Z20090292,0.45 g×20粒)為手術當天開始服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5粒,14 d為1個療程,連續服用3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BMD及ODI評分,采用雙能X線吸收骨密度儀測量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胸腰椎正位BMD;ODI評分包括疼痛的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物、行走、坐、站立、睡眠、性生活、社會活動、郊游10項,評分越高,功能障礙越嚴重。(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生化指標,包括血鈣濃度和血磷濃度。(3)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骨代謝指標,分別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和放射免疫法測定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骨堿性磷酸酶(BALP)和空腹血骨鈣素(BGP)含量。(4)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是否出現惡心、嘔吐、腹痛等不良反應,并記錄。(5)觀察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療效標準:骨折部位愈合良好,壓縮椎體大部分恢復至正常狀態,胸腰無疼痛等癥狀,功能恢復正常為顯效;骨折愈合,壓縮椎體外觀形態較治療前明顯改善,胸腰疼痛有所減輕,對生活無明顯影響為有效;骨折愈合欠佳或不愈合,腰部功能障礙嚴重為無效[10]。總有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觀察組40例,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齡60~77歲,平均(64.8±6.5)歲。對照組40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齡61~78歲,平均(63.7±6.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BMD及ODI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的BMD高于對照組,ODI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BMD及ODI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BMD及ODI評分比較(±s)
*與治療前比較,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生化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的血清鈣磷濃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生化指標比較[mg/dL,(±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生化指標比較[mg/dL,(±s)]
*與治療前比較,P<0.05。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骨代謝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的BALP、BGP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5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95.0%高于對照組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14,P=0.043),見表4。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骨代謝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骨代謝指標比較(±s)
*與治療前比較,P<0.05。

表4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例(%)
2.6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在治療過程中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術后觀察組出現惡心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1/40),而對照組出現輕度腹痛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2/40),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46,P>0.05)。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不斷上升,OVCF的發病率也隨之上升,該病在臨床表現為腰痛、腰部活動受限,這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1-12]。目前已明確OVCF的發生和愈合與骨組織代謝細胞因子、相關反應酶以及膠原蛋白關系密切[13]。隨著老年患者年齡的增長,維持人體正常骨代謝的2個過程,即骨代謝和骨吸收失衡,骨形成不足以抵消骨吸收所造成的消耗,最終導致人體骨量和骨密度的降低,增加了因骨質疏松導致骨折發生風險[14-15]。BALP和BGP是臨床上最為常用的特異性反映骨吸收的骨代謝指標,其中BGP是一種非膠原蛋白,由成骨細胞分泌,其能提高骨強度是通過促進更多非結晶鈣磷酸鹽轉化為羥磷灰石來實現[16];而BALP是成骨細胞礦化的關鍵活性蛋白酶,促進骨骼鈣化[17]。本研究中,聯合使用生龍接骨膠囊組患者治療后BALP和BGP明顯升高,結果表明生龍接骨膠囊能夠促進骨形成,明顯改善骨代謝。
中醫學認為OVCF隸屬于“骨痹”“骨萎”等范疇,病機以腎虛髓虧為本,瘀血阻絡為標。腎虛則骨髓生化乏源,骨骼失養而枯槁,久之則髓空易折;外力創傷,血脈經絡受損,瘀血內阻,故而表現為腰部疼痛。因此治當以補腎益髓、活血通絡、續筋接骨為法。方中雞血藤活血補血,通絡止痛為君藥;臣以三七、乳香、沒藥、血竭、自然銅,消腫散瘀、活血止痛;土鱉蟲接骨散瘀,生龍骨潛陽安神,當歸補血活血,熟地益精填髓,續斷補肝腎、強筋骨,骨碎補益腎生髓,菟絲子、肉蓯蓉、淫羊藿補腎益精,共為佐藥;萊菔子健脾,桂枝溫經通脈,共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活血通絡、接骨消腫、壯腰補腎之功效。研究表明,續斷能夠使成骨細胞活性增強,提高BALP在機體的含量,進而能夠防治骨質疏松[18];淫羊藿總黃酮能促進關節軟骨再生,抑制破骨細胞的分化[19];骨碎補能明顯提高血鈣血磷濃度,增強機體體內成骨細胞增殖活動,使骨密度增強,提高轉化生長因子在骨折愈合處的表達和BALP的活性[2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血清鈣磷濃度和BMD均高于對照組,而ODI指數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生龍接骨膠囊聯合PVP術能顯著的改善OVCF患者活動功能,有效提高手術療效。
綜上所述,生龍接骨膠囊聯合PVP術能有效治療OVCF患者,通過改善骨代謝使骨密度得到改善,促進患者腰部功能恢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