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實 編輯/張美思
2020將行至終點,很多人已經在籌劃如何進行告別。生活確實需要一些儀式感,特別是揮別這個喜憂參半的2020年。對此,筆者有一個建議,打開音樂播放器,在告別時播放亞薩樂隊的一首歌——《回到起點》。
輕柔的吉他、零散的鼓點、嘶啞的聲線,再加上神同步的歌詞,實在很適合做告別2020的背景音樂。“風風雨雨又過了再一年,多了白發,也變了些容顏,歡笑淚水,已化作云煙,逃避回憶,不敢面對昨天。時光交錯,推著我向前,悲傷幸福,還會繼續上演。游游蕩蕩,漂浮在醒醉之間,恍恍惚惚,我又回到起點。生命不過是一場體驗,游蕩恍惚是一種考驗,平凡不凡,只是不同的經驗,做回自己,重新回到起點”。
經歷了2020年,世界經濟在某種意義上又“回到起點”。經濟活動因疫情停擺,要素投入和要素流動停滯,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和孤島主義在病毒催化下變本加厲地肆虐,實體經濟陷入百年一遇的同步衰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收縮4.4%,即便2021年能夠如樂觀預期般實現5.2%的經濟復蘇,也不過是在總量上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也就是說,新冠肺炎疫情至少讓全球經濟整體經歷了一個“失去的兩年”。這種宏觀之殤,絕對意義上雖不能說前所未有,但相對于生命有限的這一代人而言,絕對是生平未見。
回到起點,引人傷感、令人唏噓。但循環播放《回到起點》,又會有一種放下的釋然和再出發的坦然悄然生長。這就是經歷之于人生的意義。仔細想來,回到起點,也不失為一種難得的體驗。
回到起點,才能重溫出發的目的。很多時候,走得太快反而容易忘記了前行的意義,只有被迫停下的時候,才能找回初心。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人承受了收入下降、事業下沉的打擊。但也正因為如此,人們學會了反思自己、放慢節奏、回歸生活。經濟世界也是這樣:疫情一方面造成了衰退,另一方面也讓國家和企業開始重新審視增長的目標和發展的戰略。國家開始更加注重對民生的呵護和發展的質量;企業開始更加注重競爭力的提升和精氣神的凝聚。這種初心回歸,讓再出發之后邁出的每一步,都更加腳踏實地。
回到起點,才能發現前行的潛力。弓弦拉滿的時候,絕不會有再加力的可能;極速奔跑的時候,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潛能可以調動。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弓弦松弛了下來,腳步慢了下來,人們反而可以再次發現自身深藏的原力。正是由于全球化在疫情中回到起點,各個國家才更加重視挖掘內部的潛力;正是由于傳統經濟在疫情中回到起點,人們才進一步發現線上模式改造經濟體系的無盡可能。這些潛力的發現,讓再出發之后邁出的每一步,都更加堅實有力。
回到起點,才能把握調整的契機。一帆風順、暢行無阻的時候,所有的戰略都無需言明過程正義和實踐正確;只有發展受阻的時候,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調整和思路轉變才會在深層次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全球經濟實現了40年的共同增長,石油危機、科技股泡沫和次貸危機都最終被淹沒和消化在發展的洪流里,赤字增長、量化寬松的邏輯不斷自我強化;而新冠肺炎疫情之后,這一場源自病毒領域、侵蝕實體經濟的公共衛生危機,不僅帶來了增長的災難,更是引致了宏觀調控的時代之變。經濟回到起點,政策也迎來了調整的契機。于是,我們看到了美國的總統之變:從特朗普到拜登,美國政策從極端民粹回歸老派守序——美國試圖先破后立、重建全球秩序。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中國的模式之變:從以外循環為主體轉向加快構建以內部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參與扁平的全球化到主動引領以區域化為核心的多層次全球化。中國正在謀求更多維度改革開放的新格局。這些調整的發生,讓再出發后邁出的每一步,都更加契合時代主題。
越過2020,邁向2021,希望所有人都能在再出發的前路上,不念過去、不懼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