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德超
(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華海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1100)
作為地鐵工程施工單位,需高度注重對機械設備的管理,確保各類設備的性能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充分發揮設備的功能。機械設備是推動地鐵建設的關鍵,其與現場安全、進度、質量等方面都有著較強的關聯,同時也是施工單位經濟效益的重要影響因素[1]。作為施工單位,首先要對機械設備管理工作形成準確認知,正視實際問題并提出改進策略,為地鐵項目的高效發展提供支持。
地鐵行業發展勢頭良好,現階段國內大中型城市相繼啟動了地鐵項目,但依然存在地鐵市場規范性不足的問題,尚未形成科學的管理制度。部分企業高度注重對效益的追求,以不合理的手段降低施工成本,施工設備的更新頻率低,老舊設備無法適應于現代化的建設需求,導致施工現場處于失控狀態,伴隨大量安全隱患,一旦爆發安全事故其后果不堪設想。
地鐵工程的現場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前期的策劃以及設計階段的嚴密性,然而當前很多地鐵施工現場都存在著大量的設計變更,主要是由于在設計過程中并未對施工現場進行合理的分析,從而導致施工與設計階段之間的脫軌,這樣一來就加大了地鐵施工管理過程中設計變更的増加,而設計變更的產生需要施工現場進行合理的變更管理,及時調整材料、進度以及相應的施工方案,這對現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對施工材料的保管工作不到位。在施工現場往往存有大量的施工材料以便施工人員隨時取用,但是正因為施工材料太多,給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用過的材料和沒有用過的材料雜亂地堆放在一起,有時會導致施工人員直接忽略沒有用過的材料,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有時會因為保護措施的欠缺,導致材料被踩壞或者受潮失去使用功能。然后,對施工設備的管護工作不到位。施工現場的施工工序繁瑣,并且有嚴格的程序,有些施工設備雖然已經制備齊全,但是難免會因為工期等原因停在現場,占用了大量的空間阻礙施工人員正常的施工活動。另外,零部件長期擱置在無人管護的現場,發生丟失的情況也在所難免,缺乏管護也加快了設備老化的速度,給施工埋下了安全隱患[2]。
設備安全的必要前提在于確保人員的安全,排除各項外界因素對人員安全的不良影響。根據地鐵施工設備的基本狀況,做好管理工作應從多個角度入手。
各部門根據施工需求選擇相適應的機械設備,彼此做到多溝通、勤商討,形成科學的設備調配方案,減少設備閑置問題,切實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各種機械設備在結構組成、工作特點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各自的操作規范也不盡相同,必須根據實際需求合理選擇設備,提高設備性能與施工需求的適配性[3]。
地鐵施工環境復雜,特種設備對施工質量的影響較大,同時又與人員的安全密切相關,相較于常規設備而言,其在操作中安全隱患更高,在缺乏科學管理措施時易對人員造成傷害,且會威脅到周邊公共設施的安全。對此,必須確保特種設備的安全性,管理人員要根據此類設備實際運行特點做好檢測與管理工作,以免出現機械事故。
機械設備的操作必須遵循規范,禁止任何不當行為,操作者要注重此方面的問題。作為現場指揮人員,則要根據實際施工情況給予操作者正確的引導,雙方共同配合,以免發生機械事故[4]。作為管理部門,必須高度注重機械設備保養工作,創建基于機械設備的風險評估制度,以此為指導定期評估設備,確定其風險等級,對于評估結果為高風險的設備需及時給予換新處理,以免在后續的運行中發生安全事故。
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層面的競爭,地鐵行業亦是如此,加強對人員的培訓對于確保工程質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積極意義。施工單位應面向所有人員做好培訓工作,加深員工對于施工安全的認知。各專業的施工都要得到機械設備的支持,因此員工必須接受安全教育培訓,秉承安全施工原則,以規范的方式操作設備,從源頭上避免因機械設備操作不當而引發安全事故[5]。人員培訓是一項持續性工作,應形成科學的計劃,主要考慮的是:編制安全操作手冊供施工人員學習,掌握安全生產知識;加大力度做好對設備操作者的全方位管理,必須做到持證上崗;定期組織安全教育培訓。
某地鐵車站工程項目中,采取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設計形式,具體由站廳層和站臺層構成。項目基于明挖法展開施工作業,車站主體長207.6 m、標準段寬19.7 m,各處因地質條件的不同導致基坑深度存在略微差異,即16.37~17.02 m。
推動地鐵施工作業的機械設備類型較多,各專業的技術均有其特殊之處,因此需創建基于技術管理的知識庫,全面記錄各機械部件的具體使用情況,以便管理人員更為準確、快速地掌握設備實際狀況,并以施工實況為基本參考,以合理的方式做好對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為其正常運轉提供良好條件[6]。
盾構機是地鐵施工中極為關鍵的設備,其在運行中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易發生故障,作為管理人員則要綜合對比實際數據和出廠數據,借助已創建的知識庫分析其原因,明確故障的具體類型以及引發該故障的原因。經驗表明,導致盾構設備故障的因素錯綜復雜,絕大部分情況都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在故障的分析工作中需兼顧多方面因素,權衡好彼此間的關系,從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以便給盾構設備的維修提供正確的引導[7]。
圍繞盾構機的運行展開實時參數管理,此項工作可幫助相關人員更為全面地掌握盾構機運行情況,借助多種類型的高精度傳感器實現檢測是重要的途徑。以所得的實時參數為依據做好對設備的管理工作,提高其運行效率。
若要有效完成對盾構機的管理工作,相關人員就必須對常見的問題有較全面的掌握,以便在實際管理中做到有的放矢[8]。從盾構設備的運行狀況來看,發生的故障主要源自于兩方面,即液壓泵和液壓回路,各自的產生機理存在差異。
(1)液壓泵故障機理:①軸承運動沖擊;②缸體與配油盤急劇摩擦;③活塞往返運行過程中導致流體介質對配油盤帶來持續性的沖擊影響;④活塞、滑靴運行過程中導致回程盤受到損傷;⑤滑靴對斜盤的沖擊滑靴與斜盤接觸面發生異常劇烈的摩擦。
(2)液壓回路故障機理:①壓力失調狀態下液壓系統運行狀態不穩定,系統壓力值超出正常范圍;②油液摻雜大量雜質,引發液壓回路故障;③液壓缸處于異常運行狀態,不利于執行元件的正常使用,引發液壓回路故障;④液壓系統的密封性不足,出現泄漏從而導致系統發生故障。
由于盾構配件使用工況的特殊性及貨源的相對狹小,決定了配件的供貨價格較高,從而決定了盾構配件管理的技術含量高于普通設備配件。盾構配件的管理應根據施工單位的實際情況,設專業的機電工程師負責配件的日常管理、維護,防止由于維護保管不當造成庫存配件的報廢。配件使用實行以舊換新,以修理代替更換,經修理可滿足使用要求的配件不必更換新配件[9]。
盾構機日常的周、月、季度保養及長期存放保養,是盾構設備配件管理的延伸。盾構機在施工中應按維保要求有計劃地進行保養與檢修,保證盾構機各部件及系統具有良好的狀態,減少設備的故障,延長易損件的使用壽命,減少配件更換,從而降低施工成本[10~15]。盾構機的現場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高要求的工作,因設備配件(如液壓元件)的壽命期限與其工作環境及介質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加強設備施工現場的管理,搞好設備保養,遵守維修保養規范,嚴格執行設備操作規程,創造良好的設備工作環境,才能提高配件的使用壽命[16~20]。
地鐵工程建設領域機械設備是重要的參與要素,施工單位應對設備管理問題形成正確的認知,確定各人員的職責范圍,加強對員工的技能培訓,創建科學的機械設備管理制度,確保各種機械設備得到及時且有效的管理,維持良好的工作狀態,為專業施工提供支持[21~30]。此外,施工單位還要放眼行業發展狀況,積極采購先進設備,避免因老舊設備運行異常而對施工質量造成影響或威脅員工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