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立明,陳 軍,王春法,方根深
(1.浙江省淳安縣林業局,浙江 淳安 311700;2.淳安縣林業總場有限公司,浙江 淳安 311700;3.淳安盛林林業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浙江 淳安 311700)
森林彩化是森林由單一的綠色向多種色彩升級態勢與過程,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花、葉、果、皮等色相差異、季相變化、空間結構、視覺效果的變化,營造出凸現植物色彩、形態美、健康美、隨季節變幻的彩色森林生態景觀[1]。森林彩化的實施,有利于加快森林演替速度,提高生物多樣性,增加森林色彩比重,豐富景觀層次,拓寬森林視野,提升景觀效果和生態功能,達到“綠”與“美”的有機結合。
具有“林的經典”而聞名遐邇的千島湖位于浙江西部淳安縣境內,是首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富春江—新安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國內面積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森林是千島湖景觀極其重要的生態元素,也是具有生命的景觀因子[2]。目前,千島湖森林覆蓋率高,森林層次和森林色彩比較單一,缺少季相變化和獨具特色的震撼性森林景觀,不能滿足高端旅游產業的發展需求。為進一步滿足生態旅游產業轉型升級需要,提升千島湖森林景觀質量,淳安縣在2008年啟動以防范松材線蟲病、保護森林生態為目的的萬頃森林景觀改造工程建設,按照“闊葉化、彩葉化、珍貴化”要求,對千島湖環排嶺半島的森林景觀進行改造提升,提高千島湖環排嶺半島的森林多樣性,豐富森林色彩。2012年以打造全縣景區化為契機,以全面提升森林景觀效果為目的,編制了《淳安縣“十二五”林相改造規劃設計》,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間以環排嶺半島的湖區松林改造為重點、向境內五條重要公路沿線兩側低效林分延伸段完成林相改造1萬hm2的目標并付諸實施。2015年,在浙江省率先啟動了為期3年的森林彩化工程建設,以景觀學、生態學和林學理論為指導,在千島湖現有的森林植被和立地條件基礎上,通過科學合理的“造、補、改、疏、育”等綜合措施,對環千島湖的淳楊線和千汾線兩側照面山、杭千高速淳安段、進城公路兩側照面山和湖中重要景點、部分孤島進行彩化,營造一處處季相多變、景色優美、結構穩定、功能完善的彩色森林,在綠色千島湖上打造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緊圍繞“美麗杭州實驗區”和“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部署,大力推進環千島湖主要通道、生態廊道、重要景區、重點鄉村風景林等重點區域森林美化彩化建設,精準提升森林質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為淳安打造“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典范和國際休閑度假勝地,實現“將綠道進行到底”的環湖經濟發展思路,共繪新時代 “三帶游碧水、多彩繡青山”的多彩森林畫卷作出更大貢獻。
本次森林彩化工程建設范圍為環千島湖的淳楊線和千汾線兩側照面山、杭千高速淳安段、進城公路兩側照面山和湖中重要景點、部分孤島山體等區域,涉及淳安縣千島湖鎮、文昌鎮、金峰鄉、界首鄉、楓樹嶺鎮、里商鄉、淳安縣許源林場、淳安縣林業總場等10個鄉鎮(林場)14個行政村(林區),建設區范圍面積達7733 hm2,直接實施面積728 hm2。
千島湖區的自然植被處于“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的“浙皖山地丘陵青岡、苦櫧、木荷林區”,其地帶性自然植被是以青岡櫟、木荷、冬青、紅楠等常綠樹種組成的闊葉林群落[3]。經過近60年的封山育林及人工促進等措施,千島湖闊混交林、常綠闊葉林比例逐步提高,森林結構趨向穩定,部分地段還出現了秋葉紅似火、頗為壯麗的森林,但總體上來說缺乏富有季相變化、獨具特色的震憾性森林景觀。為此,千島湖森林彩化工程建設目標不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而是在尊重地帶性植被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彩色樹種具有鮮明特色的季相變化等較高觀賞價值,通過把不同的葉色、花色、果色的樹種運用襯托和對比手法進行多層次的科學合理配植,達到“萬綠叢中點點紅”的效果,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
4.2.1 景觀優美
千島湖森林彩化工程的建設目標是把千島湖建設成為一個“色彩斑斕”的多彩森林畫卷,富有色彩交替變化的森林美,這就需要構成一個景觀優美、多樹種、多色彩、多層次、多功能的森林景觀。
(1)要全面考慮彩葉樹種在觀形、賞色、聞味上的效果,將觀葉、觀花、觀形、觀果、聞香等各種彩葉樹種相互搭配,構成一個四季有花、四季變化,集形、色、味(香)于一體、多姿多彩的森林景觀。
(2)是處理好彩葉樹木與建筑、山水、道路的關系,將不同高度、不同大小、不同色彩的樹木進行多層次的搭配,達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境界。
(3)要巧用各種造景手法,講究小中見大、步移景異,切忌一覽無余。既可利用樹木形成障景,劃分森林景觀空間,達到“山重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藝術效果。又可利用彩葉樹木的高低、姿態、葉形、葉色、花形、花色等對樹木進行不同密度的組合,形成各種不同情趣的空間構圖,襯托出美的森林景觀。
4.2.2 環境協調
與杭黃鐵路、千黃高速、千汾線、淳楊線等交通干道、景觀主題區塊及景觀節點的原始地貌、地域特征、文物古跡、風俗習慣、功能定位等生態文化特色融為一體,因地制宜,因景制宜,積極融入“宜造則造、宜補則補、宜改則改、宜育則育”的森林景觀建設理念,遵循森林生長演替的自然規律,做到保護與培育相結合,造林與造景兩手抓。在林地清理時保留原有的具有觀花觀葉效果的鄉土樹種,在種植模式中采用近自然的混交方法,減少人工痕跡,營造宛若天成的森林景觀。同時巧妙運用對比、襯托、起伏、韻律、動勢、均衡、色彩、季相等造景技巧,創造與環境協調的生態環境和豐富多彩、獨具特色,在不同區域充分展現不同的、能體現地方生態文化特色的森林景觀,真正達到“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境界。
4.2.3 系統穩定
森林彩化工程不僅豐富森林景觀的多樣性,而且確保森林生態系統穩定。建設時既要注重適地適樹,以鄉土彩葉樹種作為建設主體,又要注重喬灌草藤、落葉與常綠、觀葉、觀花與觀果等樹木的合理搭配,優化森林群落結構,構建一個層次分明、濃蔭覆蓋、色彩鮮艷、抗風抗污能力強、上下木組合合理的植物群落和生物多樣性豐富、結構穩定、景觀優美的生態系統,促進森林生態系統良性循環與可持續發展。
4.2.4 森林健康
千島湖彩化工程主要是從提高森林生態安全和涵養水源,保護千島湖生態環境的目的出發,注重生態功能和景觀功能優化配置。目前,由于千島湖森林林種單一,生物多樣性低,林相結構簡單,森林穩定性差,松毛蟲、松毒蛾、松材線等蟲病危害頻繁發生。尤其近年發生的松材線蟲病是危害松樹的一種毀滅性蟲害,其發病致死速度快,傳播蔓延迅速,監測防治困難[4]。因此,森林彩化工程實施時就要優先考慮森林生態建設,將森林彩化工程與調整樹種結構有機結合起來,伐除林分中生長不良、胸徑偏小、歪斜病態的馬尾松,種植一些既觀花又觀果的彩葉樹種,吸引蟲害天敵—昆蟲和鳥類,控制天牛媒介,阻隔松材線蟲病的擴散,提高抵御蟲害入侵能力,有效抑制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只有具有良好的自我調節能力、自我更新能力的森林健康,才能真正體現森林的“美”。
從千島湖地理位置與區域氣候特點以及千島湖旅游發展總體思路,根據景觀生態學的“斑塊—廊道—基質”景觀空間結構構成原理,按照確保森林生態安全、最大限度發揮森林生態功能的布局要求,千島湖森林彩化工程采用“點、線、面”的布局結構,構建“三帶、八區、多點”的生態網絡結構體系,形成“三帶游碧水、多彩繡青山”的彩色森林格局[5]。
4.3.1 “三帶”
“三帶”即從進入湖區開始至整個湖區周圍,由環千島湖的千汾線五彩迎繽森林景觀帶、淳楊線休閑慢賞景觀帶和杭千高速公路、千黃鐵路以及進城公路組成的繽紛暢游森林景觀帶等3條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彩色森林景觀帶組成,是展示千島湖旅游形象和綠化彩化水平的窗口。彩化范圍以公路兩側照面山為重點,通過新造、補植桃花、櫻花、梨樹、水池、池杉、楓香、櫸樹、紅楠、二喬玉蘭、北美楓香、美國紅楓、紫薇等彩葉、觀花樹種,營造以“千樹萬樹梨花開”、“春霧繁花”、“水上森林”等色彩和形態變化豐富的流動森林景觀帶,串聯著千島湖彩色森林的主題和節點景觀。
4.3.2 “八區”
“八區”即3條主線彩色森林景觀帶上的春花迎繽、金山楓紅、橘漫千島、古村香舍、桃源花海、茗竹彩繡、富美下姜、錦繡蓬瀛8大森林景觀主題區塊。結合各個森林景觀主題區塊的森林資源特征和歷史文化資源特色,采用造林與造景相結合的方式,在重要地段配置了花灌木或孤賞樹來增加森林層次,突出各森林景觀主題區塊的景觀特色,形成層次豐富、色彩鮮艷、氣味芬芳、環境優美的森林景觀。
4.3.3 “多點”
“多點”即結合山、湖、林、田等景觀因子沿著3條主線彩色森林景觀帶打造淡竹臨春等18處景觀節點。圍繞各類景觀節點的森林資源現狀、生態區位和功能定位,適當地增加一些觀賞效果好,能體現歷史文化底蘊的觀花、觀果、彩葉為主的植物,形成綠蔭如蓋、花開滿樹、紅葉飄香的景觀,成為千島湖森林彩化工程的“點睛”之筆。
千島湖森林彩化工程建設通過營造、撫育、補植等技術措施,采用了造林與造景相結合的方式,在重要地段配置花灌木或孤賞樹來增加森林層次;并采用近自然混交方法對低效、殘次森林進行優化配置,增加森林的景觀性、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性,進一步完善森林的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生態功能。根據千島湖森林彩化工程實施情況,其建設模式主要有通道彩色森林和景區彩色森林2個類型。
4.4.1 通道彩色森林
千島湖森林彩化工程主要圍繞環千島湖的千汾線、淳楊線、千黃高速、杭黃高鐵及入城道路沿線兩側的照面山,以美化環境、凈化空氣、降低交通噪音、調節道路沿線小氣候為主要目標,在保留楓香、烏桕、冬青、櫟類、木荷、花櫚木、厚皮香、映山紅、馬銀花等具有觀花觀葉彩葉鄉土樹種的基礎上,開展人工造林或直接補植北美楓香、櫸樹、黃山欒樹、紅楠、美國紫薇、無患子等彩葉觀果觀花樹種,形成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多功能的彩化森林生態系統,呈現給人們的是非同一般的“春觀花、夏賞綠、秋觀色、冬賞形”四季有景的森林景觀。
4.4.2 景區彩色森林
根據千島湖天池、梅峰及下姜等景區及湖中部分孤島的森林景觀現狀,按照“春花、夏蔭、秋色、冬干”的要求、通過對景區補植楓香、紅楠、二喬玉蘭、深山含笑、浙江樟、楊梅、美國紅楓、美人茶、紫薇、垂絲海棠、桃樹等觀花觀葉觀果彩葉樹種,營造色彩多樣、層次豐富、富有季相變化的森林景觀效果。對湖中孤島及湖岸線種植池杉、水杉和垂柳等挺水植物,打造親水性的水上森林景觀。
森林彩化工程在千島湖巨大綠色基質上構建一處處主題明確、獨具特色、錯落有致,層次分明、富有季相變化、絢麗多彩的震撼性森林景觀,優化森林群落結構,增添森林色彩,提高景觀價值,精準提升森林景觀的觀賞效果與美學價值,實現 “質”的飛躍,為淳安讓游客留得下、停得住,打造國際休閑度假勝地, 建設“美麗杭州實驗區”和“特別生態功能區”以及踐行“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提供強有力的景觀和生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