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蔓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種新興媒介的快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形式和途徑多種多樣,對于傳統電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沖擊[1]。在這種背景下,國內媒介融合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對于傳統電視的發展也是一個契機。電視民生新聞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獲得新發展,就需要轉變傳統觀念,融合新媒體,利用地域的差異為人們提供獨具特色的信息內容,融入當前民生問題的焦點,打造出符合人們大眾喜聞樂見的民生新聞。
首先,在媒體的飛速發展下,各種媒介為人們創造了新聞傳遞的平臺,各種媒體涌現,但是由于這些媒體人員處于社會中的各個層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導致民生新聞的內容偏向低俗化、娛樂化,過于迎合人民大眾的心理,向人們展現的新聞過于功利化、片面化,新聞的現實意義不大,沒有新聞真正的價值[2]。
其次,電視節目都是通過國家審核后進行播放的,具有專業性、價值性,但是經過層層審核后,節目的播放頻道受限,局限于本區域的民生新聞播放,觀眾們很難及時地接收外部民生信息,這就限制了電視民生新聞的發展。
傳統電視民生新聞的工作流程極為復雜,包括選取題材、對象采訪、新聞撰稿、新聞播報、后期回訪等[3]。工作人員先是選取貼近人們生活的民生題材,然后進行實地采訪,再進行民生新聞稿件的撰寫,最后進行新聞播報,或者還有后期的回訪工作。整個民生新聞的制作流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新聞不能及時的播出,導致新聞變得不“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聞的時效性,不僅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降低了新聞的價值,得不到節目預期的效果。
電視上的民生節目通常是通過單一的形式展現給人們,其形式主要是主持人在臺上講解民生信息,觀眾在臺下聽或者電視機前觀看,這樣的節目展現形式比較像傳統的授課模式。并且主持人講解的民生信息或者知識過于枯燥、空泛,缺少趣味性,不具有更多的現實意義。另外,節目主持人在做節目時缺少同觀眾的交流溝通,不是很了解觀眾內心真實的想法,對節目中觀眾提出的問題要么是提前設計好的,要么是不能給出合理的解答,對觀眾的留言并沒有及時地進行整理反饋,當節目播出后,對于觀眾給予的留言和反饋的回訪工作不到位,這就導致了民生節目的收視率過低,由于經營不善,甚至節目遭到取消。
民生新聞講的就是民生,因此,電視新聞工作者在民生新聞的制作中,通常是以人民大眾的日常生活進行新聞題材的挖掘,以人們群眾的角度進行新聞錄制,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隨著融媒體的發展趨勢,媒體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于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形式和途徑產生了分歧,利用融媒體使傳統電視民生新聞的創新和發展也是當前新聞發展的重要內容。
另外,基于科技的發展,網絡技術逐漸成熟,對于信息的傳遞越來越及時、快速,并且信息傳遞的途徑越來越多,信息傳播的成本也逐漸降低。隨著網絡技術的成熟,新媒體得到快速發展,逐漸興起了很多的新型產業,利用通過數字化技術擴大了網絡存儲空間,將新聞通過立體化的形式傳遞給人們,人們能夠更便利的獲取全面的信息,了解事件的全貌。在這種環境下,新舊媒體的融合已成為勢不可擋的趨勢,也為傳統電視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會。例如,湖南衛視同芒果TV 網絡平臺的結合,將電視節目通過電視、終端智能設備播放,人們能夠通過各種平臺進行節目觀看,獲得了很大的收視率和經濟效益。這對于電視民生新聞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借鑒意義,通過融媒方式提升人們的節目參與度,這也是在融媒體背景下電視民生新聞得到創新和發展的機會。
新媒體的發展為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傳統媒體想要得到發展,就需要融合新媒體,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創新節目的傳播形式,豐富民生新聞的內容。民生新聞節目就需要新聞工作人員依據本地獨特的風土人情,挖掘其中的特色,進行新聞的采訪和撰寫,使創作出來的節目內容既符合人們的需求,又獨具地域特色,通過電視將其傳遞給人們。另外,在民生節目的制作中,要將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同當前的新媒體結合起來,豐富民生新聞的表現形式和內容,以全新的形式展現給人們,為人們提供有價值的民生信息,發揮民生新聞對人們生活的真正價值,進而提升民生節目的質量。
在科技快速革新的基礎上,網絡技術越來越成熟,新舊媒體的融合已經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為了電視民生新聞在融媒體背景下能夠得到新的發展,民生節目運行的機制也需要進行創新。一是民生節目的錄制采用節目制作和播放分離的機制,節目內容的制作通過其他機構來完成,最終在熱度比較高的電視臺進行播放,在很多的電視臺節目得到了應用。如《媽媽是超人》《奔跑吧兄弟》等都是采用這種機制進行錄制播放,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二是研發多功能電視機,通過網絡擴大民生新聞的傳播范圍,幫助人們能夠獲取最新的民生新聞。三是增強宣傳力度,電視宣傳部要充分利用網絡媒介對民生節目進行宣傳,增強關注度,提升民生節目的收視率。
在融媒體的背景下,民生新聞的題材和內容越來越豐富,傳播途徑也越來越多,這不僅提升了民生新聞的時效性,也方便了人們對信息的獲得。創新融媒方式,利用新舊媒體的融合,將民生新聞節目在電視、網絡上同步播放,人們可以通過不同的平臺獲得新聞,增強節目的傳播范圍。另外,電視臺可以轉變民生新聞的傳播策略,利用不同的傳播方式,增強民生新聞的趣味性,使人們能夠更便捷的獲取民生新聞,更愿意觀看民生新聞節目,促進電視民生新聞的創新和發展。
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重要目的就是通過節目為人們提供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幫助人民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實現民生新聞的真正價值。對于觀眾來說,在節目中增強互動可以增強觀眾的參與度,更好地提升節目效果,使民生節目得到人們的支持。一是在民生節目中增強互動環節,通過對主持人和觀眾的問答以及觀眾的短信參與,對觀眾的問題和建議進行收集和反饋,打造出觀眾喜聞樂見的民生節目。二是利用網絡平臺增強同觀眾的互動交流,讓人們感受到民生信息的真正價值。
在本文中以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發展過程為起點,分析了電視民生新聞的相關問題,可以看出,在與新媒體的融合中,是一種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情況。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在未來的發展中還需要不斷地改進、創新,保持旺盛的發展活力,力求在融媒體背景下歷久彌新。但不得不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定要在電視節目的內容上下功夫,包括時效性、互動性、服務性、普適性等等。可以多嘗試和新媒體科技相結合的全新電視節目報道,不斷拓寬觀看面??傊?,在融媒體背景下,電視民生新聞節目要想取得更好的發展,就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來彌補傳統媒體的缺陷,創新節目的傳播形式和內容,挖掘新聞的內涵,確保新聞傳遞的專業性、真實性,為民生新聞的發展開拓更廣闊的空間,促進節目的良性發展,實現節目的現實意義。
最后,本文雖然收集了相關的資料并且做出了一定的調查研究,但仍然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理論文獻知識還不夠完備,在文中對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分析和探討可能會有一定的爭議,在對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創新性解讀上還需要進一步的思考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