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廓
出版物作為信息傳播的主要載體,對于促進我國傳媒業的穩定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于出版物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編輯出版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了。為此,要想使傳統編輯出版在新媒體時代中獲得一席立足之地,必須要對其進行創新和轉型,改變傳統的編輯出版模式,強化品牌意識和創新意識,從而不斷提高出版質量,進一步實現傳統編輯出版的創新發展。因此,針對新媒體時代傳統編輯出版的應對策略進行深入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興起,信息傳播方式逐漸趨于多元化,許多網絡傳媒和電子傳媒逐漸取代了傳統編輯出版的市場地位,導致傳統編輯出版市場占有率不斷下降,最終喪失了大量的讀者。[1]在新媒體時代中,越來越多的讀者更加傾向于電子閱讀方式,電子閱讀模式不僅具有內容多、傳播快等特點,而且相較于傳統編輯出版物來說,電子閱讀成本也相對較低,這也是其逐漸取代傳統編輯出版市場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電子閱讀模式吸引了大量的年輕讀者,同時正在向老年市場進軍,這無疑給傳統編輯出版一記當頭棒喝,若傳統編輯出版不予以足夠的重視,很容易出現“老用戶流失,新用戶不足”的問題,這對傳統編輯出版業的長遠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新媒體時代對傳統編輯出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創新出版機制,才能更好的滿足讀者的實際需求,從而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但是,就目前我國傳統編輯出版機制的運行情況來看,其運行效果不容樂觀,在實際編輯出版的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稿件機制嚴重老化,目前約稿方式仍以電話約稿和作者投稿為主,許多網絡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不僅限制了稿件的收集途徑,而且還影響了信息的傳播速度,嚴重降低了編輯出版的整體質量;[2]第二,用人機制落后,許多編輯出版社仍采用的是傳統的用人機制,只是一味的注重論資排輩,忽視了對新人的引進,導致很多新人都缺乏晉升和學習的機會。與此同時,編輯人員的資歷和閱歷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薪酬待遇,導致許多新進人員的薪資待遇較差,極大地挫傷了后備人才的積極性,不僅降低了編輯出版的質量和效率,而且還容易造成人才流失的局面,進一步影響了傳統編輯出版的創新發展。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文化需求持續增加,大眾對于信息傳播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為了更好的滿足讀者的實際需要,傳統編輯出版必須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趨勢,積極轉變傳統的編輯思維模式,充分利用新媒體的長處和優勢,努力實現傳統編輯出版與現代新興傳媒的有機融合,爭取在擴大市場占有率的同時,也能贏得大眾的信賴和支持,從而為促進傳統編輯出版的創新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3]傳統的編輯出版模式只是一味的注重排版和印刷等技術工作,忽略了編輯工作的重要性,不僅降低了出版物的整體質量,而且還難以滿足讀者的閱讀需要,最終造成了讀者大量流失的局面。因此,為了轉變這一現狀,出版社必須要樹立全新的思維模式,突出編輯工作的重要地位,不斷拓展策劃選題和稿件收集的途徑,實現線上和線下的統一發展。這就要求相關編輯人員必須要將傳統編輯活動與網絡編輯活動相結合,通過優化編輯流程來強化編輯質量,爭取在擴大編輯范圍的同時,也能滿足讀者的閱讀需要,從而為贏回讀者的再次支持創造良好的條件。
傳統的編輯出版模式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和限制性,只是一味的注重出版數量,忽略了出版質量,很難滿足大眾的閱讀需求。在新媒體時代中,這種傳統的出版模式只會使讀者大量流失,最終將阻礙傳統編輯出版的長遠發展。為此,傳統編輯出版必須要重新定位編輯形式和內容,將公眾的閱讀喜好作為編輯出版的主要依據,不斷提高選題策劃和編輯形式的多樣性,爭取在提高出版物整體質量的同時,也能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廣大編輯人員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借助新媒體研發更多的電子閱讀產品,以便豐富讀者的閱讀體驗,從而提高編輯類型的多樣性。此外,在選題策劃上也要進行創新,除了要開發原型作品以外,還應該注重對信息內容的深入挖掘,爭取在延伸編輯內容的同時,也能實現傳統編輯出版的教育價值,從而為促進傳統編輯出版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新媒體時代中,要想實現傳統編輯出版的創新發展,必須要加強其與市場體系的密切聯系。這是因為市場以讀者需求為導向,只有不斷加強傳統編輯出版與市場體系的密切聯系,才能使出版社掌握大眾需求,從而出版更多符合大眾口味的出版物。為了實現此目標,出版社必須要對出版機制進行不斷創新,建立“策劃、市場、銷售”于一體的出版機制,爭取在強化編輯出版工作環節銜接性的同時,也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編輯出版產業鏈,從而真正發揮出版機制的有效作用。[4]首先,要明確受眾群體,結合出版社自身的發展特點選定合理的客戶群體,并根據客戶群體的興趣愛好制定針對性的出版計劃,從而明確編輯出版的前進方向。其次,拓展選題范圍,促使廣大讀者能夠在出版物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進一步提高選題策劃的針對性和多樣性。最后,借助網絡技術搭建營銷平臺,比如微信、微博、論壇等,通過建立出版社公眾號來拓展網絡資源,努力實現線上線下聯合營銷,爭取為讀者提供最優質的閱讀服務,比如,出版社可以定期舉辦電子閱讀活動,以此吸引廣大讀者的踴躍參加,這種營銷模式不僅有助于維護老客戶群,而且還能挖掘出潛在的客戶群,這對提高傳統編輯出版的核心競爭力是十分必要的。
除了上述內容以外,傳統編輯出版還應該強化品牌意識,積極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爭取在獲取巨大經濟效益和商業效益的同時,也能擴大編輯出版的影響力,從而促進傳統編輯出版業的現代化發展。[5]對于傳統編輯出版社來說,要想避免在新媒體時代中被淘汰,就必須要獨樹一幟,讓廣大讀者看到傳統編輯出版的巨大潛力,從而獲得大眾的支持與擁護。一方面,出版社應該加強市場營銷,將線上宣傳和線下宣傳同時進行,促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傳統編輯出版的不斷升級,從而為擴大受眾群體奠定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要想實現傳統編輯出版的長遠發展,僅憑市場營銷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出版社必須要強化服務意識,不斷創新服務模式,以便在讀者心中留下好印象,從而擴大出版社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比如,出版社可以定期舉辦一些社會讀書公益活動,為社會大眾提供多樣性的閱讀服務,促使讀者在活動當中能夠深刻地體會到出版社的服務性能,從而為強化出版社的公益形象提供可靠的保障。這種經營模式不僅有助于提高出版社的核心競爭力,而且還能促進傳統編輯出版業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編輯出版工作迎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這就要求相關從業人員必須要轉變傳統的工作模式,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與優勢,不斷創新編輯出版方式,以便更好的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趨勢。在新時期,傳統編輯出版必須要擺脫傳統工作模式的束縛,不斷加強與新媒體的有機融合,將品牌化和多元化經營模式引入實際工作中,以便加快傳統編輯出版的轉型與升級。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出版質量的提升,從而真正滿足讀者的實際需求,進一步為強化傳統編輯出版的核心競爭力提供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