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夢菲,盧 亞
(四川旅游學院 藝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0)
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一體化促進了旅游業的繁榮,隨之而來的是民宿設計的興起。同時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人們在選擇民宿時,不簡單滿足于民宿空間的舒適性,期待民宿呈現出審美理想與現代居住功能的統一,鄉土材料的應用作為民宿表達地域性色彩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往往沒有受到相應的重視。隨著當代社會對于文化、傳統、生態的不斷呼吁,探討鄉土材料的表達形式以及設計原則顯得尤為重要。
“鄉土”一詞具有廣義和狹義2個方面,廣義指:“鄉土”是一個區域相對于其他區域而言,泛指人類居住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總和;而狹義的“鄉土”更側重于具有本土性、地域性范圍。“鄉土材料”是指來自鄉土的材料,具有傳統特色和地域特征,能代表本土文化的自然材料。鄉土材料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不僅具有的綠色環保、取材便利、價格低廉等特點,而且對于地域性特征表達及傳統文化的傳承有著其他材料無可比擬的優勢。
鄉土材料按照加工方式分類,可分為以土、木、石、竹四類自然材料。
(1)土:土是尚未堆積固巖的堆積物,在不同的地理環境及氣候條件的作用下會出現不同的土質,如黃土、紅土、淤泥等。成都地處川西平原,氣候溫和、降雨充沛,土質以黃土為主。土材具有成本低廉、施工方便、生態可循環等特點,多作為民居中的夯筑土墻或者建筑土墻的首選。從古至今,因土材的可以帶來安穩,質樸純真的心理感受,人們對土總有著深厚的眷戀之情。
(2)木:木是使用范圍最廣的一種鄉土材料,木材具有重量輕、強重比高、彈性好、耐沖擊等物理特性。又因其豐富的木紋肌理、情切舒適的質感、變化多樣的色彩常受設計界的青睞。成都市周邊森林密布、植被豐富、山林茂盛,木材資源隨處可見,常見有杉木、楊木、松木、柏木等。木材所帶來的質樸紋理的視覺感受,氣味清香天然的嗅覺感受,粗糙樸素的視覺感受深受人們喜愛,在精神上更是給人一種生機盎然、親近自然的心理感受。
(3)石:石材按照加工方式分可以分為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天然石材包括大理石、花崗巖、砂巖等。天然石材具有耐磨、可塑性強等物理特性,同時天然的紋理和豐富多彩的顏色,可被用作各種室內裝飾材料。根據硬度的不同,砂巖、頁巖等低硬度石材常用作砌石臺或砌石墻;花崗巖、青花巖這類高硬度材料用作室外地面鋪裝。成都地區山地分布復雜,石材來源頗為豐富,石灰巖、頁巖和砂巖是最常見的天然石材。石材具有顯著的精神象征,由于其俊冷的色彩、各異的形態、堅硬的質地,常被人格化,代表著靜穆和亙古不變的品質。
(4)竹:常綠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筍,莖有多節,且莖間中空,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材具有材質堅硬、密度大、耐磨抗劃防水性好等特性。成都竹材資源非常豐富,不僅在山野間有生長,居民家門前屋后也有種植,以毛竹、剛竹為主。清代詩畫家鄭板橋在《竹石》中以“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贊美了竹子頑強而堅韌的品質。自古以來,竹都被認為是頑強生命的象征,代表著“柔中帶剛”的做人原則。竹材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能給人帶來清新舒爽、生機盎然的心理感受。
在成都市2018年GDP報告中,第三產業增加值遠遠高于第二產業,三次產業結構之比為3.4∶42∶54.1,數據表明成都市50%以上的GDP都是靠第三產業,而第三產業主要是由旅游業和服務業。可見,旅游業絕對是撐起成都市飛速發展的功勛代表。據“去哪兒網”數據顯示,現今錦江區、武侯區、青羊區、都江堰市各地既存民宿超過10000家,成都市民宿呈集中化發展趨勢,主要分為城市型民宿和鄉村型民宿。城市型民宿主要分布在春熙路,寬窄巷子,東郊記憶等繁華商業區;鄉村型民宿主要分布在西嶺雪山、青城山、黃龍溪等風景優美區;而成都周邊,如青白江、簡陽、金堂等地民宿相對較少。
4.1.1 空間劃分上的表達
空間劃分是室內設計進行的第一步,空間劃分的方式多樣,按照界面分割形式可分為實界面和虛界面分割兩類。實界面分割是指空間內的實隔斷,具有抗干擾性強、私密性好等特點,同時隔斷了光線、空氣、溫度等物理因素,如鄉土材料中的土材、石材、瓦材這類材料。成都鄉村型民宿喜用砂巖石堆砌用作院落圍墻,厚重堅硬的石材是圍墻安全感的體現,同時其未經粉飾的外形與院落的自然景致相協調。虛界面分割是指通透的空間隔斷,具有通透性、靈活性,具有隔而不斷、斷而不離的特點。木材、竹材這類較輕盈、透氣的鄉土材料,通過組合、重疊、編織、錯落等方式用于虛界面的分割。崇州市花楸·竹里民宿以當地竹材作為民宿設計元素,在每間房進門運用竹編做虛界面的分割,跨過分割面方能看到全屋景致,是中式古典園林設計的“一步一景”設計美學的借鑒。
4.1.2 裝修設計上的表達
裝修設計是指按照空間結構的整體設計,進行墻面、地面、天花板等處理,對于營造空間氛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鄉土材料對空間裝修設計進行處理,能呈現出天然和諧的空間氛圍,為空間注入新鮮的自然生態性。墻面與使用者的接觸最為密切,能給人一種直觀的感官體驗。運用鄉土材料在墻面進行表現時,需要注重視覺和觸覺的雙重體驗,協調墻面材質、色彩與風格的關系,呈現整體和諧的裝飾效果。地面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空間界面,在考慮整體空間的裝飾效果前應先考慮地面材料的承重度、防滑性、耐磨性等功能性要求。頂面是指空間的覆蓋界面,一方面為了弱化空間的某些視覺效果,另一方面是為了追求空間的整體效果,在運用鄉土材料對空間頂面裝飾時,常選用質量輕、體積小的材料。
位于成都市都江堰的蠶魚溫泉客棧,對鄉土材料的裝修設計就進行了淋漓盡致的表達。客房床頭區域,使用竹編做墻面裝飾,為素雅凈白的空間氛圍增添了變化,同時白色與木色的對比,與客棧靜心雅致的主題定位相符。公共茶室在地面和頂面均運用深色木紋板,地面裝飾由地磚材料到木紋板的變化,自然地對公共空間區域進行了劃分。頂部同樣采用木材,以條狀的形式進行拼接,保留自然的紋理、天然的色彩,并搭配竹編裝飾燈具,給訪客提供更為天然、舒適的空間體驗。
4.1.3 室內陳設上的表達
室內陳設是指在空間硬裝完成后,易于更換,易于變動的物品,如窗簾、地毯、沙發等。室內空間陳設可以分為具有一定實用價值,同時又具有觀賞性的功能性陳設,例如家具、燈具、電器等;另一類無特定實用功能,為了營造氛圍,烘托氣氛的裝飾性陳設,例如工藝品、掛畫、綠植等。鄉土材料作為功能性陳設常采用自然生態材料質感與現代技術加工結合的方式,使之成為更為實用、美觀的家具陳設,如:竹編燈具,竹編躺椅等。利用鄉土材料來制作裝飾性陳設,主要方式有材料工藝展示、意境營造等。
4.1.4 物理環境上的表達
室內物理環境設計是指解決室內通風、采光、保暖等方面的工程性設計,是衡量空間使用的功能性和舒適性的重要指標。自然氣候條件,對生活方式與生活環境有一定限制,但同時又為設計提供了機會。鄉土材料對于物理環境的設計需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和材料資源,做到因地制宜。成都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具有春早、夏熱、秋涼、冬暖的氣候特點,結合豐富的竹資源,成都周邊有許多以竹材為設計元素的夏日避暑民宿。
4.2.1 功能性原則
設計的本質是功能性與審美性相結合的創造性活動,一切設計都要在滿足功能性的基礎之后再去考慮其他因素。鄉土材料在在民宿空間中的運用也要堅持功能性原則,合理利用鄉土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設計功能良好、便于居住的民宿空間;或是在不影響功能使用的情況下,利用鄉土材料的情感特性營造空間氛圍、提高空間表現力。隨著成都民宿業的激烈競爭,民宿設計的空間類型更復雜、功能要求更多變,設計過程中應該考慮鄉土材料特性,以功能性需求為主,不要舍本逐末。
4.2.2 審美性原則
民宿設計的美感是民宿設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吸引消費者的主要因素。材料的表現不是孤立的強調材質本身的美,而是要將材料的色彩、形態、質感等要素統一在整體空間環境中,進行協調和對比的設計處理。鄉土材料的審美性首先在材料的實用功能中以功能美的形式得以傳達,其次是結構美、色彩美以及肌理美。例如在成都青城山的民宿可以采用木材為設計元素,木材的傳統結構工藝榫卯就是功能、結構、裝飾三合一的表現形式,木材的木紋肌理以及木頭本色無不體現著一種天然樸素的美感。
4.2.3 地域性原則
地域文化是指某一地域范圍內形成的物質基礎、社會風俗、生活習慣等,具有獨特性和相對穩定性。成都市歷史悠久,有“天府之國”“蜀中蘇杭”的美稱,成都地域文化具有多重性,既有古樸典雅的遺風,也有時尚開放的氣度。地域性原則要求在民宿設計過程做到古為今用、洋為蜀用、因地制宜。鄉土材料作為地域文化的物質表現形式,能夠真實地反應地域歷史和表達地域居民的鄉土情懷。成都民宿設計中可以運用土木石磚為代表的鄉土材料和具有時代感的工業材料相結合,在民宿的建筑形式、外立面裝飾、客房內部空間表達,加深顧客對本地風土人情的認識。
4.2.4 創新性原則
重視民宿設計中的創造性是贏得市場占有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一切藝術設計的核心就是創造。隨著人們對消費體驗的要求不斷提高,對于民宿設計的裝飾效果也在不斷的強調,創新性的運用鄉土材料營造獨特的空間氛圍是滿足消費者體驗的方法之一。因此,對于鄉土材料在民宿空間的創新性運用原則主要有三點:一是材料的表現手法創新;二是探索與不同材質的有機結合呈現的裝飾手法創新;三是鄉土材料加工技術的創新。
4.2.5 生態性原則
在自然中就地取材是獲得鄉土材料最常用的方式,代表著天然和傳統。鄉土材料憑借它與生俱來的生態型、綠色性、環保性,成為民宿設計師的首要之選,同時顧客在進行消費時也會將生態因素納入考慮范圍。一方面,鄉土材料運用就地取材的材料獲得方式,減少了材料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及尾氣排放,同時減少了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土、木、石等材料在自然中取得,材料運用使命完成后也可以回歸自然,具有生態循環性。
當前,標準化、一體化生產模式下生產的材料,使得現代空間環境日漸趨同。當下的重點是如何通過設計重拾民族文化、地域性特色,建立符合傳統文化的物質和精神空間。鄉土材料所擁有獨特的地域性、生態性、文化性具有其他工業材料不可比擬的優勢。隨著設計手法的不斷更新,鄉土材料已經從過去的單一化、傳統化逐漸轉變為多樣化和裝飾化的應用趨勢。科學技術的進步,導致鄉土材料的物質屬性也逐漸的轉弊為利,更加適應現代化的裝飾的形式,鄉土材料正在逐步發揮優勢對其功能性、審美性、地域性、創造性、生態性的研究,在未來民宿空間設計中必定會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