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佳璐 萬燕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臨床營養室) 編輯/丙丁
應激即壓力,應激源是指能夠引起應激的各種刺激物,重大傳染病的流行屬于強大的應激源。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部分市民開始出現不良情緒,源于對疾病的恐懼、對一線親屬的擔憂、對因其他疾病不得不去醫院的焦慮等。胃腸道的動力與分泌功能主要受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調節,易受內外環境及情緒因素的影響,是身心相關最敏感的部位。研究證明,機體的心理狀態可影響胃腸道動力及分泌功能。另一方面,營養不良可導致呼吸肌的結構和功能不全,呼吸通氣調節反射減弱以及肺免疫防御功能減弱,并影響肺組織損傷的修復和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從而導致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增高。
我院臨床營養科就抗疫期間如何通過加強和重視合理的營養攝入來改善胃腸道應激反應及提高呼吸系統防御能力方面做幾點建議。
1.保證主食以提供充足的能量、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可選用谷薯類、雜豆類等,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每天50—150克,薯類每天50—100克。
2.在保證優質蛋白的基礎上,可優選有利于調節腸道功能的酸奶(慢性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脂代謝紊亂的患者可選用無糖酸奶),有助于消化攝入的蛋類、魚類、蝦類等。胃腸功能弱或具有輕度呼吸道癥狀的人群,注意烹調方法,堅持清淡飲食并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
3.保證新鮮蔬果的攝入量以補充維生素C,同時防止便秘。保證每天攝入300—500克的新鮮蔬菜,富含β-胡蘿卜素、維生素B2的深色蔬菜應占蔬菜攝入的1/2。水果每天200—350克,注意果汁不能替代鮮果。
4.對于營養不良或不能通過正常飲食滿足日常所需的人群,建議適量補充腸內營養制劑。
5.多飲水,可選白開水、礦泉水或淡茶水。每天1 500ml—2 000ml。
6.保證充足睡眠,每天不少于7小時;根據不同年齡及興趣愛好進行室內運動鍛煉(走路、跑步機、健身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