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楨蓉 姚屹瑾 周劍平(上海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編輯/清風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隨著確診患者數量的逐漸增加,社會大眾對新冠肺炎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從來沒有過類似的經歷。家住上海市普陀區的林小姐,從春節開始,夜夜失眠,茶飯不思,憂國憂民,每個小時給自己量體溫,每天都在擔心自己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嚴重影響了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心理上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面臨著一系列情緒的變化和身體的反應。那么,在這種變化來臨的時候,我們該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積極應對,提高自身心理免疫力呢?
避免長時間閱讀或討論負面信息。每天瀏覽疫情相關內容不要超過兩個小時,負面信息會讓我們處于消極情緒中。不過度關注疫情,疫情的通報是為了能引起大家的重視,但沒有必要因此而恐慌。如果會感到恐慌,告訴自己這是正常的反應,請注意自我心理調節,轉換想法,調整自身行為。
盡量維持正常的生活節奏。保持健康睡眠節律,早睡早起。保持健康飲食,注意個人衛生。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娛樂方式,如聽音樂、看書、下棋等。保持樂觀的心態,可以寫文章,每天記錄幾件開心的事。每天堅持鍛煉,增強體質。可根據自身情況探索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如廣播體操、墊上運動、太極拳、瑜伽等。
從官方渠道查看資訊,客觀、真實地了解疫情相關信息,不信謠、不傳謠。不要僅看信息表面,還要根據信息發布方的公信力,做出鑒別判斷,避免受謠言的誤導。
在面對壓力的時候,學會正確的表達。每天和外界通過現代的通訊手段保持溝通和信息的交流,與自己不能見面的父母、朋友或同學保持積極聯系,從他們身上獲取感情支持與安慰。情緒波動時可與身邊的家人或朋友傾訴,傾訴是減輕心理壓力很好的方法。接受自己的焦慮、緊張、委屈、自責等情緒,必要的時候一個人大哭一場也可以幫助宣泄情緒,哭泣并不是懦弱的表現,流淚本身就是情緒的宣泄和放松,對心理健康有著非常多的好處。
雖然目前還沒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效藥物,但要相信科學、相信依從科學的預防及治療方法,一定能控制疫情。不要采用盲目的預防方法,如過度使用消毒劑、相信偏方或者是自己買藥亂吃。一定要對疾病抱有積極和科學的態度,聽從專業人員的建議,科學的防治。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緩解焦慮、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時,可以尋求專業心理幫助,也可通過心理援助熱線進行咨詢。由專業的人員針對你的情況進行調節和干預,請相信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一定可以度過這段困難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