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田坤
當前,隨著陸航部隊地位愈加重要,作用更加凸顯,對陸航部隊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發揮也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實踐中感到,只有準確把握陸航部隊體制特點規律,貫徹精準抓教要求,才能確保政治教育扎實有效,為飛行訓練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教育重在引領,要擰緊教育“總開關”,確保教育針對性更強。一是把精準統籌的首要任務拎起來。對陸航部隊來講,“飛行+政治”特點十分鮮明,飛行是心臟,政治是靈魂。要時刻遵循政治教育和飛行訓練的內在規律,通盤考慮、統一安排、同步實施,既算“飛行賬”更算“思想賬”,做到訓練有主、備兩個計劃,教育有陰、晴兩套方案,實現飛行、教育無縫對接。二是把精準統籌的科學理念立起來。要在精確中求精準,只需在年輕飛行員中進行的教育內容,不必納入老同志;要求飛行員掌握的,不必給勤務人員灌輸;與飛行員關系不大的教育,不要納入飛行教育中。要在精簡中求精準,盡可能把部分教育內容進行整合,確保規定動作落實的同時盡量減負,減少課程的重復,實現教育“去脂瘦身”。要在精實中求精準,積極適應飛行職業規律和飛行人員思想特點,突出飛行官兵理想信念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軍人使命教育和心理常識教育比重,形成針對性強的內容體系。三是把精準統籌的落實責任強起來。黨委精準設計,聚焦矛盾問題,緊盯形勢任務、緊貼官兵思想、緊跟上級指示,精心設置教育內容;機關精準指導,注重整合教育資源、優化教育力量,承上啟下抓好跟蹤問效和教育反饋;營連精準實施,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搞好備課示講、踩實教育步驟,分崗分層分類施教,確保教育落實。
新形勢下,陸航部隊動態分散已成為常態運行模式,直接導致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時段不統一、人員難集中,作息無規律、時間難確定,專業有差異、內容難聚焦,動態貫全程、質量難保證等問題,制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效益。一是計劃上突出實時性。飛行訓練“靠天吃飯”造成教育日無法固定,要統籌細化好教育“路線圖”,按時間軸線將教育計劃細化到月、精確到周,做到月有規劃、周有計劃、日可調控,確保一看就清楚、照著就能抓、對照好檢查。二是時間上注重靈活性。陸航部隊任務特點決定教育必須在精準計算、精確利用時間上下功夫。要用足整塊時間抓好大項教育、用好零散時間開展隨機教育、用活機動時間落實經常性教育,積少成多、見縫插針,確保教育時間的有效落實。三是場地上體現隨機性。化整為零把教育內容帶到訓練場演習場,做到內容上大專題小課題、場地上大課堂小講臺,讓教育進機場、上塔臺、到機組,使“流動教室”成為課堂教育盲區的有益補充,做到“家里”“家外”兩不誤。四是對象上區分層次性。區分機關、飛行、機務、場站等定計劃,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打破營連常規建制搞教育,合理編組、靈活組織,將團職干部納入中心組統一學、地面官兵劃歸場站統一抓、飛行空勤人員捆在一起統一教,增強教育的針對性。五是落實上強調反復性。飛行訓練期間,采取交叉滾動、見縫插針等形式錯峰開展教育,不進場人員集中組織,參訓和保障人員集中補課。執行任務期間,按方向制定計劃、明確責任、事后檢查,確保教育落實與執行任務“兩不誤、雙促進”。
實現陸航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回路閉合”,需要科學有效的教育評估體系。一是從“重量輕質、關注指標”中走出來。研究制定陸航部隊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評估檢查方法細則,打破傳統“翻本子、考卷子、上稿子”的檢查方式,立起到一線官兵中看教育內化、從日常工作中看教育轉化、在任務實踐中看教育深化的全新導向。二是從“裝點門面、大轟大嗡”中走出來。要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作風轉改,以嚴實作風提升教育威信。每次重大教育活動展開,要成立教育督導組,全程參加、跟班指導,采取推門聽課、組織現場評學評教等方式全時檢查、跟蹤問效,發現問題立即糾正。三是從“共享藥方、不講差異”中走出來。教育是著眼問題而生的,不僅要解決共性問題,更要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行政干部要注重強化事業心責任感的理論引導,技術干部和中高級士官注重強化精研本職、愛崗敬業和奉獻意識的教育培養,中士以下人員注重加強立身做人、履職盡責方面的培育灌輸。四是從“浮于表面、不看轉化”中走出來。要落實教育獎懲機制,研究制定陸航部隊政治教育工作獎懲辦法措施。對落實教育方法活、措施實、化解矛盾有功的單位,單位評優、個人使用要優先;對教育工作落實不力、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傾向性問題的單位,要嚴肅追究責任,依規實施個人停飛、推遲晉升等處分,以確保教育工作落實功過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