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應中
(中國船級社,廣東 清遠 511515)
一條海船的成本一般從千萬到億元不等,對于一般的航運公司來說,屬于重要的投資項目。所以航運公司在立項前,往往都經過深思熟慮,一般都會滿足資金、市場、人員等方面的前提下進行。船東根據市場需要,推算出船舶的種類、噸位及一些重要參數(如船長、船寬、噸位、航速等)。在正式造船前,船東需向主管部門進行運力申請,取得運力后船舶方可在指定日期后投入運營。
電氣專業需要確定的有:裝卸貨設備選型及功率大小,空調及日常用電的大致情況,電站大小,發電機臺數,應急發電機的供電范圍,根據航區大致確定通導設備的數量等。
當船舶的重要參數確定后,船東便可以聯系設計院,根據需求向各設計院詢問相關的設計方案及需要商定的重要參數。此時,建造合同,各專業的技術規格書、專業說明書、設備明細表,是優先需要定稿的。建造合同,對于船舶的主要參數、性能、商務及交船時間做了總體約定。技術規格書是建造合同的補充,規定了船舶的入級及相關的入級符號、各專業的技術要求、船東的個性化要求等,是造船項目總的技術解釋[1]。各專業的專業說明書,則是技術規格書的補充、細化。設備明細表根據技術規格書、專業說明書和船東對于各設備的性價比定位而定。設備明細表出來后,便可開始找各設備廠、船廠報價,根據船設備廠、船廠的硬軟件情況及報價,船東對設備、船廠進行篩選。船廠定好后,簽署建造合同及邊關文件,船東船廠商定入級、入級符號及建造節點等相關事宜。
建造合同應能充分體現船東的要求,各專業技術規格書可在簽訂建造合同時一起簽訂。因市場變化或別的因素影響而導致的變更,船東和船廠可在友好協商后,再簽訂一份備忘錄作為建造合同的補充。值得一提的是,建造合同中鋼價、主機等大型設備對船舶的價格影響比較大。特別是鋼價,通常建造合同鋼價有2 種計價方式,一是根據簽訂合同時候的船廠的報價,二是船東在未來的3 個月或者約定時間內,根據鋼價行情自由選定某個時間點,付款給船廠,并通知船廠訂鋼板。對于設備的技術規格書,盡可能詳盡,以免不必要的爭議,需要特別指出的對于一些關鍵性設備或者船東認為必要的設備,可在簽訂技術規格書時約定一個更長的保修期。
電氣專業需要確定的有:
1)根據船型確認是否對此船型有規范外特殊要求(如散貨船、液化氣船等)。
2)根據航線、碼頭要求,確認裝卸貨設備的具體功率、啟動方式、安裝位置。
3)其余電氣設備的選型及數量。
4)根據電力負荷計算書,選擇對應的發電機功率及臺數。無特殊要求時海船至少滿足任意一臺發電機故障時,不影響船舶的正常營運。
5)電氣設備的布置如:集控室內配電板、集控臺、空調的布置,過道大小至少大于600 mm,主機旁控制箱、車鐘、電話及主機手動操車手柄距離不宜過大,海圖桌應布置在駕駛室的右側,雷達、電子海圖顯示器在自動舵操舵處應能清晰看到,行車盡量可以從主機、輔機上方到機修間門口,機艙棚內盡量不要安裝電氣控制箱,室外設備的IP 等級應大于IP56,室外的電纜管使用耐腐蝕材料,貨艙區域致非貨艙區域電纜管的A60 封堵形式,危險區域內盡可能少安裝電氣設備,已經安裝在危險區域的電氣設備的防爆等級應滿足要求等。
6)相關入級符號(如BRC、AUTO-0 等)的要求應在對應圖紙、技術規格書中體現出來。
依據雙方擬定的開工日期,船東提前派人駐廠協商相關事宜。船廠應將相應的技術文件報送給現場船東確認,如:現場施工工藝、船廠生產計劃、設備持證清單、對外報驗項目清單、相關人員的資質、項目組人員架構及聯系方式等。根據現場進度情況,在船廠自查合格后,向船東、船檢申請對應項目的報驗。分段階段需要把控焊接質量、結構、用材、管路制作、預舾裝件的安裝等質量問題[2]。此外,對于分段的噴砂、涂裝也是此階段的重點。萬事開頭難,船廠的生產安全、質量體系是否完好,剛開始的時候需要關注,且提出對應的要求。如:施工人員是否有資質、腳手架是否有專人驗收、三級報驗是否有效進行、現場鋼板焊條使用是否管控得當。
此階段電氣專業需要關注的幾個地方有:
1)船廠應將開工相關文件、資料提供給船東船檢。
2)設備到貨開箱,特別是進口設備,應確認對應的清關單、海關封條,核對到貨設備的型號及數量。對于隨機資料,在開箱時應詳細記錄,以免后期丟失。
3)船廠應提供施工工藝、施工人員資質等文件,確?,F在施工質量和安全。
4)電氣舾裝件的防腐及焊接情況。根據技術規格書要求,電纜支架、電氣舾裝件的防腐方式確認,進砂房前應做相應的保護,防止表面防腐層破壞。電氣舾裝件應可靠焊接在船體上,盡量避免焊接在船體外板和油、水艙柜上,如無法避免時,應加腹板,并滿足相應的高度要求。
5)此階段也是圖紙送審退審較多的階段。應重點關注審圖、退審意見,對于疑慮的地方及時和設計院、審圖中心聯系。
船舶在分段成型后,根據船廠的起吊能力,一般會在船塢(或船臺)上進行中組和總組。此階段需要重點注意設備、管路、舾裝件等的安裝定位是否合理,特別是外板(包括海底門)及油、水艙柜上的設備、舾裝件安裝,需確保符合工藝(如腹板、尺寸、用材等)、圖紙要求。對于有水平度安裝要求的設備,需要在下水前完成。大型設備的基座、安裝也是這個階段需要確認的。對于常規推進的船舶,下水前另外一個大節點便是軸系對中,根據船東、船檢認可的施工工藝,嚴格安裝環境要求進行試驗。總之,涉及到外板、水平度、艉軸、大型設備安裝、主船體外板油漆的問題,都是這個階段需要完成的重點工作。通常此階段,船廠會將擬好的系泊試驗大綱、航行試驗大綱申遞給船東、船檢評審,在三方達成一致后簽字下發,作為后期系泊試驗、航行試驗的依據。
此階段電氣專業需要關注的幾個地方有:
1)電氣舾裝件的安裝:駕控臺、集控臺、配電板、磁羅經底座的安裝檢查,注意其水平度和焊接質量,另外磁羅經的安裝需滿足防磁區域的要求;各控制箱底座安裝后,控制箱箱門是否可以開到90°;計程儀、測深儀等外板上安裝的傳感器探頭相關要求及探傷;電纜貫穿件的大小及長度,A-60封堵的電纜貫穿件長度應大于220 mm 等。
2)電纜敷設:耐火電纜的使用與確認;電纜線徑大小;動力電纜與信號電纜分開敷設;本安電纜應單獨敷設;電纜敷設時的厚度、層數;電纜在穿管、穿過電纜貫穿件時,截面積不應超過40%;花鋼板以下的電纜應該有機械損傷保護;危險區域內的電纜應有屏蔽層或穿管;電纜與熱源、油柜的距離應滿足要求;冷庫需明線敷設;無法避免時,電纜穿過水艙應加鋼管保護并滿足相關水密要求等。
3)電纜貫穿件的封堵:A-60 艙壁上的封堵;對于水密壁上的封堵;不同的危險區域之間的封堵等。
4)此階段圖紙已陸續退審,設備也基本到貨,可以關注一下設備資料,確認設備相關功能,為后面的系泊、航行試驗做好準備。
當設備、管路、電纜、舾裝件等安裝結束,并驗收合格后,下一步便是各設備的系泊試驗。系泊試驗以前,可以要求船廠、設備廠家出具對應設備的系泊試驗報告,報告中體現了具體設備的功能、保護、聯鎖等具體情況,這樣既有利于現場人員調試、設備試驗,又可以更好建立設備檔案。此階段只有對設備功能、設備相關規范、設備操作都比較熟悉,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因為這個階段是廠家調試的密集時期,經??赡艽嬖趲讉€廠家同時在船上的時候,如果對設備有疑問,或有重點了解的設備,在調試階段多與現場工程師溝通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同時系泊試驗是船上人員變化比較大的階段,首先是船廠管理人員的變動,一般不同的階段或區域船廠都有不同的負責人,其次是施工人員的變化,最后是上船的設備廠家工程師及第三方檢測人員。因為人員變化頻繁,多工種交叉作業,特別是涂裝與熱工作業,后期很多油柜都會加油為試航做準備,都給安全生產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此時各崗位尤其需要注意生產安全。
此階段電氣專業需要關注的幾個地方有:
1)系泊試驗大綱、航行試驗大綱的審核;
2)設備試驗程序的編寫(建議):往往很多船廠會忽略這一點,對于設備的功能技術部比較清楚,而調試人員未必完全能記住,這個時候需要一份試驗程序,可由技術部和設備廠家編寫,船東、船檢審核,交由調試組調試記錄用。報驗時,船東、船檢根據試驗程序一步步試驗,保證各系泊試驗的完整性、可追溯性。
3)各設備調試人員的聯系方式的收集,為了方便以后船員、岸基咨詢用。
4)設備操作規程的編寫,這個階段是編寫和校驗設備操作規程的最好階段,現場服務工程師或船廠調試人員會解答、演示一些設備操作相關的內容,對存在爭議的地方需要及時提出,與廠家、船廠協商解決辦法。特別是對于一些重點設備如主機、主機遙控、舵機、發電機,需要重點關注其操作、功能及日常維護要點。對于一些海事、船檢經常檢查的項目如分油機、生活污水、貨油報警、可燃氣體報警、水位報警、航行信號燈、通導設備等,需要重點關注其安裝位置、試驗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項。
5)設備系泊試驗:確認安裝完成并通過驗收,按照試驗程序進行系泊試驗,核對審圖意見、技術規格書、入級符號等對應意見是否已經落實,未完成和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給出意見。
6)無線電、通訊導航設備相關的證書辦理、船東提供的九位碼、第三方檢驗跟蹤等。
系泊試驗完成且合格后,根據航行試驗大綱,進行航行試驗。航行試驗是對船舶整體性能的最后一次考核,此階段需要重點關注的是航速、振動、噪音等系泊試驗階段試驗不了的項目。試航時,需尤其注意船舶安全,對于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項目及時提出,如全回轉船舶做轉舵試驗時的舵角、航速、船舶吃水等。
試航結束后,船東、船檢將試航意見發給船廠,當船廠把后續收尾工程做完,試航意見、系泊試驗意見基本消除后,船舶相關證書一旦下發,便具備交船條件。
此階段電氣專業需要關注的幾個地方有:
1)航行試驗時各設備的震動情況,特別是對于支架較長、主機舵機附近、雷達桅上的安裝的設備,對于明顯震動較大的加固處理。
2)航行階段才能工作的系統重點觀察,確認其工作的正常性。如測深儀、計程儀、測深儀、雷達盲區、磁羅經、艉軸接地、VDR 等。
3)觀察各系統航行時的狀態。特別是主機排溫、舵機震動、操舵時間、聲響設備聲響強度等。
4)無人機艙(若設有時)試驗前狀態的確認。
交船時船廠應將船舶證書、設備證書、設備資料、試驗報告等資料整理成冊,與備件一起交給船東。另外,船東供應品、體系文件、相關證書文件應及時交給接船人員。出廠前,船員對設備操作和性能熟悉后,可向當地主管部門申請開航檢查。檢查通過,船員到主管部門任職后方可開航。
此階段電氣專業需要關注的幾個地方有:
1)設備資料,尤其是進口設備資料的清點與確認。
2)船廠供船備品、備件清單是否已按合同、規格書提供。
3)船公司的體系文件、開航前物料備件、最低配員船員等開航前都必須到位。
4)開航前相關證書整理等。
通常,無特殊約定或備忘,設備的保修期一般為供貨后18 個月或交船后12 個月,以先到期的為準。此階段屬于設備的磨合期,通常故障率較高,也是船上工作較辛苦的一段時期。所以船公司在招聘船員時一般會優先考慮對船上大型設備比較熟悉的船員。當船上發現無法處理的設備故障后,應立即上報岸基,由岸基人員通知設備廠家安排人員保修。船舶出廠后都是在營運作業過程中,運營船舶的時間是效益,不是影響船舶安全重大問題船舶不會停下來,保修階段的難點在于如何高效地協調使故障現象得到有效的傳達與分析、備件和保修人員上船時間地點的確定,尤其是國外偏遠地區。在保修期內,船上應密切關注各設備運行狀態、備件損耗情況,有情況立即向廠家咨詢和向岸基匯報。
新船建造項目需要的資金較大,對于航運公司屬于大型項目,從立項開始需要考慮的因素涉及到方方面面,由于篇幅和筆者水平有限,這里拋轉引玉,點到為止,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