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成
(大連春安船舶管理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116001)
海洋工程裝備行業中涉及到的范圍較廣,從工作流程進行分析,海洋工程裝備相關的生產,既包括生產資源勘探中需要設備的生產,也包括開采運輸等過程中需要應用的裝備生產。由于海洋開發的程度較為有限,同時對技術水平的要求較高,為此,海洋工程裝備的生產集中了目前的高新技術,融合最新的信息化技術,具有一定的綜合性特點。可以說,海洋工程裝備的開發與生產,需要各領域中技術知識的交流與融合。由于其直接能夠促進能源的開發,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裝備的研發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同時開發的周期較長,資金的應用周期也較長,技術的突破能夠帶來直接的高資金回報,該行業具有高風險、高回報的特點。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發展,在諸多領域中對于高新技術的發展都更為重視,我國各項工業技術發展有了更加具有優勢的工業發展基礎,同時在技術的研究中資金的穩定投入,也促進了持續性的技術發展。由于我國領海范圍較廣,相關技術實踐也能夠及時實施,更是進一步提升了技術發展速度。正是由于技術發展的速度較快,且實踐水平較高,我國海洋工程裝備生產水平得到相當廣泛的國際認可[1]。
在相關領域中,人才培養的持續進行與研發資金持續投入、生產實踐的進行,使得海洋裝備相關產業的生產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在一些領域中,我國海洋工程裝備的生產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例如,在海洋鉆井平臺的相關領域中,我國具有技術與裝備生產的獨立性,在投入使用的過程中獲得了良好的生產效益。海洋鉆井平臺的功能是多樣性的,包括在不同階段中的應用,能夠實現對海洋資源的綜合性開發,尤其對于深水作業等具有較高的環境適應性,能夠為深水作業工作提供技術保障與技術支持[2]。
海洋工程裝備相關行業的發展涉及到的生產部門較多,其中既包括設計研發,也包括生產實踐制造部門,同時在應用中也要反向對生產提出意見。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國海洋工程裝備生產中,各個階段的生產水平、人才水平等,都能夠滿足一定的發展需求。不可忽視的是,由于受到歷史發展因素的影響,我國海洋工程發展開始時間較晚,在許多的核心技術領域中,仍舊處于有待發展的狀況。一些核心技術與核心裝備的應用,我國的相關生產企業仍依賴國外技術,其中包括日本、美國等海洋工程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核心技術的掌握水平,極大限制了我國自主研發水平的提升[3]。
各個領域中的生產活動,與基礎的科學技術研究、工業生產水平之間都存在較為密切性的關聯。因此,海洋工程裝備的生產,也同樣與基礎科學研究與基礎工業技術有著密切的聯系。要在基礎科學的發展中進行持續性的資金投入,使得基礎技術發展的水平得到保持,并且能夠與國際基礎工業生產水平提升保持一致步調。
在企業生產中,可以充分應用各種技術交流手段,使得企業能夠與國外相關的高水平產業進行人才交換,開展技術交流大會。技術水平在得到本質性提升之前,各方面的資金應用以及資金的投入都不可忽視。在企業技術交流之外,也要與相關工程生產技術領域的研究機構、大學等進行直接交往,重視人才的培養與孵化。在目前我國的綜合經濟實力提升中,一些國外人才也會被我國的發展環境所吸引,可以積極地進行人才引進[4]。
在海洋工程裝備的生產中,一些核心部件需要從國外進口,這不僅使得生產中經濟的投入成本提升,也對于一些關鍵技術的發展與突破產生了技術阻礙。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核心配套設備上有超過 90% 以上都是依賴于進口,對生產形成制約。
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對核心技術的發展進行攻關。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發展優勢在于資金投入較為穩定,同時由于受到實踐性需求的影響,可以在各個領域中展開廣泛實踐。為此,在核心技術的突破上,除了需要關注人才培養的相關策略之外,也要在資金的投入上有所增加,并且在技術的研究中不斷進行技術實踐,及時地總結其中的實踐性經驗。由于其他國家對于核心技術具有一定的保護性傾向,這種類型的技術學習與技術交流存在較大的困難。在未能掌握一種核心技術之前,我國需要沿著多種技術的研究發展路線同時進行研究。例如,在一些深海技術中,俄羅斯應用技術與美國應用技術的基本研究方向有所不同,我國在技術攻關與突破的過程中,依靠大量的資金支持,可以同時進行2 個方向的研究,總結各自的優勢。往往在這種情況下,能夠綜合其中存在的技術發展關鍵點,形成對技術的突破,因此多角度的技術研究與開發需要持續進行。
在我國的不同區域中,海洋工程裝備的研究各自具有其特點,在一些情況下這些特點的產生,是受到區域中經濟發展狀況的影響。在目前能夠明顯地觀察出,海洋工程裝備的生產中,各個地區中的生產研究水平發展并不平衡。平衡國內的生產水平,集中技術優勢,也能夠對海洋工程裝備生產水平達成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為此,需要積極地展開各個地區中的技術交流,例如,應用關鍵人才流動性機制,使得高水平的人才能夠在各個地區的生產線中進行流動的技術指導。由于不同地區生產中所具有的問題也有所差別,在這種人才流動的策略中,應用專業人才總結與解決不同地區中海洋工程生產的問題,對人才本身技術研究水平的提升也具有促進作用[5]。
海洋工程裝備的生產涉及到的生產種類與生產部門較多,為此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對整個產業系統的健康程度進行審視,使得系統中各個部分都能夠得到平衡。在目前的情況下,海洋工程裝備雖然受到較多的政策支持,然而其發展水平與狀態仍舊會受到市場影響。產業系統的優化,能夠使得工程裝備中的配套產品生產水平、生產數量與核心裝備的需求產生更佳的契合性,能夠符合于市場中的發展規律。不可忽視,一些核心裝備的生產需要多種配套裝備的組合形成,要增加在其中的研究資金投入,避免由于對周邊技術、裝備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核心技術的研發受到阻礙。在技術與裝備的應用環節中,也不能忽視技術總結與問題的發現。目前由于技術研究、裝備生產與裝備應用之間的結合緊密程度不足,各個單位分置問題,難以達成共識,理應集中力量在不同生產階段中共同攻關。為此,要重視不同階段中技術問題交流,分別從正面以及反面審視技術應用,這種方式對技術的發展也能夠起到促進性作用。
在資源日漸消耗的現代工業生產中,海洋工程裝備的生產對資源的開發能夠緩解經濟發展中的資源問題。海洋工程裝備產業是被國務院明確作為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我國經濟發展以及實現深化改革開放中備受重視的產業,發展海洋工程產業有很深遠的戰略意義,不僅在于有效維護國家領海安全,而且能夠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為我國成為海洋強國提供一定產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