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嘉 編輯/蘇二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介導的累及多系統的疾病,世界流行病學的調查指出其發病率為(7.4—59.4)/10萬人,而患病率為1.4%—21.9%。狼瘡性腎炎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臨床表現主要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眼瞼及肢體的浮腫、高血壓、腎功能不全等,在亞洲人群中累積發病率最高,有四分之一的狼瘡性腎炎患者10年后可發展為終末期腎病。
大多數狼瘡性腎炎是一種抗體抗原相互結合而形成的免疫復合物介導的腎小球疾病。狼瘡患者的自身抗體可減少足細胞蛋白的酪胺酸磷酸化,從而導致腎炎。有的患者P-ANCA陽性,表明狼瘡性腎炎具有血管炎的性質。和循環免疫復合物、原位免疫復合物和血管炎性的病變一樣,血栓性微血管病變在狼瘡性腎炎中也很常見。多種信號通路和細胞因子、趨化因子、炎癥因子參與了狼瘡性腎炎的發病。
治療方法為急性期誘導緩解、阻止終末期腎臟損害的發生和維持緩解的鞏固治療。糖皮質激素雖然療效肯定,單用卻難以完全控制住病情。激素與免疫抑制劑的聯合使用使狼瘡腎的預后得到了顯著改善,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會出現病情反復、激素撤減困難、對多種免疫抑制劑反應不佳。
目前,針對狼瘡性腎炎的抗炎和/或抗自身免疫反應的生物制劑及小分子靶向治療尚未達成共識,而運用昂貴的生物制劑治療的同時也會產生機體不耐受、感染等情況。
臨床上,本病的中醫治療可辨證論治、分期治療、自擬方的運用、兼證治療等,治療方法多為養陰、補氣、益腎、溫陽、活血、祛風、通絡、化濕、逐痰、清熱解毒等。中藥雖然苦口,但中西醫結合治療狼瘡性腎炎可增加療效、減輕不良反應,給患者帶來更多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