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 要:“黨校姓黨”是黨校(行政學院)辦學治校的最基本原則,是對黨校(行政學院)辦學經驗和實踐的高度概況和總結。本文在研究黨校姓黨的深刻內涵及重要意義的基礎上,提出堅持黨校姓黨的主要路徑及具體措施,為新時代加強黨校(行政學院)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黨校姓黨;黨校(行政學院);干部教育培訓
“黨校姓黨”是黨校(行政學院)辦學治校的根本原則,是《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的主線和靈魂,是認真落實全國黨校(行政學院)校(院)長會議精神,建設新時代黨校(行政學院)工作的根本遵循。
一、準確把握黨校姓黨的深刻內涵及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校姓黨,是黨校工作的根本原則,也是做好黨校工作的根本遵循。”深刻指出了堅持黨校姓黨根本原則的重要性,系統闡釋了“黨校姓黨”的科學內涵?!包h校姓黨,……歸根到底一句話,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边@一論述從政治、思想、紀律和道德等角度提出了“黨校姓黨”的根本要求,為扎實推進新時期黨校(行政學院)工作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黨校姓黨”是黨校(行政學院)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的根本要求
黨校姓黨是黨校(行政學院)辦學的傳家寶,最重要標記和具體體現就是政治建校??v觀黨校發展歷史來看,黨校始終與黨和國家的重大歷史事件、黨的重大思想理論創新和發展、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等方面密切不可分。作為黨的最高學府,黨校(時為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自1933年成立之初就同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緊密相連,姓“馬”、姓“共”、姓“黨”早已深深刻進黨校人心中。從延安整風運動,到改革開放之初真理標準大討論,黨校(行政學院)始終堅持黨校姓黨根本準則不動搖,始終堅守馬克思主義政治立場和基本原理?!皬闹醒氲降胤浇Ⅻh校體系,專門教育培訓黨的領導干部,這是我們黨的一大政治優勢。”黨校的這一特殊屬性、政治地位及相關作用等方面決定了黨校(行政學院)必須姓黨,必須全方位服從并服務于黨的建設。政治屬性始終是黨校(行政學院)工作的第一屬性,黨校姓黨始終是黨校(行政學院)工作的基本遵循。
(二)“黨校姓黨”是黨校(行政學院)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
建黨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根據國內外重大形勢和重大任務變化先后召開多次全國黨校工作會議,頒布實施《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暫行條例》(1995);《中共中央關于面向 21 世紀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的決定》(2000);《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2019)等。通過這些條例和決定解決了黨校自身發展存在的問題,逐步確立了“黨校姓黨”的根本原則,推進了黨校的制度化、法制化和規范化建設,促進黨校事業健康發展,邁進新時代。
(三)“黨校姓黨”是開展教學科研工作和決策咨詢的基本遵循
黨校姓黨的核心關鍵就是“黨校人”姓黨。但實踐中,目前與黨校姓黨根本原則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如個別教員的政治理論素養不夠高,對政策理解和解讀不夠深入;教學課程體系還不完善,主課主業不夠突出,黨校特色不凸顯;有些課程偏重知識技能學習,側重教學方式花樣翻新,與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結合不夠。黨校姓黨原則決定了黨校(行政學院) 開展的教學、科研和決策咨詢等工作必須緊緊圍繞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既突出主課主業,也要把握好政治方向與理論探索的有機統一,在黨的理論研究方面有所貢獻,推進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建設。
(四)“黨校姓黨”是新時代從嚴治黨、從嚴治校的必然要求
我們目前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的關鍵時期,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這些都對黨校姓黨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各級黨校(行政學院)要把黨校姓黨貫穿于黨校建設發展的全過程,堅持從嚴治黨與從嚴治校相結合,把嚴以治校、嚴以治教、嚴以治學落到實處,把校風校紀建設作為黨校(行政學院)作風建設的工作重點,有效推進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培訓、教學科研、人才隊伍和管理服務等各方面工作。
(五)“黨校姓黨”是培養新時代黨員領導干部的重要保障
黨校(行政學院)現已成為培訓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的主要渠道。中國共產黨在1924年5月擴大執行委員會會議上明確提出“黨內教育非常重要,而且急于設立黨校養成指導人才?!迸囵B黨員干部就是要遵循黨的政治路線,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向黨中央決策部署對標看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黨校(行政學院)教學工作的核心工作和首要任務就是堅持黨校姓黨,把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作為重點。黨性教育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早已成為黨員修身養德、保持黨性、清正廉潔的必修課。
二、貫徹落實黨校姓黨的主要路徑及具體措施
牢牢把握黨校政治屬性不動搖。新時代堅持黨校姓黨就是把握黨校(行政學院)的政治原則,堅持黨的政治路線、方針、政策不動搖。各級黨校(行政學院)作為教育培養黨員領導干部和黨的思想理論宣傳主要陣地,要始終高舉黨的旗幟,把握黨校姓黨根本原則,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講好黨的理論課程,引導正確的政治理論思潮,堅定黨員干部的政治立場,增強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提升黨員干部的履職能力,切實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校(行政學院)形象。
堅持把黨性教育貫穿于全部教學始終。新時代堅持和貫徹黨校姓黨的根本原則,就是要將黨性原則貫穿于全部教學之中,把黨性教育作為培養學員的基本內容。一是加強“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主業主課地位,重點突出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突顯“主”的地位,講好“主”的內容,發揮“主”的作用。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的相關規定,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課程比重應不低于總課時70%。其中,黨性教育課程比重應不低于總課時20%。二是創新優化黨校(行政學院)教學內容和布局,掌握理論創新最新成果,講好“新”理論。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握新時代主要特征,抓住瞬息萬變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拓展和創新教學內容,開設地方特色教學課程。三是努力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大力加強創新求“變”的教學方式,靈活運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與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相結合,帶給學員全新體驗。省級以上黨校(行政學院)的主體班次采用互動式教學的比重應高于總課時的30%。打破“灌輸式教學”,加強理論在線學習平臺建設,大力推行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激發學員興趣,引發學員共鳴,提高學員辯證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堅持科研和決策咨詢工作的政治方向。堅持黨校姓黨,就是要堅定黨校(行政學院)科研和決策咨詢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鼓勵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相結合,把握好政治立場和科學探索相統一,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黨的政治方向、政治路線相統一。首先,科研工作是新時代黨校(行政學院)發展的根基,是黨的理論創新和發展之“根”。 聚焦國內外隨時發生的重大形勢和輿論變化,提高教學服務質量和水平,促進黨的理論創新,加強對新思想、新觀點、新理論的研究宣傳工作。其次,決策咨詢工作是黨委和政府決策咨詢之“基”。密切關注黨和國家重點工作和中心任務、各級黨委政府下達的重大事項的決策和部署,深入研究社會熱點、焦點、重點和難點問題,提出實事求是、符合實際、科學合理的建議和對策。注重推動科研與決策咨詢協同發展,把握黨的理論導向,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理論陣地建設。
把從嚴治教作為教師隊伍建設基本要求。人才隊伍建設日益成為黨校(行政學院)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根據學校各崗位需要,切實把從嚴治教作為基本要求,建設一支政治理論素質過硬、科研攻堅水平較高、業務實踐經驗豐富、作風優良的高素質教學科研人才隊伍。一是強化黨校(行政學院)教學和科研人員的政治理論素養。黨校人要具有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熱愛黨校(行政學院)事業。二是加強教師隊伍的道德學風教育。培養品德高尚、學風嚴謹、愛崗敬業、為人師表、遵規守紀、忠誠干凈擔當的教師隊伍。三是注重教師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夯實教師隊伍的馬克思理論功底,豐富和完善專業理論學習,推進理論和教學方式方法創新,提高教師隊伍的科研和決策咨詢能力。
切實把從嚴治黨作為加強黨校管理的根本舉措。校風和學風現已成為黨校(行政學院)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堅持從嚴治黨、從嚴治校、從嚴治教、從嚴治學,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持辦學治校的根本原則和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完善落實黨校(行政學院)各項規章制度,強化校紀校規的執行力度,保持黨校的風清氣正。教師要嚴格自律,做好表率,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提倡崇尚學習、善于學習、勤奮學習和主動學習的風氣,弘揚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新學風。
嚴謹的學員管理是完成黨校(行政學院)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學員管理涵蓋黨性教育、學習管理、組織管理和生活管理等四個方面。黨性教育是學員在黨校學習的“總綱領”,融入學員管理的整個過程,沁入學員思想自覺中,為學員補鈣壯骨、立根固本;學習管理是引導學員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指揮棒”,起到促進學習、督導學習和自覺學習的作用;組織管理是完善學籍和考勤制度的“總抓手”,對學員起到教育、管理和監督的作用;生活管理是服務黨員干部的“總動能”,延伸對每個學員優良作風的培養。
開放辦學要突出黨校(行政學院)特色。進入新時代,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拓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經驗的學習、交流與考察日益增多,對黨校(行政學院)提出了新的時代課題。開放辦學要突出黨校(行政學院)特色,堅持黨校姓黨的理論體系和根本要求。一是拓展與國內各高校院系、科研院所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共同開展黨史黨建研究,共享研究成果。二是積極與國(境)外的科研院所、各國政黨政府和國際組織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與相關合作,努力構建突出黨校(行政學院)特色的學術交流平臺。三是加強人才交流培養,與國(境)外相關組織互派優秀科研和管理人員,開展講學、學術交流與合作。四是開展國際間培訓工作,完善培訓機制、拓展方式方法,提高培訓質量,為國外各類政黨政府、國際組織、學術團體等提供中國特色的培訓與指導。五是充分利用國內外各種交流合作平臺和機會,運用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推廣中國治國理政經驗,傳播中國正能量,提升中國大國形象。
新時代開啟新未來,新未來呼喚新征程,新征程造就新擔當。面對新的形勢、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務,黨校(行政學院)承擔的工作和責任更加重大,擔負的歷史使命更加光榮。我們要把黨校姓黨貫徹到黨校(行政學院)各項工作的始終,培養更多理想信念堅定、執政履職能力過硬的優秀黨員干部隊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早日實現做出我們黨校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N]人民日報,2019-11-04.
[2]用好黨校(行政學院) 事業發展新的歷史機遇——一論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N]學習時報,201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