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6.2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黃金”和“飾品”。近年來,我國黃金飾品相關企業年注冊量整體呈現上漲趨勢。2018至2019年,黃金飾品相關企業年注冊量連續兩年超過1萬家。截至2020年11月4日,我國今年新增黃金飾品相關企業已接近6400家。
黃金珠寶行業季節性特征明顯,特別是5月、10月等婚慶集中的月份,黃金消費明顯回暖,三季度黃金消費量實現環比增長28.71%。2019年,我國黃金珠寶行業市場規模超過7000億元,預計至2022年有望達到9000億元。
目前,我國珠寶銷售渠道仍以線下消費為主,其主要原因是珠寶是非標準化產品,消費者一般通過佩帶后再進行消費。不過,近年來隨著我國社交媒體和內容電商的快速發展,KOL種草、直播帶貨等新模式的興起,線上珠寶銷售規模逐漸擴大,線上銷售占比由2014年的2.6%增長至2019年的7.2%。
“現在90后、00后的消費行為是感性消費,直播銷售對他們很有吸引力。加之他們對價格漲幅其實不是很在意,這一部分的首飾消費一定是增長的。”重慶長江上游經濟研究院莫遠明研究員表示,把傳統手工藝和現代工藝技術相結合,研發出來更多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工藝和古法金相結合的文創類產品,在年輕人的市場接受程度較高。
(摘自《工人日報》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