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敏



[摘 要]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監管力度越來越大。但食用農產品安全問題仍面臨嚴峻的考驗,農藥、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依然突出。基于此,本文主要對2018年和2019年重慶市部分轄區范圍內的農產品進行檢測分析,涉及畜禽肉及副產品、禽蛋、水產品、蔬菜、水果、豆類、生干堅果及籽類,共7大類,并依照《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對農產品風險較高的指標進行檢測,以期為農產品安全問題敲響警鐘,進一步加大農產品安全的檢測及保障力度。
[關鍵詞] 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
[中圖分類號] F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28-17-3
1 2018年與2019年重慶市農產品質量統計分析
對2018年和2019年重慶市部分轄區的農產品(畜禽肉及副產品、禽蛋、水產品、蔬菜、水果、生干堅果及籽類、豆類共7大類)進行檢測分析,按照《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對農產品風險較高的指標進行檢測。據統計,2018年樣本量3 943批次,不合格75批次,不合格率1.90%;2019年樣本量3 572批次,不合格91批次,不合格率2.55%。2018年和2019年各大類樣品不合格情況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7大類農產品品樣品中,除豆類外,其他類樣品均檢出不合格樣品。2019年,各大類樣品的不合格率除禽蛋外均高于2018年。
農產品不合格檢測項目主要包括獸藥殘留、農藥殘留、重金屬和真菌毒素超標4大類, 2018年和2019年各類項目不合格情況見表2和表3。分析表2和表3得出,2018年農產品農藥殘留、獸藥殘留和鎘超標不合格率分別為73.70%、22.40%和3.90%;2019年農產品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鎘和黃曲霉毒素B1超標不合格率分別為43.30%、31.10%、25.60%和3.30%。由此說明,農藥、獸藥殘留問題依然是農產品面臨的最嚴峻問題,鎘污染情況也較為嚴重。
2 各類檢測項目不合格情況分析
2.1 農藥殘留不合格情況分析
農藥殘留不合格樣品主要集中在香蕉、豆芽和葉菜
類蔬菜。2019年,新開展香蕉中吡唑醚菌酯的檢測,19批次的香蕉樣品檢測不合格,且情況較為嚴重。吡唑醚菌酯廣泛用于香蕉生長期,以防治葉斑病、黑星病等病害,同時浸果防炭疽病、軸腐病等病害[1]。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6)中規定,香蕉中吡唑醚菌酯的最大殘留量為0.02 mg/kg。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標準中,對香蕉中吡唑醚菌酯的限量進行了調整,最大殘留量為1 mg/kg,調整后香蕉中吡唑醚菌酯不合格率會明顯降低。新標準提高限量值,一方面是因為吡唑醚菌酯對人體的安全風險相對較低;另一方面在于我國香蕉是去皮食用,而標準是帶皮測定,因此實際食用香蕉的吡唑醚菌酯含量會低很多。葉菜類蔬菜農藥殘留不合格率一直較高,原因在于葉菜類蔬菜的生長周期較短,而有機磷類藥物的休藥期一般為15 d,其他藥劑類一般為7~10 d,很多情況下農藥使用后休藥期過短,從而導致葉菜類蔬菜農藥殘留不合格率偏高[2]。因此,應嚴格控制葉菜類蔬菜農藥使用量和使用時間。
2.2 獸藥使用不合格情況分析
獸藥使用不合格分為3種情況:①獸藥殘留超限量,如恩諾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環素、磺胺和土霉素;②超范圍使用,如氟苯尼考不得用于產蛋家禽;③不得用于食用動物產品的獸藥違規使用:氧氟沙星、呋喃唑酮、氯霉素、五氯酚酸鈉和孔雀石綠。喹諾酮類藥物殘留超標問題一直較嚴重,喹諾酮類藥物是一類具有廣譜、高效、組織穿透力強及價格低廉等特點的抗菌藥,可廣泛用于動物疾病的預防和治療[3]。從獸藥使用不合格情況來看,恩諾沙星在2018年和2019年檢出量均比較多,且不合格樣品涉及畜副產品、禽肉、禽蛋和水產品,涉及面較廣。2018年,未檢測氧氟沙星項目,通過多獸殘方法篩查到該項目存在問題,進而核查后為不合格;2019年增加對此項目的檢測,從檢測結果看不合格情況較為嚴重。氟苯尼考、磺胺、四環素類抗生素在2018年和2019年均檢測不合格。究其原因,主要是超限量使用,不注意用藥后的休藥期,超范圍使用等。氧氟沙星、氯霉素、呋喃唑酮、孔雀石綠和五氯酚酸鈉均是禁止用于食用動物的藥物,但在檢測過程中均有檢出,由此可以看出獸藥濫用情況依然十分嚴重。
2.3 重金屬不合格情況分析
2018年,對農產品部分品種進行了重金屬檢測,2019年加大了檢測范圍,涉及水產品、蔬菜、部分水果及部分畜禽副產品等。通過檢測發現鎘不合格情況較為嚴重,蔬菜、水產品和畜副產品均有檢出。目前,耕地鎘污染情況在我國部分地區比較嚴重,是造成部分農副產品鎘含量超標的重要原因之一。
2.4 真菌毒素不合格情況分析
2019年,檢測出3批花生米黃曲霉毒素B1含量超標,雖然檢出量不大,但黃曲霉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大的生物毒素,是已知的化學物質中致癌性最強的一種,對身體特別是肝臟損害非常大。黃曲霉毒素B1是一種天然生物毒素,主要污染花生、玉米、谷物、堅果等食品,因此,在我國抽樣細則上這幾類物質及其制品均會進行黃曲霉毒素B1的檢測。造成花生米黃曲霉毒素B1含量超標的原因主要是儲存不當導致,黃曲霉毒素B1易于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生長,因此,一定要加強對這類食品儲存環境的控制,流通環節的散裝食品則更加需要注意。
3 加強農產品安全監管的建議
3.1 加強對獸藥、農藥的監督管理、風險監測
要嚴格管控獸藥、農藥的經營銷售過程,進行定點經營和實名購買,對禁用農藥、獸藥的管理要更加嚴格;要嚴格準入條件,落實農藥生產企業質量管理制度。嚴格實行產品可追溯電子信息碼管理,做到生產全過程可查、質量可控,嚴防添加劇毒高毒及其他隱性成分,嚴禁生產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藥。獸藥經營者要落實獸用處方藥管理制度,嚴厲打擊無證生產經營、隨意改變組方、含量不足或超標、標簽說明書夸大療效等行為;養殖場(戶)要建立獸藥采購、使用記錄等,杜絕從網絡銷售、“拎包銷售”等生產經營資質不可靠企業采購獸藥。要依法建立農藥、獸藥、農產品質量抽檢監測制度,嚴格抽查程序、方法,保證抽查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對抽檢發現非法使用農藥、獸藥或殘留超標的農產品,要及時監督生產經營者采取下架、召回、銷毀等措施控制風險,追查源頭和流向,并依法追究責任,嚴防不合格農產品進入流通環節。我國批準可用于農產品的獸藥和農藥種類非常多,而監督抽檢的項目非常少,農產品農藥、獸藥殘留的安全風險比較嚴峻。因此須加強農產品的風險監測,加大篩查范圍,對多次生產不合格農產品的生產者加大懲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
3.2 加強農產品中獸藥、農藥殘留檢測標準的制定及規范統一
目前,一方面部分農產品獸藥、農藥殘留依然存在沒有檢測標準的情況;另一方面部分農獸藥的檢測標準非常多,存在標準重復制定,難以有效統一的問題。很多標準檢測需要大量有機試劑或毒性較大的試劑,多獸殘、多農殘篩查及定量的方法較少,部分標準使用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因此,要科學對現有標準進行修訂、整合;要加快對沒有檢測標準的產品進行標準制定;要加大對多獸殘、多農殘檢測方法的開發及應用,方便對更多項目進行篩查,從而確保農產品的安全,杜絕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
3.3 建立健全跨區域及部門協作機制
建立健全信息通報反饋、生產區銷售區聯動監管、跨區域聯合辦案、違法企業及產品查處督辦制度,形成農藥獸藥打假聯動機制。農業部門作為農藥獸藥管理主體責任部門,要制定相應的配套規章制度。工業和信息化、質監等部門要做好職能移交和工作銜接。安全監管部門要做好安全監督管理。公安、衛生計生部門要制訂農藥中毒事件處理預案。農業、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強協作,推進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有效銜接。各相關部門要建立聯動機制,加強統籌協調,確保農藥獸藥管理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對在農藥研制、推廣和監督管理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參考文獻
[1]趙方方,謝德芳,張月.UPLC-MS/MS法對香蕉果肉中吡唑醚菌酯殘留的測定[J].湖南農業科學,2015(10):2477-2479.
[2]楊婕,黃少文,孫遠明.4-氯苯氧乙酸鈉對綠豆芽生長的影響及其殘留分析[J].食品工業科技,2015(15):104-108.
[3]李娜,張玉婷,劉磊,等.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譜一串聯質譜法測定動物源食品中4類29種禁限用獸藥殘留[J].色譜,2014(12):1313-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