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蓮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縣級財政部門作為扶貧政策的重要執行者,在推進脫貧攻堅事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與此同時,財政部門在分配、使用和管理專項資金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一定的問題,有待相關工作人員引起重視。本文中,筆者將以“縣級財政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存在的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探究具體的應對措施,以求提升縣級財政部門應用和管理納入預算專項資金的科學性、經濟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財政專項資金 預算績效 目標管理
步入新時期,為提高縣級政府的資金利用效率,為縣級以下地區的社會建設爭取更多的福利,加強縣級財政專項資金的預算和管理就顯得十分重要。在現階段,我國多數縣級財政專項資金在績效管理方面還存在瓶頸,尤其在績效目標管理方面,存在著管理不到位、重視程度不足等一系列問題,急需要通過落地相應的制度、轉變管理人員的思想認知等方式來予以解決。
一、縣級財政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的問題
目前,我國縣級財務在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目標管理方面,存在如下問題:
(一)思想不夠重視,經費保障不足
事實上,從2016年開始國家財政部門就頗為重視對單位資金的預算績效目標管理,雖然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讓部分單位對這一事項有了一定的認知,但是現有的認知程度還存在些許不足,并導致了些許衍生問題,有待關注。
首先,部分領導不重視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目標管理。這種不足具體表現在職能部門在制定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目標時未進行技術測算,缺乏數據支撐,制定的目標不具備可行性,流于形式??h級財政部門對職能部門上報的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目標的審核,局限于書面文字審核,缺乏實地考察,同時對績效評價的結果不重視,以至于缺乏長期和必要的監督管理。
其次,財政績效目標管理經費保障不足。與之相關的培訓活動也隨之減少,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就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經費不足,導致通過購買服務方式聘請第三方中介機構對納入預算的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績效評價受到限制,加之財政部門績效管理人員不足,只能選取部分專項資金開展績效評價,績效評價對象不足,直接影響預算專項資金評價結果。
(二)績效評價錯位
專項資金預算績效評價的主體包括兩類,一是縣級財政部門、一是項目申報的預算單位。理論上,對項目的驗收和績效評價的重點會有所不同,所以其并不能徹底取代績效評價。但現實情況是,申報單位往往會出于更好地展示預算資金使用情況的目的,要求預算單位在出具相關數據和報告時,從驗收的角度,盡可能只呈現好的一面,這就導致部分單位出具的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缺乏有效性,不能真正意義上對預算資金使用情況開展合理的評估。而且部分評估指標沒有出具合理的標準,最終導致其衡量性不足。
(三)未形成績效評價考評結果應用機制
績效評價是順應市場經濟形勢,在縣級財政專項資金支出管理方面所產生的一種效用,亦是對財政資金應用情況的一種監督。但近年來,績效考評的作用和價值慢慢褪色,歸根到底就是考評結果應用機制的缺失。具體來說,這種缺失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職能部門雖然公開了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的目標,但是對結果采取回避的態度,做不到真正意義上的公開公正、接受監督:二是績效考評結果的應用率著實偏低,沒能根據專項資金績效考評結果而對資金進行追加或者收回,導致資金使用情況沒有針對性的調整、效率低。
二、縣級財政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的對策
鑒于目前縣級財政專項資金在預算績效目標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其需要從這樣幾個角度進行突破和改善:
(一)重視專項資金預算績效評價管理,加大經費保障
近年來,國家大規模減稅降費,加之有些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不高,這就與政府出臺諸多惠民政策所需大量費用之間產生了矛盾。在這種情況下,縣級專項資金的撥付管理工作就需要相關部門及負責人重視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科學評估每一個申報的項目,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真正用在保障民生、惠民的項目當中,更要加強資金使用全過程監督,對資金的合理性展開全面評估。
(二)優化流程,規范評價
該項措施,具體包括三方面內容:
1、把握原則。深入貫徹和把握縣級財政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管理的目標、導向、追責以及信息公開四項基本原則。
2、目標設定。設定縣級財政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目標,要根據整體目標明確項目功能:對項目的年度目標進行合理的預定和設計,并尋找到最契合的語言對其進行形容和描述:分解項目目標;量化績效內容——這樣四個步驟來實施:
3、落地績效目標管理,規范評價措施。其具體內容和流程包括:首先,由相關項目的主管部門進行資金申請填報;其次,由縣級財政部門對填報內容進行審核,并對績效目標進行判定;再次,根據縣級財政部門的反饋情況,由主管部門對申報內容進行調整和改進;最后,由縣級財政部門對報送材料進行復核,明確績效目標,并在后續執行考核的過程中,將其作為重要依據。
(三)建立專項資金預算績效考評結果應用機制
建立專項資金預算績效考評結果應用機制,將績效考評結果和財政資金撥付相結合,根據評價結果進行資金撥付。針對評價結果較為優異的區域、項目,對其后續項目的申請優先安排資金撥付:對于評價結果不理想、不符合預期目標設定,存在違規使用資金的項目,采取通報批評和監督整改;對拒不執行的,可以暫停財政撥款或者停止撥付與財政違法行為直接有關的款項。已經撥付的,責令其暫停使用。后續其他項目審批時必須加強前期調研,項目定期跟蹤反饋,根據反饋結果及時對項目資金采取相應對措,確保財政資金安全及使用效益。
結語:近年來,隨著國家扶貧力度的不斷加大,相應脫貧政策的不斷出臺,縣級財政專項資金的規模也在逐漸擴大,如何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筆者認為,轉變相關領導的思維、規范相應流程及推進相關機制的建立和落地,是進一步優化管理,改進相關問題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林圣錦.縣級財政專項資金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9 (14):144 -145.
[2]江桂花.提高縣級財政扶貧項目資金預算績效管理水平的對策[J],會計師,2019(05):70-71.